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议为什么要改名叫陆逊

如题所述

陆逊改名是后辈和官方都认可的,具体原因未知,但有几种猜测:

1."逊"字并非恶名

先有名士刘某字义逊,诸葛恪字元逊,后有道士许逊字敬之,太守王逊字邵伯。逊,乃是谦逊的意思,意思就是我就算再才华横溢,始终是臣,而你吴王才是主,我始终都是逊你一等的。

2.吴因为皇帝“赐”名

《先主传》中,222年,陆逊名为陆议,《明帝纪》中,234年,陆逊名为陆议,蜀魏当时听到的名号是陆议,所以也记载陆议,吴因为皇帝赐名,所以史书统一修订为陆逊,所以在《吴书》中,都只称陆逊,而陈寿在写三国志时,吴书是参照吴国的史书写的,所以也就写成了陆逊。某种意义上,魏书蜀书均记载陆议,而吴书则一直记载陆逊。

扩展资料

    陆逊的轶事典故

1.忍辱负重

陆逊是孙权亲自晋升的新人才。他被任命为大都督在夷陵防御刘备。当时诸位将领将或是孙策时期的旧将或是宗室贵戚,自负看不起陆逊,不服从他的纪律。

陆逊说:“虽然我是一名学者,但我接受了主上的委命。”国家之所以委屈各位来听从我的指挥是我认为我有一些优势,可以承担这种羞辱和重任。命令将军不再承诺。当刘备被击败时,大部分战略来自陆逊本人,众将这才心悦诚服。

2.解衣共舞

据《吴书》记载,陆逊战争结束后,陆逊回到了荆州。孙权为他感到骄傲。

孙权给他车盖,离开陆逊门进入宫殿。孙权脱下裙带和金戒指给他,并亲自把它放在陆逊身上。赠给陆逊缯彩、丹漆。孙权为同事们举行宴会。当他喝醉时,他命令陆逊跳舞。并脱下所穿的白鼯子裘赠给他,并把它送给了他,他还和陆逊一起跳舞。

参考资料:陆逊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7

陆逊改名之时不可推,或可从王基满宠传无逻辑之史料中强行揣测为230后陆逊死前,但实在没多大说服力就是了。

陆逊改名之因不可推,但绝非被人强行改名。

陆逊于史书混杂逊议之事可推,但需要找到宋前版本三国志,则可理清今本三国志逊仪混称的原因。

一、"逊"字并非恶名

先有名士刘某字义逊,诸葛恪字元逊。

后有道士许逊字敬之,太守王逊字邵伯。

基本都是和陆逊同时代的,所以恶名说不成立。

二、后代行文

这里从后辈行文可以看出,如陆机的《辨亡论》

周瑜、陆公、鲁肃、吕蒙之畴,入为腹心,出作股肱;甘宁、凌统、程普、贺齐、朱桓、朱然之徒奋其威,韩当、潘璋、黄盖、蒋钦、周泰之属宣其力;风雅则诸葛瑾、张承、步骘,以名声光国;政事则顾雍、潘濬、吕范、吕岱,以器任干职,奇伟则虞翻、陆绩、张温、张惇,以讽议举正。其讳陆逊为陆公,而不避“议”字。

无避讳的则见陆抗的临终上疏:

父逊昔在西垂陈言,以为西陵国之西门。

晋书中关于陆逊陆抗之名的机云之辨,卢志也点明是陆逊。可见后代是认可“陆逊”这个名字的。至于《祖德赋》的“走雄孙于长浪“是否和陆逊有关,则各见仁智,不过拆祖辈名作为文字游戏似为不恭,故此持疑。

三、史料

陆逊称逊并非吴书一家,吴录、江表传、陆氏世颂、吴书、陆机为逊铭、建康实录、晋书等等皆称逊。而傅子、晋书五行志等等则称议。

包括三国志本身的矛盾,答案所言除吴志外,皆称陆议是不对的,王基传、满宠传,都是称逊的。

尤其是王基传,可能是我们推测陆逊改名时间的一个关键点。

基曰:“昔孙权再至合肥,一至江夏,其后全琮出庐江,朱然寇襄阳,皆无功而还。今陆逊等已死,而权年老,内无贤嗣,中无谋主。权自出则惧内衅卒起,痈疽发溃;遣将则旧将已尽,新将未信。此不过欲补定支党,还自保护耳。

但是这些史料用名没有逻辑规律可循,只能说在一段时间内,陆议这个名字是存在于外国的广泛称呼中的,而吴国的本国史料,如韦昭吴书,则严谨的用了陆逊这个名字。

陈寿在编撰三国志时尤其是吴志时,参考了韦昭的吴书,沿用了陆逊这一称呼。而在编撰魏蜀志时,则沿用了魏蜀的惯称。

就像我们称校长为介石,而对岸称中正一样,这是非常有可能的。而陈寿和裴松之都没有为孙权和陆家讳言的义务,尤其是八卦王裴松之,若是孙权“强迫”改名,裴松之不可能遗漏这条。 

且案《世说》二相五侯十数将之语,四姓国柱之势,强迫改名这么恶意满满(虽说逊字非恶名)的事情断不可能是吴主所为,赐名倒有可能,但这么大且荣耀的事儿,史书不可能无载。

四、其他改名例

王朗王严、朱然施绩、何平王平、李严李平、贾逵贾衢、郤纂郤正、韦昭韦曜、马忠狐忠、程立程昱、廖化廖淳、孙翊孙俨、孙仁孙朗、俞韶孙韶等等等等,如此之多,并无参考价值,只能证明三国时改名绝非严防死守的死生大事。

五、独特的说法

清周寿昌《三国志注证遗》卷一《陆逊本名陆议》:陆议即陆逊也,吴志题目称陆逊,惟传内云本名议,而通传只称逊无议。此忽称议而不称逊,另人疑别一人,不可解,此殆学史记汉书如周章忽称周文之类。或谓陆逊本以议著名,原书皆作陆议。因宋时避太宗讳,凡宋本三国志俱作逊,间有未改尽者,仍为议也。

扩展资料:

陆逊(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军事家。

陆逊建安八年(203年)入孙权幕府,历任海昌屯田都尉、定威校尉、帐下右部督。因受孙权赏识得以发挥卓越的军事才能,地位渐至隆崇。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陆逊参与袭取荆州。

蜀章武二年(222年),孙权以陆逊为大都督,在夷陵之战中火烧连营击败刘备。

吴黄武七年(228年),陆逊取得石亭之战的胜利。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后,以陆逊为上大将军、辅佐太子孙登并掌管陪都武昌事宜。

赤乌七年(244年)拜为丞相、荆州牧、右都护、总领三公事务,领武昌事。孙和、孙霸二宫之争时卷入孙权父子相争中,次年去世,终年六十三岁,追谥“昭”。

陆逊跟随孙权四十余年,统领吴国军政二十余年。其为人深谋远虑,忠诚耿直。一生出将入相,被赞为”社稷之臣“。

陆机曾评价:”周瑜、陆公、鲁肃、吕蒙之畴入为腹心,出作股肱。”陆逊智勇兼备,武能安邦,文能治国,并且品质高尚。孙权把他比做成汤之伊尹和周初之姜尚,与“王佐之资”的周瑜相提并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8

最有可能是死后孙权改的,因为蜀魏当时听到的名号是陆议,所以也记载陆议,吴因为皇帝“赐”名,所以史书统一修订为陆逊,而陈寿在写三国志时,吴书是参照吴国的史书写的,所以也就写成了陆逊。

陆逊(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军事家。建安八年(203年)入孙权幕府,历任海昌屯田都尉、定威校尉、帐下右部督。因受孙权赏识得以发挥卓越的军事才能,地位渐至隆崇。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陆逊参与袭取荆州。

蜀章武二年(222年),孙权以陆逊为大都督,在夷陵之战中火烧连营击败刘备。吴黄武七年(228年),陆逊取得石亭之战的胜利。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后,以陆逊为上大将军、辅佐太子孙登并掌管陪都武昌事宜。孙和、孙霸二宫之争时卷入孙权父子相争中,次年去世,终年六十三岁,追谥“昭”。

扩展资料:

始仕幕府:孙策死后,孙权继领其众,为将军,招纳俊秀,聘求名士。建安八年(203年),陆逊二十一岁时,入孙权幕府,成为孙权统治集团的幕僚。历仕东、西曹为令史,主持文秘工作;后出任海昌(今浙江海宁)屯田都尉,兼海昌县令。

社稷之臣:十月,陆逊上表劝孙权广施恩德、减轻刑罚,放宽田赋的征收,停止户税的收稽。孙权认同他的观点,表示二人情分特别不一般,喜乐与忧虑实同。于是孙权命令有关主管官员写好全部的法令条款,派郎中褚逢送给陆逊和诸葛瑾过目,让他们增削修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陆逊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8
这个有多种猜测,我给你找了三种,哪种靠谱也只能仁者见仁了。。

1《先主传》中,222年,陆逊名为陆议。 《明帝纪》中,234年,陆逊名为陆议。 《吴书》中,都只称陆逊。只在裴注三国志中《吴主传》里有这么一段“〔一〕傅子曰:孙策为人明果独 断,勇盖天下,以父坚战死,少而合其兵将以报仇,转斗千里,尽有江南之地,诛其名豪,威行邻国。及 权继其业,有张子布以为腹心,有陆议、诸葛瑾、步骘以为股肱,有吕范、朱然以为爪牙,分任授职,乘 闲伺隙,兵不妄动,故战少败而江南安。” 可以这么说,在《蜀书》和《魏书》中陆逊都被称为陆议,而在《吴书》中,则称陆逊。所以陆逊何时改的名(或还未改名),并不能以《蜀书》或《魏书》中在何时还出现陆议这个称谓为依据。 综上,陆逊改名时间不详,原因不详。 最有可能是死后孙权改的,因为蜀魏当时听到的名号是陆议,所以也记载陆议,吴因为皇帝“赐”名,所以史书统一修订为陆逊,而陈寿在写三国志时,吴书是参照吴国的史书写的,所以也就写成了陆逊。某种意义上,魏书蜀书均记载陆议,而吴书则一直记载陆逊是为这种猜测提供了一个证据

2当时伯言可谓掌握了军权政权,俩手抓的都很硬,在吴国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而吴王会不会对他起疑心呢,伯言很聪明,这就是伯言改名的因由了。

一,逊,乃是谦逊的意思,意思就是我就算再才华横溢,始终是臣,而你吴王才是主,我

始终都是逊你一等的。
二:逊。分开就是走之与孙,孙在上,就是孙氏在上,走之就是撑起,意思就是我永远会

撑起你们孙氏这份基业,永远都是你们的臣子,不要怀疑我的忠心。

3
逊位、禅位都是自己让出皇位的意思。很多人通过刘禅的名字看出刘备的野心。那陆逊原名陆议,改名是不是暗藏了他的野心呢?
大家讨论的结果无非有几种
1、合谦逊之意 2、陆逊娶了孙权的侄女,表明其孙家过门女婿的身份。接纳陆逊为孙家宗族里的一员 3、孙权欣赏陆逊所以赐孙字,有说碍于孙陆两家的前期矛盾,或陆逊自觉不配这个“孙”字,于是退而求其次更名为逊。 4、鉴于孙权与陆逊后期的冲突,陆逊离世后孙权赐逊字作讽刺之意

今天就找两位资深逊迷来扯一扯。。。

首先是忘机子提供的证据:
《三国志·吴书·陆逊传》:陆逊字伯言,吴郡吴人也。本名“议”,世江东大族。孙权为将军,逊年二十一,始仕幕府……

《吴书》自始至终都作“逊”,相反《蜀书》、《魏书》、《傅子》、《宋书》一直都作“议”。然而关于陆议何时何地因何改名为“逊”,古今所有史料都只字不提,几成千古之迷……忽一日梦觉寡人醍醐灌顶:

建安二十一年,陆议与贺齐共讨鄱阳尤突,大破之,拜定威校尉。孙权嘉之,妻以策女,后称“陆主”[1]。才捷刚猛,有父策风,人言亚于刘主。[2]

黄武五年,生一子,质颇虚弱。[3]昔议长子多病,恐其短寿,名之曰“延”,然年幼夭亡,遭命不永,议甚哀之。[4]此子虽体弱而声颇洪大,陆议奇之,览其初度,名之曰“抗”,陆主然之。

吴主孙权闻之不悦,问曰:“卿家岂有不忿?奈何‘抗 议’乎?”议伏地曰:“臣门衰祚薄,犬子命浅,惟愿长寿,思虑未及,臣之过也。”权意少解,抚其背曰:“卿社稷重臣,不可损‘和谐’东吴万世之业也。”议惶恐曰:“敬诺。”

归告其家,陆主怒曰:“仲父欺我乎!”议曰:“慎言。主上之命,岂可逆乎?”陆主呻之曰:“吾儿,讨逆外孙也[5],岂可因人左右?忍辱负重,君之所长也[6],可自易名耳。”
陆议进退狼狈,是日更名为“逊”。野语或曰有自嘲之意,或曰欲讥孙氏叔侄也。

忘机子注:

[1]二十一年,鄱阳民尤突受曹公印绶,化民为贼,陵阳、始安、泾县皆与突相应。齐与陆逊讨破突,斩首数千,余党震服,丹杨三县皆降,料得精兵八千人。(《三国志·吴书·贺齐传》)
鄱阳贼帅尤突作乱,(陆逊)复往讨之,拜定威校尉,军屯利浦。权以兄策女配逊,数访世务。(《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2]“初,孙权以妹妻先主,妹才捷刚猛,有诸兄之风,侍婢百余人,皆亲执刀侍立,先主每入,衷心常凛凛”(《三国志·蜀书·法正传》)

[3]陆抗体弱多病:

太元元年,就都治病。病差当还,权涕泣与别。(《三国志·吴书·陆抗传》)

晋阳秋曰:抗与羊祜推侨、札之好。抗尝遗祜酒,祜饮之不疑。抗有疾,祜馈之药,抗亦推心服之。于时以为华元、子反复见于今。

汉晋春秋曰:……抗尝疾,求药于祜,祜以成合与之,曰:“此上药也,近始自作,未及服,以君疾急,故相致。”抗得而服之,诸将或谏,抗不答。(《陆抗传》裴注)

[4]长子延早夭,次子抗袭爵。(《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5]抗字幼节,孙策外孙也。逊卒时,年二十。(《三国志·吴书·陆抗传》)

[6]当御备时,诸将军或是孙策时旧将,或公室贵戚,各自矜恃,不相听从。逊案剑曰:“……仆虽书生,受命主上。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三国志·吴书·陆逊传》)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5-05-19
这个‘逊’字,映射他人生的一个侧影。
少年时代,吴郡陆氏又是当地首屈一指的大族高门,他早晚会像爷爷陆康一样,被举为茂才,出任地方官僚步入仕途。然后来了条叫孙策的恶狼,围攻庐江两年,陆氏宗族百余人殁亡过半。因为忠正不阿的忠臣陆康得罪了军阀袁术,在传闻中,还曾怠慢孙策。
从此陆议的人生改变了,过往一切光环全部被剥夺。作为失败者,被监视,被提防。
在这种环境中,会养成什么样的性格?小心谨慎,谦淡冲虚。换言之,夹着尾巴做人。所以谓之为“逊”。
且“逊”字代表孙走,或许也隐射了对东吴孙氏的怨恨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