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松动了是什么原因

如题所述

牙齿松动该如何解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5-21
牙齿松动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主要由两大方面的原因,一是牙根周围组织的改变,二是牙根本身的吸收变短。
牙根周围组织改变
1.慢性进展性的牙齿松动多由于牙周炎引起,这种松动多不伴有牙齿明显的疼痛不适,多会有咬物无力的症状。需要引起大家重视的是,我国的多数成年人,尤其是35岁以上的成年人患有慢性牙周炎。牙齿是靠牙根周围的骨组织和软组织包绕连接支持才能稳定地存在于口腔内的固定位置并发挥功能。慢性牙周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疾病,主要是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在疾病的早期并不引起牙齿松动,但随着疾病的进展,包绕牙根的牙槽骨发生慢性吸收,当吸收的程度超过牙根长度的1/2时,牙齿的支持力量减弱,会使牙齿的松动度增大。可以理解的是,后牙多有多个牙根,包绕牙根的牙周支持组织也更多,前牙多是单根的,所以在牙槽骨吸收到相同的程度时,前牙多比后牙更加松动。另外,不容忽视的是,除慢性牙周炎外,侵袭性牙周炎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牙周炎,患有侵袭性牙周炎的病人多在比较年轻时即出现了牙齿松动的症状,程度更重,进展更快,多在青春期或20岁左右发病,女性比男性更易发病。
2.如果牙齿的咬合状况不良,或有夜磨牙、紧咬牙的不良习惯,对牙齿的咬合造成了创伤,长期也会造成牙齿的松动。是不是因为咬合造成的创伤,还需要由口腔科大夫的专业检查来确定。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本身患有牙周炎的人,对咬合创伤也更加敏感,对相同的咬合创伤造成牙齿松动的程度也更加严重。
3.突发的牙齿松动多有明确的病因,如突然咬硬物、受外伤等。这种情况造成的牙齿松动多会伴有疼痛不适,并可能有牙齿的移位,即偏离原来正常的位置,重者会造成牙齿的脱落。这种情况应当尽早去医院治疗。
4.如果牙齿松动的情况伴有牙齿咬合疼痛或牙龈疼痛后发生,多是牙周膜组织的急性炎症水肿,从而造成了牙齿的松动。而造成牙周膜炎症水肿又可能有多个病因,若先前有牙齿对冷热刺激疼痛,或者自发的牙齿剧烈疼痛,可能是由于牙髓炎症的进展造成了牙根尖周组织的炎症,从而造成了牙周膜组织的炎症,这种情况应先处理牙髓和根尖周组织的炎症;若是有牙龈疼痛明显流脓的情况,可能是由于牙周脓肿造成的牙周膜的炎症,这也是牙周炎的一个表现,此时应先解决牙周的脓肿。
5.如果牙齿松动的情况出现在牙周手术后,那么这时的松动一般是暂时的,只是因为手术引起的局部组织有些充血所致。一般在几周之后水肿减轻后牙齿会回到原来的松动程度。
6.女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会引起牙齿松动度的改变,如在月经期可能出现轻度的牙齿松动。
牙根本身的吸收变短
1.儿童在乳牙替换之前会发生乳牙牙根的吸收,当到达一定程度时即可出现牙齿的松动,这种情况下的牙齿松动一般没有其他的疼痛不适。
2.其他疾病造成的牙根吸收。如受过外伤的牙齿长时间后、根管治疗之后的牙齿可能会出现的牙根的吸收,若牙根下方有肿物等的长期压迫也会造成牙根的吸收。故此时应尽早就诊,明确原因。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6-10

1、咬合发育不良,可能因为生活环境和物质资源等条件的问题,有些人在小时候没有充足的影响,就会导致发育不良的情况,可能会导致出现夜间磨牙、咬牙等坏习惯。这些情况都会导致牙齿松动,大家需要注意日常生活的营养补充。

2、受创,这种情况一般都处于意外,比如吃饭时突然咬到特别硬的东西,这就会导致牙齿松动或者不适感,甚至是牙齿移位、牙齿脱落等情况的发生。

3、牙周炎,牙周炎的患病年龄正在越来越年轻化,这与大家的日常生活中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有关,患者可能不会出现牙齿疼痛等症状,但是会出现吃饭时,咬的没有力气、牙齿松动等症状。一般来说,牙周炎的发病人群主要是中老年人。

4、急性炎症,一般来说牙齿出现急性炎症都会出现疼痛等症状,出现牙龈痛一般会是牙周膜组织急性炎症,如果出现自发性的牙齿疼痛或者是对冷热刺激感到疼痛,这一般是牙髓炎导致。咨询

第3个回答  2019-01-18
口腔卫生不好.牙龈下有结石刺激牙龈,导致牙龈委缩.牙根暴露.牙齿自然就会松动…早期应该每年去医院洗一次牙.坚持每天好好刷牙.现在也要去洗牙.让医生检查一下,坏的牙赶快治…
第4个回答  2019-03-19
牙齿松动:突然出现牙齿松动、脱落、咀嚼食物的牙齿咬合不适;特别是若出现无症状数个牙齿同时松动的现象往往表明有问题,至少应进行x线拍片检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