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春草》阅读答案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一、【参考答案】:

    “乱”突出了春[gd=0] 草生命力强、生长旺盛的特点。

2.借物抒情,表达了诗人厌恶世俗、不愿追名逐利[/gd]的思想感情。

3.本诗描写了春草在野外蓬勃生长的状态,揭示了他厌恶车马繁华地的心理。(2分)寄托了作者厌弃世俗社会、追求身心自由的高洁品格。(2分)

4.①运用对比:前两句渲染春草在乡野上的蓬勃生机,后两句写其入城不生,前后反差给人强烈印象。(2分)
②后两句运用比拟,将春草人格化,“似嫌”句写其心理,第四句写其形态,赋予其喜怒爱憎的情思。(2分)

5.这首咏草诗的一,二句写出草蓬勃的生命力,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有异曲同工之妙。

6.诗歌前两句尽情渲染春草在乡野蓬勃生长之态势,后两句陡然一转,写春草才入城门便不生长。前后对比,反差极大,给人以强烈的印象。

7.全篇章法严谨,意境浑整,既突出春草的清纯高洁,对自由,恬静生活的向往,又转折跌宕,齐趣盎然,表达对奢靡生活的厌倦与反感。

二、原诗

春草

[宋]刘敞

春草绵绵不可名,水边原上乱抽荣。

似嫌车马繁华地,才入城门便不生。

三、【注释】:

①刘敞 (约1008—1069)字原父,新喻人。北宋学者。世称公是先生。曾任三司使、知制浩等官。拜翰林侍读学士。在朝敢于言事,为官所至多有治绩。并以学问渊博称名当时。有《七经小传》、《春秋权衡》、《公是集》等。与弟刘攽合称“二刘”,又合儿子刘奉世并称“三刘”。

②绵绵,形容草生得茂密,连绵成片;不可名;叫不出名字。

③原上,原野上;荣,花。

④地,一作“处”。

⑤便不,一作“不见”,这两句是说,春工草似乎厌倦城市的繁华喧嚣,一到城里就不再生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