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乌啼霜满天”的意思是什么?

如题所述

“月落乌啼霜满天”的意思是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

此诗出自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

全文:

枫桥夜泊

唐代: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释义: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 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 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赏析:

全诗以一愁字统起。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这二句既描写了秋夜江边之景,又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后两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夜行无月,本难见物,而渔火醒目,霜寒可感;夜半乃阗寂之时,却闻乌啼钟鸣。如此明灭对照,无声与有声的衬托,使景皆为情中之景,声皆为意中之音,意境疏密错落,浑融幽远。一缕淡淡的客愁被点染得朦胧隽永,在姑苏城的夜空中摇曳飘忽,为那里的一桥一水,一寺一城平添了千古风情,吸引着古往今来的寻梦者。《唐诗三集合编》“全篇诗意自‘愁眠’上起,妙在不说出。”《碛砂唐诗》:“‘对愁眠’三字为全章关目。明逗一‘愁’字,虚写竟夕光景,辗转反侧之意自见。”《古唐诗合解》:“此诗装句法最妙,似连而断,似断而连。”

创作背景

根据《唐才子传》卷三记载,张继于“天宝十二年(753)礼部侍郎杨浚下及第”,也就是说考取了进士。而就在天宝十四年一月爆发了安史之乱,天宝十五年六月,玄宗仓皇奔蜀。因为当时江南政局比较安定,所以不少文士纷纷逃到今江苏、浙江一带避乱,其中也包括张继。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9-26

一、月落乌啼霜满天的“啼”,是“叫鸣”的意思。

二、“月落乌啼霜满天”,是唐代诗人张继《枫桥夜泊》中的一句。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三、啼,拼音:tí。

(二)基本解释。

1、出声地哭:悲啼。

2、(某些鸟兽)叫鸣。

(二)详细释义:

1、〈动〉

(1)形声。字从口,从帝,帝亦声。“帝”意为“原初的”、“与生俱来的”。“口”指嘴里发出的声响。“口”与“帝”联合起来表示“与生俱来的声响”。本义:新生婴儿离开母体后发出的第一次号哭之声。引申义:1.婴儿的哭叫声;2.人的号哭之声。

嗁,号也。――东汉·许慎《说文》。段注:“号,痛声也。”

见人方引婴儿欲投之江中,婴儿啼。――《吕氏春秋·察今》

妇啼一何苦。――唐·杜甫《石壕吏》

忽啼求之。――宋·王安石《伤仲永》

儿醒大啼。――《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含乳啼。

儿惧,啼告母。――《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啼呼(哭叫,叫唤);啼饥(因饥饿而号哭);啼天哭地(非常悲惨);啼咽(悲哽)

(2)叫鸣。

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千里莺啼绿映红。――唐·杜牧《江南春绝句》

渌水荡漾清猿啼。——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虎啸猿啼。——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又如:啼叫;啼唤(鸣叫);啼唱

(3)哭泣。

儿含乳啼声。——林嗣环《口技》

啼哭郎君(指办事无能,只知啼哭了事者)

2、〈名〉

(1)眼泪。

啼妆女(形容女子姿色迷人。东汉时,妇女以粉拭目下,有似哭啼泪痕,故名);啼眼(泪眼);啼痕(泪痕);啼妆(借指美人的泪痕)

(2)哭,放声哭:

~哭。不要哭哭~ ~。

(3)某些鸟兽鸣、叫:

雄鸡~。虎豹~。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1-26
月亮落下,乌鸦啼叫,茫茫夜色中弥漫着满天的霜,面对着江边的枫树和江边闪烁的渔火,愁绪使我难以入眠。
第3个回答  2022-09-13
月亮已经落下乌鸦在啼叫寒霜布满天空。
第4个回答  2020-10-21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