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在幼儿园摔伤,家长应该怎么办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17
1

小磕碰处理的大学问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如果在幼儿园出现磕碰情况,那就一定要狠狠整治学校和老师,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对孩子更上心。

但是学龄前的孩子,本身就精力旺盛,需要不停地活动和探索,加上肢体控制还不十分熟练,出现磕碰是十分正常的。

如果一点磕碰都不容许发生,那就只能牺牲孩子的活动空间和探索机会,这对孩子成长绝对是弊大于利的。

1/会让孩子越来越胆小

磕碰本身不可怕,家长过激的态度才可怕。

家长应该都注意到,很多时候孩子磕碰之后,因为受伤比较轻,有的毫无感觉,有的哭两声就继续玩耍。

孩子本身对磕碰、疼痛这些事情是有一些忍耐度的,但是如果家长反应过度,情绪激动或者大声斥责他人,会让孩子觉得这是件特别可怕的事情。

为了防止这种可怕的事情发生,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胆小,不敢冒险,不敢探索,不敢和小伙伴玩游戏。这对孩子社交能力和性格发育伤害非常大。

2/会让孩子学会推卸责任

如果发生了磕碰,家长就在孩子面前去埋怨老师,斥责学校,孩子会觉得,自己磕碰受伤,完全是别人的错,和自己没有关系。

这样的处理方式,很容易让孩子学会把责任都推卸给别人。

所以家长一定不要冲动,先搞清楚事情原委,而且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埋怨学校和老师。

最重要的是借此机会告诉孩子哪些事情是有危险的,让孩子慢慢学会保护自己。

3/会让孩子越来越不合群

为了让孩子绝对安全,阻止孩子参加同龄人之间的“危险”活动是家长的杀手锏。

但是孩子之间的社交就是在跑跳玩耍这些家长眼中的“危险”活动中完成,限制孩子的这些活动,孩子只能和同龄人越来越远,社交能力也无从培养。



2

磕碰,如何处理才正确?

1、小伤口,不在意

如果看到孩子身上有些小伤口,但是并不碍事,孩子也没有出现情绪异常等,那简单帮孩子处理下伤口就可以了,至于受伤的原因可以不追究。

2、孩子情绪异常,先问原因

如果孩子受伤之后出现哭闹、害怕、不愿意上幼儿园等情况,那在处理完伤口之后问一问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没有搞清楚事情之前一定不要下定论。

3、对老师的态度以宽容为主

孩子在家,几个大人看护,也无法避免孩子的磕碰,何况在幼儿园里,一个老师要看护很多孩子。

所以如果孩子受伤情况不严重,对待老师的态度要以宽容为主。不仅可以教会孩子对他人宽容,也会让老师非常感激,接下来会对孩子格外上心。
第2个回答  2020-10-17
首先,老师在发现情况后,要在家长接幼儿时,和家长交代清楚事情原委。无论是何种原因造成的皮肤外伤,老师都要向家长道歉。老师诚恳的态度,会缓解家长和老师间的隔阂。
如果宝宝在幼儿园经常出现被抓伤的情况,这时家长就该引起重视了,是因为师生比例不合适?还是因为带班老师不负责任?分析一下原因后,可以将情况反映给园长,必要时为宝宝转园。

家长也应该认识到,大多数老师是称职的,是值得家长信赖的。因此对老师不能过分挑剔,不能一味指责老师的过失 ,尤其是不能当着宝宝的面指责老师。

宝宝受了欺侮,做家长的肯定比自己受了伤害还难受。把宝宝从幼儿园接回家后,家长要问一问宝宝受伤的情况,指出宝宝究竟哪做得不好。如果是因为争抢玩具,家长要告诉宝宝学会谦让、分享、合作等等。同时家长也要告诉宝宝一些保护自己的方法,比如:当别人上来抓你的脸时,你可以用胳膊挡住;当别人抢你的玩具时,你可以告诉老师,让老师来主持公道。
千万不要因为自家宝宝受欺侮了,就对宝宝说:“你怎那么笨,他打你你也打他。”这样的教育和幼儿园的教育是不一致的,宝宝会无所适从,对宝宝有一定的心理压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