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长牙的规律是怎样的?如果一段时间不长牙是什么原因?

如题所述

宝爸宝妈非常关注宝宝的长牙问题,因为牙齿的质量不仅会影响宝宝的咀嚼能力,还会影响宝宝的语言能力。那么,宝宝长牙有什么规律呢?如果宝宝的牙齿长得慢该怎么办呢?

宝宝长牙的规律是怎样的?

一般来说,宝宝从六个月左右开始长乳牙,到30个月左右长齐20颗乳牙,当然,每个宝宝开始长乳牙的时间不尽相同,有的宝宝比较早,可能四个月左右就已经长乳牙,而有的宝宝比较晚,可能要到十个月才开始长乳牙,这些都属于正常的长乳牙时间,宝爸宝妈不必为了宝宝长乳牙时间的早晚而担心。因为宝宝出牙时间的早晚主要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只要宝宝在一岁之前能长出乳牙,就不能算太晚。当然,如果宝宝到了一岁仍然没有长牙的迹象,宝爸宝妈必须带宝宝到医院就诊,可能存在一些身体疾病需要进行治疗,或者需要采取一些医疗手段帮助宝宝长牙。

一般来说,宝宝在六至八个月之间长出上下各两颗门牙,也就是位于上下齿槽中间的牙齿,按照先下后上的顺序萌出;宝宝在八个月至十二个月之间再长出上下各两颗侧门牙,也就是位于已经萌出的门牙两侧的牙齿,按照先上后下的顺序萌出;宝宝在十二个月至十六个月之间长出上下各两颗第一磨牙,也就是从上下齿槽两端开始倒数的第二颗牙齿,萌出的上下顺序不定;宝宝在第十六个月至二十个月之间长出上下各两颗犬牙,也就是位于侧门牙和第一磨牙之间的牙齿,萌出的上下顺序也不定;宝宝在二十个月至三十个月之间长出上下各两颗第二磨牙,也就是位于上下齿槽两端的牙齿,萌出的上下顺序依然不定。当然,如果宝宝能按照这样的顺序长牙是最好的,长出来的牙齿比较整齐,对宝宝的生长发育也比较有利。如果宝宝的出牙顺序存在差异,宝爸宝妈也不必过于担心,只要萌出牙齿的位置正确、质量没有问题就可以了。否则,宝爸宝妈必须尽快带宝宝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如果一段时间不长牙是什么原因?

宝宝开始长乳牙以后,有的宝爸宝妈又会关注宝宝的出牙快慢问题,有的宝宝能接连长牙,而有的宝宝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其实,每个宝宝的出牙快慢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所以,宝宝们之间会有差异,宝爸宝妈不要把别人家的宝宝与自家宝宝进行比较,没有可比性。

当然,宝爸宝妈在宝宝长牙期间,必须保证宝宝的饮食营养均衡,最好能做到荤素搭配,并根据宝宝的辅食添加进度制作出适合于宝宝咀嚼吞咽的辅食。如果宝爸宝妈实在不放心,觉得宝宝的出牙速度太慢,也可以带宝宝到医院做一下检查,医生也会提出合理的建议。但是,宝爸宝妈不可随意给宝宝服用钙剂,只有在得到医生许可后才能补充钙或其他微量元素。

结语

宝宝的出牙顺序符合一定的规律,出牙快慢和早晚与遗传因素有关,宝爸宝妈不用过于担心,也不能盲目地给宝宝补钙,只要保证宝宝的日常饮食营养均衡全面就可以了。如果宝宝一岁以后仍然没有出牙,宝爸宝妈必须尽快带宝宝到医院进行治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1

婴儿出牙的时间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有一部分孩子出牙的时间会比较晚,一旦孩子出牙晚妈妈们想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孩子是不是缺钙,事实上大部分孩子出牙晚都和缺钙没有关系。婴儿出牙的顺序婴儿出牙的时间婴儿出牙的时间在4-6个月的时候会萌出第一颗牙齿,但是父母要知道,这是一个大致的规律,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平均水平,但是孩子的发育速度有快有慢,肯定有的孩子早于平均速度,有的孩子会晚于平均速度。

只要孩子们出牙的时间不会晚于底线时间那么一切都是正常的,也就是说孩子出牙的时间不要晚于1岁,那么他出牙的时间即使很晚,也是正常的。婴儿出牙的顺序6-8个月,下槽牙会长出两颗门牙;上槽牙的门牙开始冒尖;8-12个月,上槽牙的牙齿长出,下槽牙门牙的两侧尖牙开始长出;12-16个月,先后在上下槽牙长出第一颗乳磨牙;16-20个月:先后在上下齿槽长出犬牙;20-30个月:长出下齿槽的两颗第二乳磨牙,上齿槽的两颗第二乳磨牙,至此20颗乳牙长齐了。
 


孩子的牙齿会在2岁半左右长全,即使牙齿出的比较晚,孩子的牙齿也不会晚过3岁。而且孩子第一颗牙齿长出的时间比较晚,并不代表着孩子牙齿的长全的时间比较晚。我女儿是9个月长出第一颗牙齿,但是不到2岁半已经长全了所有牙齿。影响婴儿出牙的时间遗传因素为什么有的孩子出牙晚,有的孩子出牙早,最根本的原因是遗传因素。

因为婴儿的牙齿在出生前已经省长好,只是被牙床包裹着,这就好比是种子已经埋下只等发芽。如果夫妻两人中有一人小时候出牙时间比较晚,这种出牙速度是会遗传到孩子身上的。不是缺钙可能是缺少维生素D很多孩子出牙晚,家长会觉得是孩子缺钙。

其实婴儿只要每天能够保证600毫升的奶量是可以满足孩子身体每天对钙的需求,但是如果体内的维生素D不够,是会影响到钙质的吸收,而维生素D不能在人体内合成,是晒太阳之后在人体的皮肤上合成的。尤其是北方的孩子,因为北方儿童的日照时间会被南方孩子短,尤其是在冬天的时候,所以孩子在2岁之前,每天都要补充定量的维生素ad,来促进钙质的吸收。
 


生活方式造成的婴儿在半岁之后需要逐渐添加辅食,一个是孩子身体所需,另一方面,婴儿需要准备一些磨牙的食物,如果孩子长时间去吃迷糊或者过软的食物,就会造成对牙齿的磨砺不够,也会影响到孩子的出牙时间。以及会影响到孩子的咀嚼能力。婴儿出牙晚怎么办孕期就需要储存足够的钙质在胎儿出生前的最后一个月,婴儿体内的钙质有一半都是这个时间内吸收的,而孕妇到了孕晚期每天需要1200毫升的钙质,如果钙质不够,就会造成胎儿钙质储存的不够。

若孕妇从饮食中摄取的矿物盐不足,造成孕妇体内维生素D缺乏,就会影响胎儿牙胚的发育,使宝宝出牙延迟,因此,孕妇应多吃绿色蔬菜和豆制品类,并经常晒太阳。婴儿的辅食营养要均衡婴儿添加辅食之后,代表着只有仅仅只靠喝奶营养是不够的,孩子除了及时的添加辅食之外,还应该保证辅食添加的多样性和及时性,不能只给孩子吃米糊或者单一的辅食,要保证辅食的多样性,确保婴儿不会出现营养不良,以及充足的日照和维生素D的补充。
 


 孩子出牙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牙齿萌出的早晚和遗传因素、身体发育以及牙胚的位置都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只要没有超过底线,家长不用总是进行比较,放宽心态很重要。

第2个回答  2020-12-16
婴儿宝宝长牙的时间与规律

有些婴儿从4个多月开始长牙;有些婴儿却到10个月才开始长牙;有些婴儿长牙时会哭闹,有些婴儿长牙期会发烧……那么宝宝正常情况下是什么时候长牙,长几颗牙,以及长牙期间会有哪些不适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婴儿宝宝长牙的时间与规律吧!

宝宝长牙的时间和顺序

    1
    乳牙萌出的时间和顺序
    1)中切牙:下颌6个月;上颌7个半月2)侧切牙:下颌7个月;上颌9个月3)第一乳磨牙:下颌12个月;上颌14个月4)犬牙:下颌16个月;上颌18个月5)第二乳磨牙:下颌20个月;上颌2岁有的孩子会有个别牙齿的萌出顺序颠倒,但最终并不影响牙齿的排列,无需处理。

恒牙萌出的时间和顺序

宝宝牙齿萌出的特点

牙齿萌出有一定次序,萌出先后与牙胚发育的先后基本一致。

牙齿的萌出有一定的时间,但其生理范围较宽,个人差异较大。晚萌6-12个月是正常的。

左右同名牙大致同时出龈。

下颌牙萌出略早于上颌的同名牙。

宝宝长牙的症状

长牙期间宝宝是会有一些异常表现,不同的宝宝表现也不同,总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九个方面:

疼痛:你的宝宝可能表现出疼痛和不舒服的迹象。

暴躁:牙齿带来的不适会让宝宝脾气暴躁和爱哭闹,在出牙前一两天尤其明显。

脸颊发红:你可能留意到宝宝的脸颊上出现了红色的斑点。

流口水:出牙时产生的过多唾液会让宝宝经常流口水。

啃、嚼或咬东西:把任何东西放到宝宝嘴巴附近,他可能会出现以上动作。

牙龈肿胀:检查一下他的嘴巴,看看牙龈上是否有点红肿或肿胀。

睡不安稳:宝宝可能会在半夜醒来,并且看起来烦躁不安,尽管他之前一直睡得很安稳。

体温升高:出牙能使体温稍稍升高,所以宝宝可能会觉得比平时热一点。

屁股疼痛:虽然我们还不清楚原因,但是有些父母已经注意到,宝宝出牙时更容易患上尿布疹,并且可能大便会过稀。


第3个回答  2020-11-23
每个宝宝长牙的规律都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也是不同的。有些宝宝长牙长得比较早,而有些宝宝长牙长得比较晚,总之只要宝宝平安健康就好。
第4个回答  2020-10-24
宝宝一般是一周岁以后才开始长牙的,长了第一颗牙以后就会慢慢长其他的牙齿。一段时间不长牙可能是营养跟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