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主观题考试前需要注意那些内容呢?

如题所述

关于法考主观题有以下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具体的将以问答的形式给大家解答。

Q:1.主观题考点还需要重新复习一遍吗?

A:由于时间紧迫,如果客观题复习得不错的同学可以不用再重新复习考点了,但是对于基础知识不扎实的考生来说,考点重温是很有必要的,但绝对不是完完全全的看一遍。

主观题的考点范围至多也就是客观题相应学科范围的1/3左右。推荐大家根据历年法考主观题试题,将考点定位到客观题的讲义中,通过对原来知识的快速回忆消化,能够极大程度提高学习效率。

Q:2.多写多练,写什么练什么?

A:目前法考中占主要的试题多为“一小问一小答”的主观案例题,答题得分关键在于准确度。

“多写多练”,要求考生多分析一些案例,以开扩思路与强化理解。特别是一些典型性、指导性的“活生生”的案例,通过训练答题,训练到综合法律思维能力、分析论证能力、专业表达能力。

Q:3.官方案例指导用书要不要看?

A:有人说必看,有人说没价值。个人建议如果时间充足当然可以选择性的看一些,如果时间来不及的话还是以历年试题练习为主。

官方案例指导推荐使用方法:

(1)注意其中涉及的一种新型的答题思路,有人称之为“观点展示型”的作答。这主要是想引导考生去施展批判性思维,应该摒弃那种一味追求“标准答案”的传统应试思维。

(2)可以根据高频考点去挑选其中的几道案例试题进行训练答题,而无必要通篇学习。

Q:4.考前需要提前通读法律法规吗?

A:从官方模拟机考系统来看,配套了电子版法律法规,官方模拟系统中可以点击目录检索,但无具体关键词检索,可以进行复制粘贴。

法律法规的复习是否要通读呢,时间上不允许,故熟悉主要的法律法规的目录,特别是一些高频考点,能大概掌握到对应法律文件中即可。

Q:5.主观题答题有什么技巧吗?

A:1)全面浏览试题,5-6道题快速浏览,从自己熟悉的学科、考点试题下手先做。由易到难,保障基本得分。

2)把题基本答完,再查阅法条进行修改。从目前来看,大多数观点认为踩点给分状况下,是否必须援引法条及条文编号还有争议,但即使有分也最多1分。但如果因为查阅法条而耽误了答题时间,试题没有答完的情况下,损失更大!而机考的好处在于全部答完后,再去做修改也很方便。

3)及时做好标记。对于案例题考查考点、需要后面查阅法条的、具体考点掌握不牢固的、需要划法律关系的等等,利用好标记功能,你会发现效率提升了很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29
  一、心理准备
1、坚信坚持下去就能过法考。太多的人不是倒在考场上,而是倒在考试前。会有一小部分人没坚持学习,连踏进考场的勇气都没有了。如果能够坚持学习到底,坚持参加考试,就已经超过一小部分的人了。
2、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不要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如果在职的考生,要根据自己的时间确定每天用于学习的时间,假如每天9点上班,6点下班,建议上班前一个小时,下班后2个小时,每天3个小时,不建议给自己定太高的计划,执行太困难,后期容易导致心态崩溃。
3、学习中会遇到各种困难,不要放弃。在实践过程中,大部分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问题,比如晚上加班、自己生病、最近很丧不想努力等等。如果当天计划不能完成,也要把书拿出来稍微看一看,保持学习的节奏,千万不能停。就像一场长跑一下,极点来了,可以放慢脚步,但是不可以停,一旦停下来再想启动就难了。
二、资料准备
1.书的准备。法律年年变化,去年的书今年不能拿过来用的。推荐大家一些有口皆碑的老师的书,买书的时候会送视频,书可以直接去搜,都可以搜得到。
2.题库的准备。
三、学习方法
三轮学习法,一共进行三轮学习。
第一轮打基础掌握概念,重点建立体系概念,对民、刑、诉讼、行政法、法理学有基础理解,掌握重点内容有哪些即可。
第一轮学习顺序:刑法>刑诉>行政法>法理学>民法>民诉。2020年两会期间要出民法典,民法先不要看,放到后面学习。4月份民法的书应该全部到位了,4月底第一轮学习一定要结束。
每科的每个章节都要按照听课-笔记-做题这样的顺序推进。每科的每章节结束要做这一章的题目,每科结束要做这一科的题目,巩固记忆,加强理解。比如,《刑法概说》这一章,先拿着书听课,听完课总结到自己笔记上,然后拿出题库刷题
第二轮全面强化。对每科的知识点要全部过一遍,笔记在这一轮在全部成型。学习时间应从第一轮民法结束开始(4月底),到7月底结束。还是要按照听课(看书)-笔记-做题这样的顺序推进,这一轮各科笔记一定要全部成型,第三轮的时候只看笔记就行了!
学习顺序:第一轮顺序>商经知环劳>三国法。
第三轮学习不用看书了,重点看笔记就行了,如果笔记上记得不全再去翻书。学习时间从7月底到8月底考试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重点是刷题(主要是五年内真题,太远的真题没有参考价值不要刷了),做题中发现不会的、遗忘的翻笔记。注意如果某题不会,不要只看这一点知识点,应该把相关的知识点都看一遍,这样做题的质量才是最好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