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牛颈肉:位于牛头后部,肉质干实且纹理较乱,适合制馅或煨汤,如牛肉丸。由于运动较多,牛颈肉较为粗糙,颜色血红,带有筋,硬度仅次于小腿肉,口感爽滑有嚼劲。适合炖煮,如“红酒炖牛颈肉”。
2、牛上脑:位于肩颈部靠后,肉质细嫩且肥瘦相间,适合涮、煎、烤。上脑部位的油脂分布适中,肉有一定厚度,能吃出牛肉特有的风味,适合炖、烤、焖,如咖喱牛肉。
3、牛肩肉:位于前肩胛部,肉质较细,口感滑嫩,适合炖、烤、焖。牛肩肉间隙脂肪含量较多,肉质鲜嫩,适合炖、煮、卤。
4、牛排骨:肉质细嫩,没有太多油花,适合炖煮、熬汤、红烧。牛排骨位于牛腩上,肉质较嫩多汁,不适宜老年人食用。
5、牛眼肉:位于肋脊肉与外脊肉之间,横切面宽且油脂丰富,适合牛排料理。牛眼肉纹理细,肉质柔软,位于第11-13对肋骨附近,也称肋眼,质地更柔软。
6、牛前胸肉:位于牛前腿上端,肉质较硬,富含胶原蛋白,适合炖煮料理或汤品。在日本,牛前胸肉细分为胫中肉、翼板肉、三角肉、板腱肉等部位,其中板腱肉产量少,肉质鲜嫩,适合各类烹饪方式。
7、牛腩:取自肋骨间的去骨条状肉,肉质稍韧,口感肥厚而醇香,适合红烧、炖汤或咖喱。牛腩脂肪较少,筋也较少,适合消化力弱的人适量食用。
8、牛腱:位于牛腿部位,肉质红色,熟后有胶质感,适合酱烧或炖。牛腱肉硬度适中,纹路规则,适合卤味。
9、牛外脊:位于牛背部,肉质为红色,有脂肪沉积,适合煎、烤,如西冷/沙朗牛排。外脊肉操作容错率稍大,味道香,口感好。
10、牛里脊:即西冷牛肉,肉质最细嫩,大部分是低脂肪的精肉,适合做牛扒。牛里脊运动量最少,口感最嫩,常用来做菲力牛排及铁板烧。
11、牛臀:肌肉纤维粗大,脂肪含量低,适合切丝或切片后爆炒。牛臀肉口感略涩,属于瘦肉,适合垂直肉质纤维切丝或切片后爆炒。
12、牛尾:瘦肉为主,富含胶质,适合炖食。牛尾肉和骨头比例相同,营养价值高,适合砂锅菜或汤肴中长时间炖煮。
牛蹄:除了丰富的营养和胶原蛋白质,适合炖、烧、炖,口感丰富。牛蹄脂肪含量低,不会因多吃而长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