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自身因素

如题所述

基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我于2011年4月对本校一至六年级共231名学生进行了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调查结果对我们了解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把握其心理动态,分析心理问题成因,寻找合理的教育对策提供了依据。从问卷调查的总体结果上看,心理健康的小学生占73.0%,这说明大部分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存在心理健康偏离的小学生为27.0%,其中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占5.0%,说明出现心理问题的小学生多数为轻度心理偏差,只要老师和家长及时发现并予以矫正就可以恢复健康。
  1.家庭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把自己甚至家族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通过读书脱离农村,光宗耀祖。他们对孩子爱得过分,照顾过度,期望过高。另一方面,在孩子的学业上又加大了砝码,回家什么活也不让干,电视不让看,不让玩,只让学习:教辅用书、过关练习一大堆,做完课内做课外。家长的溺爱、高期盼,这一矛盾使孩子产生了诸多的行为与心理问题。比如,六年级2班李某就是因为此原因而导致抑郁症
  少数学生家庭不和,甚至父母离异,家庭破碎,使孩子心灵受到极大伤害,这是造成个别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比如,四年级一班马某由于父母离异导致孩子长期得不到家庭温暖,得不到父母的关爱,致使孩子自闭、自卑。
  所以,我们要在家庭和睦的基础上,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我们要想到孩子的心理问题,这就必须要与孩子进行友善的沟通,了解他在想什么,平时注意孩子的言行,多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心理教育。他做错事时不要武力解决,不要轻易对孩子做承诺,说过的就必须要实现,为孩子在心理上树立一种“言行必果”的心态。同时也要进行必要的独立能力和抗压能力锻炼,孩子有成绩时要尽量表扬。在学习上,要有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心态,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健康成长。
  2.教育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已越来越引起重视,但是心理教育受师资等条件的限制,有些学校为了应付检查课表上安排了《心理健康教育》课但上得很少甚至不上,更不用说深入研究。另一方面,考试制度依旧左右学校、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学业越来越重,考试越来越频繁,期末、期中考、月考、周周考、课课练……分数越来越被看重。教师的压力也就理所当然地变成了学生过重的心理及学业负担。学校教育是影响小学生心理的主要因素。
  所以,一方面,教育机构应尽快完善心理教育制度开展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另一方面,我们学校、教师不要为了名次而让考试成为老师的法宝,分数成为学生的命根,应积极响应号召为学生减负,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3.教师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有一些教师在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有意无意产生许多不良影响。一些教师的种种不健康心理,在平时的工作和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就会通过言语、态度、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来。例如:驱赶学生出课堂,并称有你无我,有我无你;有的教师对学生讽刺挖苦、嘲笑贬低,各种过头话或者错误的批评。这些都极易使学生产生反感、抵触的心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逆反心理。
  有的老师在教育学生时,缺乏必要的热情,更谈不上激情。还有些教师经常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这些都会导致这部分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强烈不满。不仅将不满与怨恨对着老师,而且还可能将不满和怨恨撒向其他学生。
  我曾做过一次调查,小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应该具备下面的特点:友善的态度;尊重课堂内每一个人;耐心;公正;幽默感;良好的品性;对个人的关注;宽容;有方法;兴趣广泛。
  我们教师这一职业,担负着教育的责任。师生之间,维系在一起的是爱,因而爱也就成为教育永恒的主题。
  4.社会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小学生心理品质植入形成时期,若受社会不良风气,像金钱至上、追求享受、“走后门”、吃喝送礼等的影响;加之邻里之间经常问及孩子的学业,经常攀比孩子的成绩。对学生健康向上的品质的塑造有百害而无一利。因此,良好社会风气,健康的社会文化才是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营养品”。
  这就要求我们家长清楚那些事该让孩子知道,那些事不能让孩子知道。另外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攀比孩子的成绩等。
  5.互联网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现在根本不用担心小孩不会操作计算机,现在农村电脑越来越多,黑网吧多。小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会玩电脑、上网是好事,但网络是把“双刃剑”,它在带来文明进步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网络交友是在虚拟情境下进行,这种人机方式的交往影响了学生正常的交往方式,极易产生人际关系的冷漠,从而阻碍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网络游戏对学生具有难以抗拒的诱惑力,很多学生无节制于网游中进而成瘾。网络大量暴力游戏的存在,导致小学生幼小的心灵和行为受到极大影响,形成暴力崇拜,他们在生活中也会模仿,用暴力去解决一些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8
社会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关系等,这些因素对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其中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健康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严重地毒害着学生的心灵。特别在当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广泛,各种社会传媒的作用越来越大,生活紧张事件增多,矛盾、冲突、竞争加剧。所有这些现象都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内心矛盾,影响身心健康。
(一)社会环境
这里所指的社会环境是指一定社会的文化背景、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政治局面等。中外心理学家就这些社会环境因素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如风俗习惯、道德观等,从出生之日起就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影响着中小学生,使他们逐渐形成理想、信念、世界观、需要、动机、兴趣和态度等心理品质。不同的文化对人的心理健康有不同的影响,其中有些是健康的影响,有些则是不健康的。社会意识形态对人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是通过社会信息作为媒介的,健康的社会信息,有助于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而不健康的社会信息,则会造成种种危害。
(二)社会风气
社会风气与中小学生的关系就像自然气候与植物的关系一样,社会风气可以通过家庭、同伴、传媒等途径影响其心理健康。不良风气会使一些中小学生的心理受到扭曲,难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因此,要确保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共同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净化环境,树立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
(三)学习生活环境
处于不同学习生活环境的学生,其心理健康状况也不尽相同。有研究发现,城乡密度、环境污染、噪音等与人的生存密切相关的因素,对人的心理健康状况都存在明显影响。如生活在城市的中小学生,由于住房单元化,同邻居伙伴的交往明显减少,这种状况不利于他们的社会化,使其缺乏与人交往的技巧,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还有研究发现,人口密度过大与青少年犯罪率有密切关系,精神疾病以及其他心理变态也与人口密度有关。大城市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日新月异,导致了大量过量信息的产生,使人们的心理严重“超负荷”,拥挤使人们更容易产生矛盾、争吵,生活在其中的中小学生也容易产生心理紧张,出现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四)社区环境
社区环境指若干群体或社会组织(机关、团体)聚集在某一地域内形成一个在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如街道、住宅小区、村庄、小镇等。社区对生活在其中的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社会传媒和社区环境产生的。学校和家长应充分发挥社区对中小学生心理的辅导作用。
第2个回答  2020-10-28
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自身因素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自身因素有很多,所以身边一定要让孩子接触一些健康的人。
第3个回答  2020-10-28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资产因素可以有自己的性格哈,还有自己的一个习惯,还有自己的价值观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