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长大后反而不易快乐?

如题所述

什么是天然的快乐?你喜欢的人恰好也喜欢你,这叫天然的快乐。什么是人工合成的快乐?你喜欢的人不喜欢你,但你偏要说,「不喜欢我,是他的损失,是他没眼光」,这叫人工合成的快乐。绝大多数人会对此说什么?「你个女屌丝。」他们为什么会这么说?因为就连你自己可能也默默地觉得,「什么他没眼光,其实是自己还不够好,如果他能主动来喜欢我,那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你看,你自己也不相信,对吧,所以你不快乐。但是,与难得的「天然的快乐」相比,「人工合成的快乐」则更为真实与持久。按照经济学中的稀缺性,当有限资源无法满足无限的需求时,市场是如何维持运转的呢?其实是靠那些「人工合成的快乐」,那些「人工合成的供应」,来实现「自给自足」。然而,是什么阻碍了我们合成快乐的能力呢?是我们的自由——做决策和改变决策的能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29

我想说的是:放眼望去,所有答案都一样。正如一个TED著名演讲中所讨论的内容:Dan Gilbert: The surprising science of happiness这个问题其实应该改为「为什么我们快乐」,不是「我们为什么快乐」,也不是「我们为什么不快乐」。你可能会问,为什么我可以假定每个人都是快乐的呢?以下的理论框架和数据支持均来自于Dan Gilbert的这篇英文演讲,网上只有视频格式,暂无中文文本。我在Gilbert的理论基础上添加了一些我个人的看法和解读,感兴趣的同学也可以戳上面的链接观看TED原版演讲。首先要从人脑的进化谈起。自人类进化以来,人脑的体积和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体积的增加是因为结构发生了变化,多了一个叫额叶(Frontal Lobe)的部分,是大脑发育中最高级的部分。而额叶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脑前额叶外皮,具有一种「创造模拟经验」的功能。它赋予了人类可以在大脑中体验未曾真实经历过的事物这种能力,与情景记忆、工作记忆、自我抑制能力都有关系。随着近年来行为决策研究表明,人们的绝大部分决策都离不开这种「经验模拟器」,也就是对未来事件情感的估计,而这里的情感指的是广义上的幸福感。所谓的「经验模拟」,也就是一种「幸福感预测」。幸福感预测的重要性就在于:我们所做出的每一项决策,都是建立在对事件情感结果的内隐或外显性预测的基础上。我们之所以这么决策,是因为我们深深地相信,这项决策会比其他决策带给我们更强烈的幸福感体验。然而,我们虽然可以通过幸福感预测得知什么事情让我们快乐或不快乐,但无法准确预测这种情感体验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一种可能是低估,比如酒瘾者经常会低估自己被夺走酒杯时对酒的渴望程度;另一种是高估,而这种情况比低估要普遍的多,通常将这种高估情况称为「影响偏差(Impact Bias)」。数据表明,多数截瘫的事故幸存者在事故发生的几周后正向情感便占据了主导,而那些失去爱人的人们在丧侣一年内正向情感便恢复了正常水平。

第2个回答  2019-01-09
我越长大越觉得有意思的事情特别多,每天都能遇到很有趣的观点可以把玩,每天都能听到有意思的见闻值得品味,我所从事的工作中也有很多有趣的东西值得思考和体会。
第3个回答  2017-10-29

有了自由,有了决策和随时修改决策的能力,有了这种可逆转的选择权,人们往往无法人工合成快乐。其实,人工合成快乐的能力是因人而异的。按理说,这种能力应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因为你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但这往往也不一定。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小时候你妈不给你买玩具,你能有什么办法?我反正是不信一个三岁的小孩能自我洗脑,不哭不闹就不错了。但等你长大了,具备了一定的经济能力,便具有了解决「想要的玩具妈妈不给买,怎么破!」这个问题的能力。但从另一个角度来想,小时候因为没有经济独立,可以看成是没有「可逆转的选择权」,你只能认命,满心欢喜地等着长大成人,挣好多好多的钱,买好多自己想要的东西,意淫着「天然的快乐」。然而有一天,你终于长大了,有了钱,终于能买得起玩具,有了「可逆转的选择权」,可是你又面对着世界的万千诱惑,玩具只不过是隔靴搔痒——你想要的越来越多,直到连「可逆转的选择权」都成为一种奢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