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低小腿疼痛怎么回事。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如题所述

小腿的两条骨头,一个叫胫骨,就是小腿前面突出的那根;另一条叫腓骨,在小腿外侧可以摸到。我们小腿运动的曲伸肌肉都附着在这些骨头上。因此运动不当、肌肉收缩过猛,或肌肉的慢性牵拉,就可造成骨膜的损伤,形成骨膜炎症,就是骨膜炎。在各种运动中,特别是在参加运动初期,由于训练方法不当,没有遵守循序渐进原则,在一段时间内过多地用脚尖做跨步跑、后蹬跑、高抬腿跑等,跑跳动作不正确,落地不注意缓冲,动作中缺乏应有的放松,使屈肌群过度疲劳;或场地过硬而受到较大的反作用力而使小腿胫、腓骨发生疲劳性骨膜炎。 这种病痛常会发生在锻炼后一侧或双侧小腿前面或侧面疼痛。重者一运动就痛,休息时疼痛明显减轻或不痛。在急性期,小腿中段常出现凹隐性水肿,局部皮肤红肿、发热。检查时,在胫骨内侧前面的下1/3或腓骨下端有明显的锐压痛,严重的患者,并可在压痛处扪得小结节及肿块。后蹬痛是此病特有症状,即令患者用脚尖力作后蹬动作时,胫骨内侧即感疼痛。 1)临床症状: 1. 小腿胫腓骨疼痛,大运动量后疼痛加剧,手触、走路支撑时均有疼痛感,个别患者夜间痛,多为隐痛、牵扯痛,严重的有刺痛和烧灼痛。 2. 压疼,在骨面上能摸到压痛点,有的较局限,有的较分散。 3. 肿胀,局部软组织有轻度凹陷性水肿。 4. X光检查可发现骨膜增后,骨膜下血肿。 如果是长期的小腿局限性酸痛、红肿,休息后不见好转,建议做一个X光检查,排除骨膜炎。 2)治疗方法 小腿疲劳性骨膜炎是由劳损引起,因此休息就非常重要。有些患者在治疗的同时,仍继续大运动量锻炼,治疗效果就大打折扣。 1. 适当控制下肢运动量:主要是控制用足尖跑或跳的动作,但不应停止练习,使下肢在不加重症状的情况下,逐步适应过来。同时,运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起码每次运动前要有20分钟的热身;运动后加强局部按摩,并逐渐冷身。 2. 温热敷:早期可于训练后用温热水(约50度)浸浴小腿,每次约半小时,对减轻炎症反应有良好效果。亦可局部用红花油涂抹。 3. 疼痛较重,且局部摸到有小结节或肿块者,可用桂黄散敷患处。 以下介绍一则药酒,供于局部渗透: 取玉桂、大黄各20克;甘草、自芍、没药、防已、红花、苏木各15克;元胡、牛夕各10克;山甲、海藻各6克。如作渗透剂,取上述药用70%酒精500毫升浸泡2周后,用棉花蘸药水敷局部,外用塑料薄膜包扎。当天锻炼后敷上,次晨取下。 4. 穴位按摩。取坐位姿势,由下至上、由轻至重两腿交替进行。每天20分钟。选取承山、昆仑、足三里、阳陵泉、丰隆、太溪等穴位。重点在小腿部承山、阳陵泉、足三里穴进行揉捏、按压、点穴。用温水浸浴配合按摩治疗,疼痛剧烈者在休息时要抬高患肢,缓解症状。 5. 针灸。取穴即同按摩穴位。但亦可取阿是穴进行“齐刺”,即在压痛点进针,针尖到骨头,然后在旁边再针刺二针。 3)预防措施 积极的预防,我们完全可以不患这个疾病,因此以下忠告是很重要的: 1. 为了防止骨膜炎的发生,尽量不要在硬水泥地上跑步,动作要放松,带有弹性,落地要注意缓冲。 2. 合理安排锻炼,在一次运动中不要过多地采用足尖跑等的一类练习,避免下肢屈肌过度疲劳。 3. 正确地掌握跑跳技术,注意动作中的放松阶段和落地时的缓冲动作。 4. 对初从事锻炼者,要注意逐步加大运动量,并采用合理的专门练习,加强小腿肌群的力量,提高其适应能力。 5. 运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运动后要注意放松肌肉,并加强局部按摩。 爱心提示:以上介绍用方,请务必咨询当地正规中医医院,结合自身生理特点和不同的病理变化,辨证选择使用。
记得采纳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