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g101和11g101的区别大吗?

如题所述

16G101相比11G101更科学、更规范、适用性更强,是适应当前工程建设需要、体现了当前设计发展新水平的优秀图集。

延伸拓展:

    纠正了11G101中一些不太合理的计算方式,如钢筋锚固长度计算方式。

原来03G101图集计算锚固长度是直接查的,11G101图集将其变复杂了,计算一个锚固长度需要4个步骤,现在又回归到查表,简单明了,不会产生争议。

2. 简化11G101中某些长度计算方式,如钢筋搭接长度计算方式。

搭接长度可以直接查还是第一次出现,03G101和11G101都需要计算,16G101将其转化成直接查表,减少了工作量,同时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争议。

3. 增加11G101中没有的节点构造,如增加边角柱顶伸出构造。

原来11G101遇到类似情况无处理依据,容易产生争议,而现在16G101有此节点构造,避免了争议。

4. 改变11G101中存在理解歧义的节点设计,如剪力墙洞口加固筋节点。

原来此节点钢筋不好计算,净长多少很难确定,现在这个节点很明晰,减少了双方的争议。

5. 比11G101解释更为详尽,明白

原来仅给出了一层水平分布钢筋的节点,相邻层需要自己想象理解,现在直接给出两层节点,减少了理解的偏差。

6. 给出更多设计类型供选择,如增加一个剪力墙竖向钢筋顶部构造。

原来仅有直锚一种情况,现在增加了弯锚的情况,扩大了图集的适用面。

7. 删除了某些不适用于新设计规范的内容,如删除了11G101中的非抗震柱连接构造。

以上列举了几类16G101相比11G101变化的地方,限于篇幅无法列举更多的例子予以详细说明。应该说,16G101相比11G101更科学、更规范、适用性更强,是适应当前工程建设需要、体现了当前设计发展新水平的优秀图集,作为我们从事工程审计的一线人员,很有必要尽快掌握它,从而更好的为审计事业服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24
16G新平法依据的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在2010版基础上局部修订;主要背景是根据“四节一环保”要求,提倡应用高强、高性能钢筋;《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修订,主要对设计有影响,对钢筋算量业务无影响;
修订背景
1、根据“四节一环保”要求,提倡应用高强、高性能钢筋
2、根据我国钢筋标准的变化对混凝土结构用钢筋的品种进行了调整,涉及7条条文的修改,部分条文的勘误
主要修订内容
4.2.1混凝土结构的钢筋应按下列规定选用:
1、将400MPa、500MPa级高强热轧带肋钢筋作为纵向受力的主导钢筋推广应用,尤其是
梁、柱和斜撑构件的纵向受力配筋应优先采用400MPa、500MPa级高强钢筋;
2、淘汰直径16mm及以上335MPa级热轧带肋钢筋,保留小直径的HRB335钢筋,主要用于中、小跨度楼板配筋以及剪力墙的分布筋配筋,还可用于构件的箍筋与构造配筋;
3、用300MPa级光圆钢筋取代235MPa级光圆钢筋,将其规格限于直径6mm~14mm,主要用于小规格梁柱的箍筋与其他混凝土构件的构造配筋。对既有结构进行再设计时,235MPa级光圆钢筋的设计值仍可按原规范取值;
4、取消HRBF335牌号钢筋;
5、箍筋用于抗剪、抗扭及抗冲切设计时,其抗拉强度设计值发挥受到限制(360MPa),不宜采用强度高于
400MPa级的钢筋。当用于约束混凝土的间接配筋(如连续螺旋配箍或封闭焊接箍等)时,钢筋的高强度可以得到充分发挥,采用500MPa级钢筋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6.局部修订中将500MPa级钢筋的抗压强度设计值从410N/mm2调整到435N/mm2,保持与抗拉强度设计值一致;对轴心受压构件,由于受混凝土极限压应变0.002的限制,当采用500MPa级钢筋时,其钢筋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取为400N/mm2。
7.按预应力钢筋抗压强度设计值的取值原则,本次局部修订将预应力螺纹钢筋的抗压设计强度由2010版规范中取值410MPa修改为400MPa。8.HRB500、HRBF500、HTRB600、CRB600H(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用于板、墙类构件)、PC棒(用于约束箍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