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新三国》中说马超不亚于吕布,但是却打不过张飞?

如题所述

葭萌关一战,马超与张飞交锋,其实马超是占据上风的。

咱们来通过原著来看一下两人的具体交锋过程。这是在《三国演义》的第六十五回中。

回目:马超大战葭萌关刘备自领益州牧

马超、马岱受张鲁之命,率


兵攻打孟达、霍峻驻守的葭萌关,孟达他们当然抵挡不住,向刘备求救。诸葛亮认为目前只有张飞和赵云能与马超匹敌,而赵云领兵在外,就只能派张飞去了。

从进取西川开始,张飞已经有独领一军作战的权力了,他听闻了要去与马超作战,很高兴,就来主动要求前去。诸葛亮就使了激将法,说马超“无人可敌”,除非“往荆州取关云长来,方可与敌”。


张飞觉得受到了轻视,诸葛亮又把马超的战绩大大吹嘘了一通,说“云长且未必可胜。”

于是,张飞就立下了军令状,诸葛亮的激将法成功了,鼓起了张飞当年的悍勇之气。让刘备和张飞一同前去。

张飞到了葭萌关后,马超兵到。刘备看到威风凛凛的马超,故意赞叹:“人言‘锦马超’,名不虚传!”

张飞正欲出战,被刘备三番五次地劝止“且休出战,先当避其锐气。”

一直到午后,刘备看到马超阵上“人马皆倦”,才跟着张飞,冲下关来。刘备这是使用了疲兵之计,趁着马超精神疲惫的时候出战。

第一战:互喷

张飞见了马超,喝道:“认得燕人张翼德么?”

马超回答:“吾家屡世公侯,岂识村野匹夫?”

大家都知道,张飞这厮打嘴仗从来没输过,没想到这回被马超噎住,互喷算是落了下风。

第二战:百余合

张飞与马超交锋,“约战百馀合,不分胜负”。刘备“恐张飞有失,急鸣金收军”。通过这个“急”字可以知道,至少在刘备眼中,张飞毫无胜算。

第三战:又斗百余合

张飞回到阵中后,把头盔扔下,裹着包巾再次上阵,两人再战。

刘备“恐张飞有失”,亲自下关观战。文中屡次提到刘备的担忧。我们记得,当年张飞劫马,吕布兴师问罪,与张飞大战百余合,刘备就曾经“恐张飞有失”命令鸣金收兵,在张飞其它的战斗中,刘备可从来没有担心过。

张飞与马超“又斗百余合”,刘备又主动教鸣金收军。

第四战:挑灯夜战

刘备劝说张飞曰:“不可轻敌,来日再战”,但张飞不肯,“多点火把,安排夜战。”

两将挑灯夜战,二十余合,马超诈败,用流星锤击打张飞,被早有防备的张飞闪过,张飞再诈败,箭射马超,也被马超躲过。


仍是刘备主动要求罢战,双方收军回营。

那么,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发现,虽然两人多次交锋,不分胜负,但马超没有吃半点亏,始终是从容应对。观战的马岱、杨柏也从来没有担心过。而是刘备屡次“恐张飞有失”,每次都主动鸣金收兵。

疲惫状态下的马超与张飞大战,屡次令观战的刘备“恐张飞有失”,充分说明马超应占据上风,他的实际战斗力当在张飞之上。

但这并不是说张飞始终不如马超,马超其实是战平了一个早已过了巅峰期,打了折扣的张飞。

张飞真正的巅峰期是在丢失徐州到赤壁之战前的这段时期。


张飞被吕布夜袭徐州后,成为他一生中最大的耻辱,激起的满腔愤恨化为超越自我的强劲动力,在奋发努力之下,突破了瓶颈,在小沛一战中,百余合硬撼吕布不落下风。而最后下邳城外,独对高顺和吕布的车轮战,仍然将二人击退。

但到了荆州以后,张飞的状态下滑明显,除了截江夺阿斗时斩杀了一个东吴的渣渣周善以外,再无斩获。

后来在阆中、瓦口关、宕渠三战张郃,张飞居然三五十合都拿不下张郃,可知英雄垂暮,再不复当年之勇。

而在渭水畔,马超可是二十合就击败了张郃的。

所以说,在葭萌关交锋之时,马超的武力值是超过张飞的。不仅张飞要落下风,那位想入川与马超一较高下的关羽实际上也处于下风。

在这段时间,能真正与马超并驾争雄的是赵云,从年轻到垂老都始终维持着良好状态的赵子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16
这是因为马超和吕布两人都是马上功夫非常厉害,那俩人也都有一匹好马,但是张飞,由于力气非常大,所以在和马超作战的时候会占一些便宜。
第2个回答  2021-01-16
这是因为故事情节的需要,新三国里面想要更加突出张飞和关羽的实力,其他人更多都是配角,所以这样
第3个回答  2021-01-15
因为他们与许褚交手的战绩就看得出来,马超和许褚交手是平局,而张飞却能打败许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