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如何解释人们的智力差异?

并且,既然万物有灵,人类的灵魂有智力差异吗?

人类的灵魂有智力差异。要提高智力,可以多读佛经,佛经是开智慧的法宝。比如《金刚经》……

这是多生累劫形成的,在八识田里留下了种子,而且因果是不灭流转的,前世的业(行善、做恶)得的果报也不同,正报(人的身体)依报(环境)所以有美、丑、智慧、愚痴、贫穷、残疾、出生地点、……等等差别。

附:
正报(智力差异是其中的一部分)
指的是我们的身体。我们人的身体看起来大致相同,都长著头、胳膊、腿等,但是相貌、体形、身体素质各不相同。为什么会有这些种种不同呢?‘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今生的遭遇和这个果报身,正是前世所造的业而感的今世果。

依报
就是我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环境。也就是这个身体生活所需的条件。为什么会有差别呢?这也是我们前世所造的因所致。

正报、依报都是根据前世所造的因而感得的果报。

因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时时刻刻都在变。因感果,果又造因,因又感果,因因果果,循环不已,不是固定不变的。这一世受苦受罪,是前世造的因不好。这一世多造些好因,多做好事,多做善事,因果就转变了,恶果转化了,时来运转,苦就少受了,生活的环境和身体状况就会慢慢由坏向好的方向发展变化。反过来讲,前世造了好因,今世福报就大。但若不做好事,游手好闲,坐吃山空,甚至做坏事,那么这个福报就会减少。一旦把福享完,则恶运就会接踵而至。所以,今世享福要惜福,仍要多造好因,多做善事,多做好事,这个福才能长久。

八识
佛法唯识学中的“八识心王”是指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
1、眼识:我们的眼睛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东西,就是眼识的功能。注意,眼睛只能看见,而不会分别;如果你在区别这个是书、那个是笔,这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2、耳识:耳朵具有听的功能,同样耳朵只是具有听见的功能,而不会区分这个是长笛的声音、那个是小号的声音。一区分,就是意识在作用了。
3、鼻识:鼻子具有嗅觉,但它也只是具有嗅觉功能,一区分香臭,就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4、舌识:舌头具有味觉,同样它也只是具有味觉的功能,一区分甜和咸,就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5、身识:身体具有触觉的功能。
前五识是感识,认识具体对象。
6、意识:意识是第六识,具有认识抽象概念的功能。前五识中有一识起作用,意识便同时俱起。
此外,意识对内外之境,不分有形无形,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有比知、推测的作用。因此迷悟升沉之业,皆由意识而作。现在心理学上,研究到前六识为止。但是在佛法上的分析,还有第七、第八——末那识和阿赖耶识的存在。
7、末那识:末那是梵语manas的音译。末那识是意识的根本,其本质是恒审思量。因为它是执取第八识(阿赖耶识)的见分或其种子为我,使意识生起自我意识,所以末那识又称为“我识”。这基本上是一种我执的作用,由此而形成烦恼的根本。
这种我执的具体表现是,我的具体生命在过去现在未来所思想所经验的东西,有其余势,以种子的形式,摄藏于第八识的阿赖耶识中。末那识在下意识层面执取这些种子,以之为我。实际上,这些种子都是无始来前灭后生、非常非断的作用。《金刚经》中最重要的三句话是:“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此中本来无常,末那识以这样虚妄的东西为我,因此生起贪、憎、痴、疑、慢等种种烦恼。
末那识属于潜意识的范围,它本身并不造作善恶之业,但因它执着自我,所以成为一切众生自私自利的根源。
末那识所执着的我是什么呢?就是最后一个阿赖耶识。
8、阿赖耶识:阿赖耶是梵音,又称为藏识,含能藏、所藏、执藏三义,是一切善恶种子寄托的所在。
阿赖耶识是本性与妄心的和合体。由无明(无明二字的含义见我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略解)而起的妄想概念称为阿赖耶识的见分,再因这妄想概念而幻现一种对象的境界,称为阿赖耶识的相分。

一切众生,每一个起心动念,或是语言行为,都会造成一个业种,这种子在未受报前都藏在阿赖耶识中,所以此识有能藏的含义。前七识的作用是能熏能缘,第八识是前七识所熏所缘,所以有所藏义。第七识恒定执此识中的见分为我,而为它所爱,所以有我爱执藏义。

【八识田】 所有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一切种子,都收藏在第八识里,遇到缘,就会发行现行,像是田地放下了种子就会生出果来一样,所以叫做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1-06
菩 提 树 下 的 启 示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觉悟成佛,他说的第一句话是:“奇哉,奇哉,奇哉,一切众生,个个具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则无师智,自然智,一切显现。”
佛的话是说我们众生和佛没有两样,每一个众生都具有和佛一样的智慧、一样的能力。佛离开了妄想执着,他本有的智慧能力全部显前,而我们天天打妄想,本来具有的智慧能力全部丧失掉了。所以要恢复我们本有的智慧能力,从理上讲很简单,只要离开妄想执着,就是现成的佛;可是从事上讲又很复杂,我们很久很久以来认假为真、把非我当真我、把不可得以为有所得,在妄想之中受尽了苦,养成了坚固的习气。所以离妄想又有八万四千法门,就是为了适应不同人的习气。
佛的话给了我们无上的启示、无上的勇气,学佛从什么地 方学起?就是从相信自己和佛一样具有无上的智慧和能力,然后先摸到开启自性光明灯的开关,打开一看,才发现有那么多的错误,下一个决心,把它修正过来。
所以说信佛第一是信自己,自性是佛,第二才是信佛,我们用佛无上甚深的经典来引发自性的经典,原来佛所说的经典在我们自性里面本来具足。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1-06
佛教解释人们的智力是相等的!!!!比如:仓库,整理的规范,不整理,甚至有把要是弄丢了,而仓库储存是一样的,如果按最短时间比较取出保管的货物自然就会出现差异,,,,有的人从小聪明被称做神童,有的人老来得志是大器晚成!道理是一样的! 佛曰:众生平等,万法平等!
第3个回答  2010-01-06
百度是公共型网站.与佛教专业网站.毕竟不同.
这里99%的佛教问题.是”业外人士”说外行话.提外行问题.

佛教中.不是”万物有灵”.而是”万法皆空”.
佛教中.人没有”灵魂”.而是”根尘对待”.

智力差异.是因为:”别业的感应”.
这里99%的关于”佛教”的问答.实际是”民间宗教”的问答.
这不是用词是否规范的问题.而是其中的内涵.有着天壤之别.
第4个回答  2010-01-07
每个生命体的能量不同,各方面也有不同,智力高的也只是个别方面高,智力低也只是个别方面低。有的并不是智力低,只是经历的事很少,家庭环境很单纯,没有经验, 在社会上走动的多了就会发现,有些人并不是聪明,只是经历的事多了,经验丰富而矣。有很多巨富智力并不高,他们的聪明之处在于有好多朋友,才有了今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