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分“体制内”和“体制外”?

如题所述

体制是一个框架

有了框架,就可以把合适的人嵌入到工作岗位上,让这些人发挥他们的能力生产产品、提供服务、创造价值。

“体制内”就是指在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机关单位内享受编制待遇的公职人员,是在组织制度中起主导作用的一部分。

“体制外”就是指在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机关单位内工作,却无法享受编制待遇的职工,其中有暂时未享受编制的正式职工,也有如劳务派遣工、合同工这样的临聘职工,这类人也被称为“编外人员”,其是在组织制度中不起主导作用或者边缘的部分的一部分。属于自由职业者。

通俗来说,体制内也就是说你是公司的正式员工,跟公司签订的是劳动合同。体制外指的是跟公司签订的是临时的劳务合同。

“体制内” 和 “体制外” 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个就是车补,只有在编在岗的公务员才能领取,如果没有行政编制,即使之前就登记过公务员,也无法领取车补,至少现在事业编制是无法领取车补的。还有一个就是 “社保” ,体制内执行的是 “机关事业人员养老保险制度” ,而体制外执行的是 “企业人员养老保险制度” 。一项政策就有很大的差距,更别说是多项了,可想而知,编制对于体制内职工的重要性。

在体制内的工作,自己每天的生活都非常的有规律,上班时间一定,下班时间一定,自己也能够合理的安排自己剩下的空余的时间,但是在体制外工作,它的时间限制会非常的严格,时间会非常的紧缺,就是非常的不固定,每天除了上班时间固定,不知道什么时间下班,不知道有没有节假日,让人感觉非常的累,对于自身的条件也是非常的苛刻。

“体制内”泛指公务员、国企编制内员工或国家管理阶层家属等代表国家权力或依靠国有资产获得收益的群体。体制内的优势,更多表现出的是工作的稳定性、福利的优厚性、社会的主导性;与之相应,体制外更多表现出灵活性,伴随而来的还有风险性、低福利性,以及对社会或所在单位的影响力弱。能够依靠政府权力取得稳定的合法或者非法的超额利益的公务人员的集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17

为什么要分“体制内”和“体制外”?

我觉得这种划分是因为编制的原因。因为有些是一些事业单位或者是是一些公务员机构。所以他们就是有编制的人员,也就是体制内的人员。而有一些人就比如一些私企的工作人员,私企的老板,他们都是编制外的人员,所以他们就是体制外的人员。

其实我觉得这种划分是针对不同的情况而确定的,因为体制内和体制外是划分的两种具体的情况。一般来说有一些体制内的人员,他们大多数是公务员或者是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或者是教师编等等。这些人一般都是参加一些公共性的活动。,比如公务员一般都是在政府部门工作事业编,一般是都是在事业单位工作。教师编则是在学校里边工作,所以他们都会对应不同的情况。

而相比之下体制外的职业则相对复杂一些,因为在体制外什么样的工作都有。比如一些私企的老板就是属于体制外的。,还有一些在外面打工的人员,他们也属于体制外的。这些外面的人员完全是靠市场经济来产生收益,促进自己去发展,所以这些人在盈利方面能力是比较强的。

但是现在划分体制内和体制外,已经没有太大实际意义。因为毕竟在体制内工作是比较稳定的,就比如我有一个哥哥。他是一个政府单位的公务员,所以每天的工作是比较轻松的。每天要完成自己的任务量,在完成自己的任务以后就可以下班了,而且基本上每天都是5:30下班。不管是周六周日还是节假日都可以休息,而且工作起来也非常的清闲。在完成工作之后,还可以去钓钓鱼,购物,做各种自己喜欢的事情,所以我觉得他们这种生活水平是非常高的。

像他这种工作就属于体制内的工作他们这种工作收入虽然不是太高但是生活稳定是一个铁饭碗。但相比之下,其他人的工作得要差一些。

就比如我认识了一个私企老板,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对公司进行管理,并且对公司的长远发展做出一个规划。而且每天忙的不可开交,基本上是从晚上11点开始睡觉到早上五六点就起床。在自己起床以后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基本上每天忙的是团团转。但是有一个比较好的方面就是他收入比较高,相比于体制内的人员来说,体制外的收入更高一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他的生活是非常的劳累的,基本上没有时间去陪自己的老婆和孩子。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8-13
因为在体制内是为人民服务的,在体制外是被服务的对象。
第3个回答  2020-08-13
这是因为要让社会形成一种平衡,能够激发很多年轻人的正确选择和努力,呈现多样化的发展
第4个回答  2020-08-13
体制内的聘用机关单位内享受编制待遇的公职人员,基本上没有失业的担心。体制外则是没有编制的福利,还有一定的失业风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