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中计算长度与实际长度的区别是什么

如题所述


我们来看图说话:

首先说一下计算长度的定义:计算长度Lo=构件在有效约束节点之间的几何长度x杆件端部形变情况和受荷情况的系数的等效长度。

计算长度是用来计算杆件的长细比的,也就【该平面内】的稳定性。


对于初步了解,我们只谈【计算长度=构件在有效结束节点之间的几何长度】,因为系数问题要根据情况来说,说起来就不是一下能说清了,自己可以参看GB50017-2003及其他的参考书。


看上图,第一张图,在x-z平面中,有上下两根L长度的梁,它的计算长度Lo=实际长度=L

第二张,在x-z平面中,由于中间加了斜的杆件,因此它的计算长度Lo=a=L/5,但它的实际长度还是=L,这样在计算的时候,如果用了同一种规格的梁第一种可能验算不通过,第二种就可能通过

通俗点,是不是感觉第二种比第一种要稳定呢,至少两根梁不会像第一种那样往下沉(挠度概念)。所以计算长度Lo是“虚”的,它是为了计算构件某平面内的稳定性而假定的。

来解释一下第三张,这是个三维空间,加入了y向轴,那么对于【上面那根黑色杆件】不光是x-z平面,还多了一个x-y平面,那么对于此杆件,就是这样定义计算长度:x-z平面中的计算长度L0=L;在x-y平面中,它的计算长度Lo=L/3。而对于下面那根黑色杆件,x-z和x-y平面内的计算长度都是Lo=L。即结构设计中提到的平面内(一般为强轴作用面)和平面外(一般为弱轴作用面)的概念

所以实际中的计算长度要根据计算的“平面”来区分


这样讲够明白了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04
(大柔度)杆件:计算长度就是相对长度,根据约束情况不对,等于实际长度乘相对长度系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