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急诊护理的质量管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5-01-07
加强硬件建设,保障医疗护理需要;加强软件建设,提升服务技能;更新观念,改善服务意识;规范服务流程,保障措施到位;实施风险管理,制定防范对策;制定质量控制指标,严格质量管理。加强硬件建设,保障医疗护理需要设置

【摘要】
门急诊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工作的第一线,是面向社会的主要窗口。门急诊工作质量历来是衡量医院整体水平、服务质量和应急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如何使门急诊护理工作适应新的医学模式的变化,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是护理管理人员面临的严峻课题。笔者一直从事门急诊护理工作,分析总结了提高门急诊护理工作护理质量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急诊;护理质量;措施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急救医学的进步,愈来愈多的危重病人经过医护人员的抢救,转危为安而达康复。在进行这一系列工作的过程中,病人及家属对急诊护理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从以下方面着手,不断提高门急诊的护理质量。
1 加强思想认识
1.1 强化服务意识针对近些年来急诊护理队伍年轻化、新护士服务意识差、在急诊工作中易引起护患紧张的特点,对每年新进的护士,护士长将多年的工作经验、处理护患关系的技巧等传授给她们,讲清服务态度在急诊科工作中的重要性。护士长的言传身教使新进科护士从思想上、观念上和行动上做到处处为病人着想。
1.2 加强思想教育开展经常性的优质服务教育活动,使护士能够从病人及病人家属的切身利益出发,体会病人及家属就诊时焦急的心理和迫切希望得到诊治的心情,从而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1.3 强化风险意识教育每一位护士,使他们认识到急诊工作具有高风险性。对一些高风险的护理活动,要加强风险管理,制定措施,如对危重卧床患者预防褥疮管理及安全管理,对服毒者防止自杀等,做好每个环节工作,使风险因素降低到最低限度。
2 熟悉急诊科护理工作制度
(1)急诊科护理人员要热情接待急诊病人,认真询问病情,凡病情复杂的患者,由分诊护士决定,首检医师负责诊治,并做好各项记录登记工作。
(2)凡危重病人先观察生命体征,根据病情立即给予必要的应急措施,同时报告值班医师作紧急抢救处理;遇疑难、危重病人立即请上级医师诊治或通知各科会诊,共同诊治。急需转送住院部者,除派专人护送外,应电话通知医务科、总值班或相应科室做好接待准备工作。
(3)遇重大抢救,如大批急性食物中毒、意外工伤事故等,应立即通知急诊科主任、门诊部主任,并向医务科、总值班汇报,组织抢救工作,凡涉及法律纠纷的病人,在积极救治的同时,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
(4)各类抢救药品及器材要准备完善,保证随时可用,由专人保管,放置固定位置,便于使用,定期检查、维修,及时补充、更新,确保合格率百分之百。
(5)急诊科的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做好交接班,严格执行急诊各项规章制度和熟练掌握各项操作规程,建立、健全各种危重病人抢救技术操作程序。
(6)对留院观察病人,根据有关科室急诊医生所开医嘱,做好护理,详细填写各项化验单,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及时报告经治医师作相应处理,观察时间一般不超过三天。
(7)急诊科专科护士应掌握徒手心肺复苏技术和其他有关急救常识,掌握急救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定期组织学习、培训和考核。
3 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和急救技能培训
3.1 加强专业理论学习我们每月组织护士参加各种形式的业务学习和护理查房,每年进行“三基”理论及专科理论考试各2次,并要求护理人员每年撰写护理工作总结1篇。在3~5年内撰写护理论文2篇,进行科内、院内交流,或向市级以上专业杂志投稿,从而使她们的专业理论水平不断提高。
3.2 加强急救技能培训。培养护士综合处理问题能力我们对急诊科护士,特别是新护士定期进行急救技能培训。制定急诊抢救护理常规、抢救护理程序,并经常进行急救情景模拟练习,训练护士的应急能力。对常用的急救仪器操作每月进行抽查,定期选派人员参加省、市级以上的急救护理学习班。通过一系列的在职培训,提高了急诊护士对病情的判断能力、应急能力以及与病员、家属的沟通能力和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脚。
4 加强护理管理工作
作为护理管理者,必须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预防管理思想,使每个环节达到管理标准。管理者要善于分析在医疗活动中与护理相关纠纷产生的原因,探究其根源,制定可行的防范对策,并以纠纷实例举一反三,对大家反复教育,防止类似问题重复出现;合理安排班次,对双休日及晚间急www.vfbxg.com诊室患者增多这种情况,安排老护士及护士长带班,增作力度,把隐患降低至最低点。
5 小结
抓好急诊护理工作,提高急诊护理质量是新形势下做好急诊工作、减少医疗纠纷发生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加强思想认识,熟悉急诊科护理工作制度,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和急救技能培训,加强护理管理工作,积极采取管理对策等措施,从而提高护士护理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发挥护士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急诊护理的整体质量和水平。减少护理事故、护理投诉,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病人对急诊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