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群体的主要类型

如题所述

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以夫妻子女为基本成员的初级群体。社会学把家庭划分为四种类型:
1、核心家庭,是指由一对夫妇及其未成年或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这种家庭只有一对配偶,最多包括两代人.其结构简单。在现代社会中,核心家庭是一种最普遍的形式。
2、主干家庭,指父母(或一方)与一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或者一对配偶与其未婚兄弟姐妹组成的家庭。
3、大家庭,指父母与多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4、其他类型家庭,如只有一对老年夫妻组成所谓空巢家庭;中途失偶又无子女的孤老家庭;祖父母与未成年孙子女组成的隔代家庭等等。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社会生活的最基本单位。一般说来家庭具有三种主要功能;一是生育和赡养功能;二是生产和消费功能;三是满足精神生活的功能。 邻里是在地缘关系基础上,结成的友好往来、守望相助的共同体。如房前屋后,左邻右舍几户人家,或者一个小村落等。
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邻里曾有过普遍的积极意义,特别是在传统社会中,邻里关系很密切。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迁移频繁,加之高楼大厦的兴建,使邻里关系淡化。特别是在大城市,传统的邻里形式已基本消失。但在农村或小城镇,邻里依然是很重要的初级群体,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
1、生产上的互助合作。
在传统社会中,每个家庭都是一个生产单位或经营单位。由于这种单位较小,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极为有限,所以邻里之间的互助合作、互通有无就显得非常必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的社会化,家庭基本丧失了生产功能,邻里的生产互助功能也就明显地削弱了。但在目前,中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的生产功能有所强化,邻里的生产互助功能也有加强的趋势。
2、生活上的守望相助。
出于邻里之间在空间上比较接近,生活上便于互相帮助.互相扶持,即所谓“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目前,我国经济还不很发达,社区服务机构并不健全,不可能向每个遇到特殊困难或不幸的家庭和个人提供及时的援助,邻里在生活中的守望相助作用不可能完全丧失。
3、青少年的社会化。
由于邻里之间经常打交道,彼此的思想行为.耳懦目染,潜移默化,对于青少年的社会化起到重要作用。我们通常说.对青少年的教育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而邻里就是一个小社会,邻里的影响是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4、社会控制的功能。
邻里是社会道德、社会舆论、行为规范的发源地之一,它对于有些越轨行为起到舆论监督作用,从而约束人们的行为,起到社会控制的作用。
初级群体---邻里
5、邻里还是人们交流思想、联络感情、满足精神需要的场所。
邻里在闲暇时经常交往、聊天*可以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增进友谊,丰富闲暇生活。 伙伴群体是指兴趣、爱好一致,自愿结合而形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它包括儿童游戏群和青少年朋友群体两种。伙伴群体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社会化方面。
1、儿童游戏群
儿童游戏群由一起玩耍的儿童自然形成的初级群体。它往往由年龄相近,居住地点接近,游戏兴趣相似的儿童组成。儿童游戏群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社会化方面,儿童通过游戏学习扮演社会角色.初步认识角色要求和行为规范,理解角色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为将来正式承担社会角色做好准备。
2、青少年朋友群
青少年朋友群体是以性格、志向、兴趣、感情等因素为基础结合而成的初级群体,它对于青少年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如果朋友群体接受的社会积极因素较多,有向上的气氛和正义感,个人就能从中发展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相反地,如果朋友群体接受的社会消极因素较多,形成不健康的思想和气氛,个人就很容易接受其影响而误入歧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