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父母双方一个红脸一个白脸

如题所述

如何看待父母双方一个红脸一个白脸
父母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就真的好吗?

讲在前面的话
在我们这一代人长大的过程中,父母“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似乎长期作为家庭教育的一项先进经验为广为传颂,人们所谓的“严父慈母”,也似乎是中国式家庭成功教育的标配。
“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看似恩威并施,但却是违背家庭教育“一致性原则”的。长期如此,会导致孩子无所适从、并失去应有的道德判断能力,还可能导致孩子形成“见风使舵”、撒谎、爱做表面文章等不良人格,甚至严重影响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而如果今天还有父母以这种传统“角色分工”为荣,我只能说你和你的孩子值得同情。当他(她)迎来青春期的时候,不,应该不需要等到那个时候,你们的亲子关系就会遭到极大的挑战。如果这个时候,你不能意识到问题并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孩子长大以后两代人甚至三代人之间感情都可能受到严重困扰。
父母意见不一致,后果很严重
家庭教育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但是很多时候,多出一个人却会“帮倒忙”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思想必须保持一致,否则孩子就会感到父母对“可以”、“不可以”、“应该”、“不应该”等概念都有不同的看法,那么,即使其中一方的是最合理的要求,在孩子看来也是暴力、强制的,践踏了他们的自由。这样的教育最终会让孩子养成孩子任性、不讲理的恶习。
在大人的教育方式出现矛盾的时候,聪明的小孩很快就能学会如何和家长周旋。一方面,对严厉的大人,他们会表现得很乖,言听计从:另一方面,对于亲切的大人,就会变得肆无忌惮,无所不为。这种情况继续发展的话,就会出现这样的行为:在面对比自己强大或者蛮横的人面前,唯唯诺诺,讨好别人:而面对那些老实、怯懦的人,狠狠欺负,任意打骂。时间一长,就形成了双重人格。
大人的不一致教育还会影响父母的权威性。孩子本身是无知的,需要教育,但是当孩子不认为父母说的话具有权威性的时候,自然不会接受父母的教育。所以,在很多不一致教育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都有“阳奉阴违”的特质。他们表面上听从父母,无非是因为受到父母的“经济控制”.害怕父母责罚而已,而没有父母,他们就肆无忌惮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无论对错。
另外,不一致的教育还会让孩子不知道听谁的才对。这样的教育往往也是不了了之的,孩子也没得到正确的方法,分不清自己做的是对是错。而他们遇到类似事情的时候也总会是非不分,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因为在他的心里就是矛盾的。
如孩子晚上不睡觉,妈妈要求他马上睡,爸爸却说“让他看完电视吧”,孩子就不会主动控制自己的行为,更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
【改正方法】夫妻双方出自不同的家庭,价值观、育儿观不同很正常,要弥合教养方式上的鸿沟,不妨从以下三方面加以改进:
1)克服“自以为是”的心态,尊重另一半的育儿风格,相信他的能力,放心让对方管教孩子。
2)如果短时间内意见无法统一,别当孩子面公然对抗。对方教训孩子时,如果实在看不惯,不妨出去转转,等夫妻独处时再讨论。
3)共同学习育儿知识,在正确全面掌握育儿知识与技能的前提下,调整两个人的认知、情绪与做法。
“统一战线”才是处理孩子问题的最正确方式
而那些生长在家庭教育一致的家庭里的孩子就显得明智和果断很多,并且可以很好地控制自己行为,父母的一致给予他们的不仅是行为上的一致还有心理上的稳定和明确。
其实,这里我们提到的红脸白脸,不是指观点上相反,而是在方式上有所不同。既不能让孩子干什么事随性子来,也不能让孩子觉得家无可恋。一个家长正面指出孩子作事的禁区,另一家长侧面引导孩子,循循善诱。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威严,同时觉得父母还是爱我的。
譬如前几天我们遇到的问题,爸爸要求严厉大道理小道理并上可是没有效果,训斥过后反而让孩子更加小怕,讲题的时候磕巴。待爸爸离开后一会儿,我登场安抚孩子,耐心的做他的倾听者,让他明白“原来事情也不是那么复杂,勇敢的迈出我一样可以做得很好,等爸爸再进屋的时候,孩子告诉他“这道题我会讲了”,一连几天孩子都可以熟练的给我们当小老师讲题。
我和孩子爸爸在孩子面前意见是保持一致的。但我们一个白脸一个红脸倒是没有固定的,有时爸爸是白脸,有时妈妈是白脸。但有个原则,爸爸扮白脸后,事后的安抚也由爸爸完成。同理,妈妈扮白脸后,事后安抚工作也是由妈妈完成。这样,就不会造成小孩子和一方特别亲,和另一方特别疏远。
所以,大人在教育小孩子的时候,形成“统一战线”是很有必要的。如果在家庭教育中,大人之间存在矛盾的话,最好在孩子背后进行讨论,而不能在进行教育的时候针锋相对。当然,在不同时间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和态度也要一致,不能“朝令夕改”,反复无常,也不能忽严忽松。
红脸白脸,不是家长意见不一致,而是在认清问题之后,为了达到一致的目标,而分别釆取不同的方法。

父母双方一个可以严厉的批评,另一个附和观点之后循循善诱。两种不同的方式,为了一个同样的目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