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哪些人不适合喝鸡汤?

鸡汤营养这么丰富,那是否每个人都合适喝呢?

天气越冷,市场中的肉类食物越热销,如老母鸡、猪蹄、大骨头、牛羊肉等。虽然说肉类食物更有营养价值,可提供人体所需蛋白质,以及起到补血作用。
鸡汤作为一直以来的滋补品,被认为具有补虚、提高抵抗力、调理感冒的作用,但是却有5类人不适宜食用。
第一类,胆囊炎、胆结石患者
由于鸡汤中油脂、脂肪含量高,在肠道的消化过程中需要胆汁的参与,而对于胆道疾病的人群而言,油脂摄入过多会刺激胆囊收缩,将胆汁排入肠道。这便容易促使胆囊炎发作,以及增加胆结石风险。

打开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第二类,高血脂人群
同样由于鸡汤中的脂肪作怪,促使人体肥胖,血脂增高,容易在血管壁沉淀,形成斑块和血栓。
所以,三高人群,虽然很多时候感到体虚,却不能盲目喝鸡汤。最好的方法是去除上层油脂和去皮食用。既达到补充蛋白的目的,又避免油脂摄入过多。
第三类,痛风患者
我们知道痛风患者最怕食用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如海鲜、肥肉等。
而鸡汤,经过几个小时的慢熬,导致汤内含有大量的嘌呤,是对痛风患者非常不利的饮食。

第四类,胃溃疡、胃酸多、胃食管返流患者
因为鸡汤会刺激胃酸分泌增多,而对于这三类患者而言,胃酸多会刺激溃疡,加重胃食管返流现象。
但是对于消化不良,胃功能比较差的人群而言,适量的喝鸡汤有助于消化、开胃。
第五类,肾功能不全患者
对于肾不好的人群来说,低蛋白饮食是必须的。但是喝鸡汤,则不可避免吃鸡肉,鸡肉属于高蛋白食物,并不适合肾功能不全人群。
另外,鸡汤中脂肪含量极高,肾功能不全人群也需要控制。
其实,除了以上人群之外,处于减肥期的人群,也需要避免母鸡汤,可选择鸡胸脯肉。
喝汤、吃肉哪个更有营养?

不少老人坚持让孩子喝鸡汤,认为经过几个小时的慢熬,营养都在汤里,但是实际情况呢?
在煲鸡汤的过程中,蛋白质溶进汤中的含量不超过10%,如果仅喝汤的话,相当于放弃了90%的营养。
另外,鸡汤经过长时间熬制也是不可取的做法,因为长时间的熬制会让更多的维生素流失,导致汤中的嘌呤含量增高。
关于煲鸡汤什么时候加盐的问题
其实什么时候加盐并不影响汤中营养的多少,但是过早的加盐会令鸡肉失去嫩滑的口感,导致干涩不易煮烂。
所以,鸡汤富有营养,但也要分人群食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13
  我们都知道在炖鸡的时候营养都在鸡汤中,虽然鸡汤中含有丰富的营养,但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喝鸡汤,有些人喝鸡汤不仅起不到大补的作用,有时候还会适得其反,那么到底哪些人不适合喝鸡汤呢,下面我们一来看一下:

  一、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喝鸡汤
  鸡汤有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因此患有胃溃疡、胃酸过多或胃出血的病人,一般不宜喝鸡汤。
  胃酸过多三症状
  1、烧心:胃内酸性内容物反流刺激食管黏膜产生胸骨后的灼热感,较常见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反流性食管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以及慢性胃炎。
  2、反酸:胃内酸性内容物反流而成,也可能是由于胃酸分泌过多而引上进心,较常见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反流性食管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以及慢性胃炎。
  3、胃灼烧:胃酸分泌过多或胃黏膜对酸的敏感性增加而引起。此症状较常见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反流性食管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以及慢性胃炎。
  二、高血压的人不宜喝鸡汤
  高血压患者喝鸡汤,除引起动脉硬化外,还会使血压持续升高,难以降下。
  血压超过多少就算“高血压”?
  血压正常范围:140/90毫米汞柱。血压达到或超过140/90毫米汞柱,就被视为高血压。最厉害的“杀手”往往“杀人于无形”,高血压也是如此,它通常无明显症状,一旦拖延不治,会导致中风、心脏病、肾脏损伤、视力及记忆衰退等。

  三、高血脂的人不宜喝鸡汤
  鸡汤中的脂肪被吸收后,会促使胆固醇进一步升高。胆固醇过高,会在血管内膜沉积、引起冠状动脉硬化等疾病。
  甘油三酯的正常范围:2、3毫摩尔/升。甘油三酯是在血液中检测出的脂质,被认为是血脂肪,它是高血脂的“预警信号”。甘油三酯水平升高会增加2型糖尿病和心脏病风险(特别是女性)。其水平在1、7—2、2毫摩尔/升为临界性升高,超过2、3毫摩尔/升则危险更大。
  四、肾功能不全的人不宜喝鸡汤
  鸡汤内含有一些小分子蛋白质,患有急性肾炎、急慢性肾功能不全或尿毒症的患者,由于患者肾肝对蛋白质分解产物不能及时处理,喝多了鸡汤就会引起高氮质血症,加重病情。
  肾功能受损可通过4个症状来辨别:
  1、腰痛:肾结石、急性肾炎、急性肾盂肾炎、肾盂积水、肾肿瘤等均可导致腰痛。
  2、水肿:可见于急、慢性肾炎等多种肾病。肾病水肿多先出现在眼睑,且晨起时最明显,逐步发展至全身。
  3、血尿: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统感染、多囊肾及泌尿系统结石、肿瘤和外伤等都可引起血尿。
  4、高血压:慢性肾病发展至一定阶段可导致高血压,高血压发展至一定阶段也可导致肾损害,二者相互影响。泡沫尿:尿液静置一段时间后,若仍有较多泡沫,表明尿中蛋白含量可能超标。这种蛋白尿可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和肾小管疾病、高血压肾损害、糖尿病肾病等。
  五、有胆道疾病的人不宜喝鸡汤
  胆囊炎和胆石症经常发作者,不宜多喝鸡汤,因鸡汤内脂肪的消化需要胆汁参与,喝鸡汤后会刺激胆囊收缩,易引起胆囊炎发作。
  胆不好的症状:
  1、消化道不良等胃肠道症状:进食后出现上腹部或右上腹隐痛不适
  2、上腹部或右上腹疼痛,可放射至肩胛部和背部,伴恶心呕吐
  3、临床表现无特殊性,常为右上腹疼痛不适,症状多较轻微。餐后可有腹胀、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
第2个回答  2020-02-13
1、胆囊炎、胆结石患者。脂肪的消化需要胆汁的参与,鸡汤中的油脂会刺激胆囊收缩,胆囊炎和胆结石患者为了避免病情加剧,不应该常喝鸡汤。

2、肾功能不好的人。肾功能不好或患有肾病的人讲究优质低蛋白的饮食。而久煮的鸡汤中含有一些小分子蛋白质,肾功能不太好的人不能及时处理这种蛋白质,鸡汤喝多了可能会引起氮质血症,加重病情。

3、痛风患者。鸡汤经过长时间的炖煮,肉里的嘌呤会溶解到汤中。如果大量食用,容易诱发痛风。不仅是鸡汤,久煮的汤,比如火锅汤、骨头汤,痛风患者都不宜喝。

4、风热感冒的人。中医认为,鸡汤性温,能够补虚,缓解风寒感冒。如果是风热感冒,就不适合喝鸡汤了,可能会加重病情。
第3个回答  2020-02-13
  一、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喝鸡汤

  鸡汤有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因此患有胃溃疡、胃酸过多或胃出血的病人,一般不宜喝鸡汤。

  胃酸过多三症状

  1、烧心:胃内酸性内容物反流刺激食管黏膜产生胸骨后的灼热感,较常见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反流性食管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以及慢性胃炎。

  2、反酸:胃内酸性内容物反流而成,也可能是由于胃酸分泌过多而引上进心,较常见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反流性食管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以及慢性胃炎。

  3、胃灼烧:胃酸分泌过多或胃黏膜对酸的敏感性增加而引起。此症状较常见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反流性食管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以及慢性胃炎。

  二、高血压的人不宜喝鸡汤

  高血压患者喝鸡汤,除引起动脉硬化外,还会使血压持续升高,难以降下。

  血压超过多少就算“高血压”?

  血压正常范围:140/90毫米汞柱。血压达到或超过140/90毫米汞柱,就被视为高血压。最厉害的“杀手”往往“杀人于无形”,高血压也是如此,它通常无明显症状,一旦拖延不治,会导致中风、心脏病、肾脏损伤、视力及记忆衰退等。
第4个回答  2020-02-13
不适合喝鸡汤的人:

一、“三高”人群

鸡汤在搭配其他食材炖煮过程当中确实能极大将各种营养物质析出,然后研究已经发现,其实鸡肉的营养更大于鸡汤本身,而且相对于其他的人群,鸡汤当中的油脂含量非常高,而三高人群本身就要避免摄入过量这类物质,因此对于这类人以及脂肪肝问题的人,这里是不建议大家来食用的!

二、胆囊炎问题人群

因为鸡汤的油脂含量相对是丰富,如果摄入严重的话,是需要借助胆汁才能起到快速消化的作用的,一旦遇到有胆囊炎症状的患者,它们的胆汁并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功能不够完善的话,难以消化过多的鸡汤油脂量,因此不建议喝过多的鸡汤。

三、肾功能有问题人群

肾是对人体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器官,如果是肾功能不好的病人,它们并不需要鸡汤的某些物质,但如果你确定要喝鸡汤的话,你就要做好引起其他疾病的准备,毕竟鸡汤当中的某些蛋白质物质是这类人肾很难去处理的,希望大家要引起重视才行!

四、有痛风情况

痛风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症状,一旦痛起来,那还是蛮要命的。而鸡汤在炖煮的过程当中会溶解出一些对痛风有坏影响的物质,这些物质摄入过量的话,容易引发更为严重的问题,所以对于这样的人群,建议大家是不宜喝的。除此之外,像火锅、骨头汤等也是要引起注意。

五、风热感冒人群

鸡汤是属温性的美味,补虚或许有大作用,但是像风热这样的感冒,反而是会加重病情的,在针对这类症状的饮食方面,鸡汤应该被排除才行。不过若是风寒类的话,鸡汤是可以喝的!所以在感冒问题上,一定要认真资讯下,如果想要喝鸡汤的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