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胡适与江东秀的爱情故事!

如题所述

在十三岁的时候,胡适就和江冬秀定了亲。很难想象一个接受了新潮文化的人,在选择自己婚姻生活的时候会心甘情愿地接受包办婚姻。但是为了不让自己的母亲伤心,胡适并没有拒绝,而是选择了一种自己可以接受的方式开始了逃避。

在订婚之后他选择了出国留学,回来的时候江冬秀已经28岁。在这十三年之间,胡适也遇见了自己喜欢的人韦莲司,但是因为对方嫌弃胡适的家境,最后这段情感也就不了了之。

回国之后胡适和江东秀的婚期如期举行,虽然在生活以及家庭上面两人之间会有差距,但是胡适愿意陪着江冬秀去做她喜欢的事情。这样的日子也算是过的琴瑟和谐,几年之后他们的孩子也出生了。也就在这个时候,胡适和江东秀在感情上也出现了危机。

胡适表明曹诚英的出现也曾让胡适有过想要离婚的念头,但也就是因为江冬秀的脾气暴躁在生活中才挽回了自己的婚姻。对于这件事情徐志摩还写诗嘲讽过胡适,胡适不以为然,还想成立了一个“怕太太”协会。

胡适作为一个新式男士,甚至还提出了适合男士的的“新三从四德”:太太去哪儿,自己要跟哪儿;太太下的命令一定要服从;太太说错了,只要不涉及原则要盲从;太太在化妆一定耐心等待,不得催促;太太生日一定要记得,要送上祝福;太太打骂要忍住,不允许反坑;为太太花钱要舍得,不能够犹豫。

江冬秀虽然不太识什么字,但她每次在胡适出远门都会写信,虽信中都是些曾将两人在一起的生活,但在胡适看来,这只言片语胜过一大段情话。

两人的“爱情结晶”:

长子

胡祖望,1919年3月16日出生。早年就读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后入美国康乃尔大学主修机械工程。毕业后,服务于美国斯都德贝克汽车厂,后担任中国航空公司的工程师、台湾驻美国机构经济参事等。

女儿

胡素斐,1920年8月16日出生。1925年5月,6岁时夭折。

次子

胡思杜,1921年12月17日出生。1949年选择留在中国大陆,1954年被迫与胡适断绝父子关系,但仍被斗争。后于1957年反右派中自杀身亡,遗体不予保留。胡适墓旁有其衣冠冢。

孙子

胡复,是胡祖望与曾淑昭之子,生于1955年,名字为胡适所取,为收复中华,复兴中华之意,1978年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后任美国劳工部争议司司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1-10
 胡适(1891—1965),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早在青年时代,他就崇拜西方文化,信奉实用主义,抨击孔孟之道,倡导科学、民主和自由。但是与此同时,他在处理自己的婚姻恋爱问题上,走的却是另一条道路,让人或褒或贬,难以理解。

  胡适的妻子,名叫江冬秀,一位典型的“无才有德”的小脚女人。胡、江两家原都是名门大户,相距只有几十里地,分别属于今天安徽的绩溪、旌德两县。江冬秀因为其父死得早,以及家庭重男轻女的习惯,未能读书识字,而胡适的慈母如严父,使得胡适自幼读了四书五经,13岁时就去上海梅溪学堂求学。也就在胡适到上海的那一年春天,由煤约之言,双方母亲作主,为胡适与江冬秀订下了终身大事。当时胡适还是一个孩子,又深受封建传统文化的影响,自然不会提出异议,那江冬秀更觉得这是自古以来天经地义的事底再说冬秀从小长得清秀,很懂事,常常也到胡家来,帮助胡母操持家务,深得胡母喜欢。胡适17岁那年,江冬秀已是18岁的大姑娘了。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于是,江家办了嫁妆,胡家备了新房,催促胡适从上海赶回家来完婚,可是相适自幼聪明好学,有干一番事业的志向,加上当时学业未就,难以成家立业,考虑再三,还是把这桩婚事拖了下来。

  不久,胡适利用一次偶然的机会,考取了“庚子赔款国学生”,渡洋赴美留学。在美国学习的7年里,胡适随着年龄的增长,又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思想意识已不象当初那样幼稚单纯,不禁也考虑起自己的终身大事来,从内心来说,胡适这位出名颇早的“新人物”、“洋博士”,希望丢开家乡那位小脚女人,我一位才貌双全、志同道合的知识女士,以便比翼双飞。因而在美国留学期间,也确实有过这种交往。因此当时家乡一度就有人传言,说胡适在美国已经结了婚,有了孩子。这个消息传到胡母耳里,胡母立即托人写信给胡适,要他匆违母命。也许正是胡母意见,胡适留美期间没有处理自己的婚事。胡适学成归国,已经26岁。由于蔡元培校长栽培,胡适被聘为北京大学国文琴教授。他竭力提倡白话文、自由诗,鼓吹文学革命,可谓是当时“疾呼一声,应者云集”的领袖。他也创作过小说《终身大事》,热情赞扬自由恋爱。然而,他却尊重母亲的夙愿,信守早年的婚约,于1917年底如期返国家乡,与江冬秀成婚。其时江冬秀已是27岁的“老”姑娘了。尽管喜事办得热热闹闹,乡亲邻里都来观看,胡母更是乐得合不拢嘴,但在胡适心里,却有另一番滋味,只不过在表面上佯装笑脸而已。其后,有一封胡适给友人的信,透露了几分真情:“吾之就此婚事,全为吾母起见,故从不曾挑剔为难。(若不为此,吾决不就此婚,此意但可为足下道,不足为外人言也)今既婚矣,吾力求迁就,以博吾母欢心。吾之所以极力表示闺房之爱者,亦正欲令吾母欢喜耳。”
  要说胡适个人在婚姻上的牺牲,全是为了报效慈母多年守寡养育之恩,也不尽然。就在他与江冬秀结婚的第二年,胡母便谢世了。胡适是一位无神论者,自然不会相信冥间会有灵魂存在,这时他与江冬秀的婚姻关系,是完全可以内他自己作主的,然而这场婚姻,并没有随其母的去世而解体,而是伴随着胡适的一生,直到他客死台湾。这里面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胡适为人宁静、随和,是一位温文尔雅的学者。虽然他也提倡自由恋爱,男女平等,反对封建礼教,但是他只是企图以教育、宣传、启蒙来改造社会。不愿做伤害个人感情的事。二是胡适体谅到江冬秀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从订婚的那一天起,江冬秀一直为胡适守旧约默默地等待了十几年,从来不曾有过三心二意,这就值得胡适同情。况且江冬秀婚后还为胡适生了两个儿子,抚养孩子,料理家务,也促使机适保持内心的平静,并能携她风雨同舟,相伴终身。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4-05
胡江二人的婚姻出于偶然。小时候,胡适随母亲到姑婆家看民间的社戏,适逢江母也来了。江母看到小胡适眉清目秀,聪敏伶俐,就有意招他为女婿。但胡母未曾答应。她考虑到江冬秀比胡适大一岁,不合时俗。而且,江冬秀属虎,据民间说法,属虎的女人将是母老虎。但江母并不考虑这些,只一意招胡适为婿。
江母托胡适的本家叔叔为媒。这位媒人说动了胡母,于是就合一下八字试试。不料,八字正相合,一来二去,胡适与江冬秀的婚姻就定下来了,也未征得胡适的同意。那年胡适太小,等他到了明白“结婚”这两个字含义的年龄,已经是木已成舟了。
订婚后,胡适到上海读书,留学美国,一去十多年,直到1917年回家结婚,从未见过江冬秀一面。所以胡适的婚姻是不折不扣的旧婚姻。这对于中国新派的第一号人物来说,与其说是滑稽,不如说是讽刺。胡适幼年丧父,是母亲一手将他抚育成人,慈母的影响在胡适一生中都不绝如缕,使他受益,更使他想冲破而无法冲破。所以,胡适虽然极力主张婚姻自由,主张破除陋习,但是为了不让母亲伤心,他接受了这份“苦涩的礼物”。
他们之间有爱情可言吗?
一次,胡适病了,不认识多少字的江冬秀写信问候他。胡适为此曾写了一首诗:“病中得他书,不满八行纸;全无要紧话,颇使我欢喜。”这首诗几乎代表了胡适终生对江冬秀的感情,只是“欢喜”而已。
1917年冬,时任北京大学教授的胡适回故乡完婚。从他们结婚照上看来,江冬秀长相极为一般,但是眉宇之间却隐隐透出一股杀气。而胡适恐怕还没有尝过老婆的厉害,笑得和一朵花一样。
婚后,胡适为使冬秀照顾母亲,就自个儿回了北京。直到1918年,江冬秀才离开乡村,到胡适身边。自此以后,天涯海角,江冬秀总是伴随着他。以至于唐德刚戏言:“胡适大名重宇宙,小脚太太亦随之。”
新婚燕尔,小夫妻的感情还是不错的,他们一起逛琉璃厂,出入于各大古董店;一起去前门大栅栏买东西、看戏。空闲时,相约到便宜坊去打牙祭。前门和大栅栏都是北京著名的商业区,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前门位于北京的中轴线上,十分繁华。大栅栏东起前门,西至煤市街,在北京人人皆知。至于便宜坊更是北京著名的老字号了,它在菜市口米市胡同,这里的焖炉烤鸭全国驰名,与全聚德比起来,甚至更正宗一些。
每适佳节,江冬秀都要按照家乡的风俗来过节日。元宵节,端阳节,中秋节,她都要做徽州菜,在这些节日,找些朋友欢叙一次,吃些家乡菜,真是一件欢乐的事情。江氏还擅长做腊八粥,胡适则是最爱吃不过,有一次与程仰之打赌吃腊八粥,结果胡适赌输了。
欢聚之时,他是最高兴不过的,还经常讲一个怕老婆的玩笑,他说:“太太年轻时是活菩萨,怎好不怕!中年时是九子魔母,怎能不怕;老了是母夜叉,怎敢不怕!”说完后,自己都哈哈大笑起来。胡适开玩笑时决不会想到,这些玩笑日后竟会一一应验。
爱热闹的江冬秀一过年总要拉着胡适去逛北京的庙会,尤其是厂甸庙会。
胡适逛厂甸的主要目的是为买书和一些小件文物。琉璃厂是由书摊、书铺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在厂甸庙会上,书摊也占有重要地位。大书摊多在海王村公园和土地祠内,出售的多为线装书,其中不乏精刻孤本。书摊是文人学者经常涉足并流连忘返之处。
很多学者尽管是挚友,但由于彼此都很忙,平时很少见面,但往往在厂甸的书摊上不期而遇。此外,庙会还有很多玩具,还有许多江冬秀喜爱的小吃摊,大糖葫芦、杏仁茶、茶汤、豆汁、棉花糖以及各种传统小吃应有尽有,处处充满节日的喜庆气氛。
江冬秀平时在家里喜欢打扑克,做安徽锅,请客,爱热闹,家里常常高朋满座。她在厨艺上可是一把好手。胡适的朋友石原皋30岁的时候,家眷都还在家乡,单身在外,江冬秀就热情的要为他过生日,在胡适的家里请了两桌客,江冬秀亲自下厨,大菜里有一个徽州著名的“一品锅”,这是一只大铁锅,口径差不多有二尺,热腾腾的端了上桌,里面还在滚沸,一层鸡,一层鸭,一层肉,点缀着一些蛋皮饺,紧底下是萝卜白菜。
胡先生详细介绍这一品锅,告诉客人这是徽州人家待客的上品,酒菜、汤,都在其中矣。对于胡太太的烹调本领,他赞不绝口的还有一个大砂锅,里面有三斤重的一只大母鸡,三四斤重的一只蹄膀,三十六个鸡蛋,全家吃的兴高采烈,不亦乐乎。石原皋只花了十几块钱的买菜钱,其他的都是胡家的。这一天,初得贤妻的胡适在朋友面前特别有面子。
出乎胡适之预料,江冬秀并不像一般的乡村女子那样羞怯、胆小,这样一个琐碎的女人却有一种男子的气概。她颇能果断,而且具有一种泼辣的办事能力。到北京后,梁实秋要和他好脾气的太太离婚。江冬秀看不过去,就帮助梁妻。闹到法庭打官司的地步,江冬秀也不害怕,亲自到庭为梁妻辩护,终于使梁实秋败诉,这事在当时轰动了整个京都。江冬秀的胆大由此可见一斑。夫妻两个也常常以此作为笑谈。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