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每个市都有哪些县

如题所述

辽宁省,简称“辽”,位于东北地区南部,南濒黄海、渤海二海,西南与河北接壤,西北与内蒙古毗连,东北与吉林为邻,东南以鸭绿江为界与朝鲜隔江相望,总面积14.86万平方公里。2019年末,常住人口4351.7万人。共辖14个地级市(其中沈阳、大连为副省级市),59个市辖区、16个县级市、17个县,8个自治县。

沈阳市 一说:沈水之北谓之沈阳。过去人们把浑河称为沈水,水北为阳,水南为阴,因其座落在浑河北面,所以就把这个地方叫沈阳。二说:金末,这个地方叫沈洲。蒙古大军攻取辽东,沈州毁于战乱。元朝政府又在沈州旧址重建城池,渐复旧貌。后来又将辽阳、沈州并存的两个总管府合并为一,称沈阳路,安抚高丽军民总管府。至此,在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沈阳的名字。

辽中区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析新民、辽阳、海城三县地置辽中县,治阿司牛录镇(今辽中镇)。因处辽河中游,故名。

康平县 清光绪六年(1880年)设县,县治康家屯,取其首字康,兼取太平之意,故名康平。

法库县  “法库”亦称“发库”,是满语音译,意为“鱼粱”,即捕鱼的矮堰。法库原称“法库门”,是清太宗(皇太极)时期盛京北境的边口门。故址在今法库镇南七十五公里的“旧门”。“旧门”乃清室皇庄故地,濒河产鱼。“法库”是以其地民族语言,因筑有捕鱼之梁而得名。

新民市 名称源于新民屯。当时大批灾民从关内来此垦荒,这些汉民被称为“民人”。先来的“民人”居住地称“民屯”,后来的故称“新民屯”。

大连市 大连湾口外有两岛相连,形状酷似前后搭肩的“褡裢”(盛装钱币的布口袋),当地居民便称其岛为“褡裢岛”,将该岛以北的海域称为“褡裢湾”。清光绪五年(1879年)李鸿章的奏折中,有“金州、大连湾”字样。后大连湾之名该地流传开来。沙俄统治时期,叫做“达里尼市”。达里尼系俄语,是远处的意思。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当局通告,将当时沙俄所起的达里尼市改名为“大连市”。

金州区 金贞佑四年(1216年),升化成县为金州,“金州”之名始于此。明洪武八年(1375年)筑金州卫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升宁海县为金州厅,设海防同知衙门。民国二年(1913年),改金州厅为金县,1987年设大连市金州区。以濒临金州湾得名。

普兰店区 原名新金县。有元代石城,城门额上刻“孛兰铺”三字,这是该地最早的名称。孛兰为蒙古族的姓氏之一,以姓氏为地名。此外,还曾经叫过勃兰堡、孛兰店、孛萝铺等,多与“孛兰”音相近。1901年,沙俄修建南满铁路,俄国人按照孛兰的语音在此设站,名普兰店。

瓦房店市  原名复县。辽时,扶余城(今吉林农安)的居民被迁至今复州城。并将此城命名“扶州”,后改为复州。复州城历史上曾几度繁荣,为明代复州卫和清代复州治所。1913年,民国政府改复州为复县。1925年,县公署由复州城迁往瓦房店。传清康熙年间,有人在此地开客店,店房是瓦房,被称为瓦房店。

庄河市 明朝至清初一直叫红崖子。因城北天秤山一带土岗呈红色,远望如丹霞得名。清末,红崖子改为大庄河。对庄河地名的由来,一说,天秤山东麓大河东岸居人逐年增多渐成村落,渔舟、商船由海溯河至此停泊装卸,因此称其为“大河庄坞”简称“大庄坞”。后乡民集资在大河西岸修庙,铸钟工匠误将“大河庄”铸成“大庄河”。一说,“大庄河”本为今“庄河”之旧称,因县城处庄河之滨,所以,取其河为名。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设庄河厅,民国二年(1913年),庄河厅改为庄河县。

长海县 位于辽东半岛东南部,是黄海北部的岛屿县。1949年设长山县。1953改为长海县。取长山群岛首字,又因深居黄海之中而得名。
鞍山市 鞍山之名源于明代鞍山驿堡,城南有山形状类似马鞍,取名鞍山。

海城市 据《满洲地名考》有关资料记载,传此地很早以前,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后因地质结构变迁,地壳上升,渐成陆地,设治之时,取名为海城。一说,“海城”之名源于“海州”。公元925年,辽灭渤海国,改渤海之地为东丹国。公元928年,辽太宗诏徒东丹国民于梁水(今太子河),南海府之民随之西迁。人移,地名也随之而移。这就是临溟、海州的由来。清顺治十年改“海州”为“海城”。

台安县 1913年在八角台开始建治,取驻地八角台的“台”字,安宁的“安”字,设台安县,意思是期望建县后能得到安宁。民国《台安县志》卷1则称:“以八角台、西佛牛录等地合镇安东南之一部置县,即台安也。”县名系由八角台与镇安各取一字为名。

岫岩满族自治县 一说,岫岩位于黄海之滨,沿海有很多海潮冲击岩石形成的洞穴(有洞的山名岫),故名。一说,金代明昌二年(公元1191年),辽东刑狱王寂巡按至岫岩境内,见境内大山“连绵不绝,数峰侧立,状如翠屏,秀色可掬”,誉名:“况秀岩”。设县时,遂以“秀岩”命名,意为山多秀丽。明代又据境内峰峦重叠的自然地理位置,改“秀”为“岫”,其名沿用至今。

抚顺市(县) 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为防范东北女真族袭扰,明朝在浑河北岸高尔山下修筑城池,名“抚顺城”。取“抚绥边疆、顺导夷民”之意。

新宾满族自治县 原名兴京,因清太祖努尔哈赤,曾创业于新宾老城,即今赫图阿拉。故含有龙兴京城之意,所以尊赫图阿拉为“天眷兴京”。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八月所刻《新兵堡九圣神词碑》记载:“盖我皇大启鸿图,诒谋燕冀路径如兹,得新兵一旅,冲锋对垒……而有力此堡,故称之为新兵堡”。民国时,欲赋新意。根据“人事日繁,商辏有四方来宾之象,遂名改为新宾堡”,新宾县得名于此。

清源满族自治县 清原地在清代曾为各县边境之地,盗匪经常出没,建县时,为正其本,清其源,命名为清源(含清河源头,大清根基之意)。后因与山西省的清源县重名,便于1928年改“源”为“原”。命名清原,含有“大地清平”之意。

本溪市 得名于本溪湖。本溪湖位于市内,湖面不及15平方米,此湖四周峰峦回抱,外阔内狭,极似犀牛角做的酒杯,故称“杯犀湖”,谐音“本溪湖”。曾被列入关东十景。1939年以湖名市。设本溪湖市。新中国成立后,定名本溪市。

本溪满族自治县 县驻地小市镇, 因该地灌木丛生,茨榆遍地而得名。当时只有 7户人家。后修建一座永宁寺。故改小茨为小寺,至光绪年间,开荒垦田者逐渐增多,商号也因此猛增,磨香和冶铁业随之兴起,小市形成人们交换产品的贸易集市,当地人称为小市,并沿用至今。

桓仁满族自治县 以历史上古国的州府之称而命名。唐朝渤海国时代和高句丽时代此地曾设桓州、桓都,都是现在桓仁名称之渊源。据记载,清光绪三年(1877年)置怀仁县。因与山西省怀仁县重名,民国二年(1914年)改名桓仁县,以古桓州得名。

辽阳市 古称襄平。因地处小辽水之北,故名曰辽阳。辽阳名称始于汉代。据《汉书·地理志》载:“大梁水(太子河)西南至辽阳入辽(指辽河)莽曰辽阳,(小辽)水出辽山西南流经辽阳县与大梁水会。”小辽水即现在的浑河。

辽阳县 县驻地首山镇。首山一名千山之首.或因山下城镇“守”山谐音故称首山.还有一种说法是薛仁贵在此安营得名.

灯塔市 名称来源于驻地。其前身称烟台,因车站与山东烟台站重名,由于原来河中有一个红色的灯塔,因而得名灯塔。

锦州市 公元911-92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以汉俘建锦州”,锦州之名始于此时。意为“锦绣之州”。

凌海市 原名锦县。据《奉天通志》载:“小凌河,辽称小灵河,金、元易灵为凌,明迄今仍之,源出热河省凌源县,迳锦县城西北三里左受二郎泉河,又东南过北宁铁路,绕城西南而东,以其回旋如锦名锦川,县名亦取于此”。1993年撤锦县置凌海市,以地处大凌河入海口得名。

北镇市 据《广宁县乡土志》记载,“舜封十二山以医巫闾山为幽州之镇故名北镇”。在明、清有广宁大山之称。两汉的无虑县,唐代的巫闾守捉,都是由医巫闾而得名。金代开始改为广宁,沿用至清末。因为与湖南广宁县重名,民国二年 (1913年)改名北镇县。1995年设北宁市(县级)。2006年更名为北镇市。

义 县 辽置宜州,置弘政县为州治。金天德三年(1151年)改为义州。元省弘政县入州。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改置义州卫。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置义州。1913年改为义县。因义州为名。

黑山县 明代名镇远堡,清初又叫小河山、小黑山。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析新民厅和广宁县地建镇安县,驻小黑山(今黑山镇)。因与陕西镇安县重名,民国二年(1913年),依驻地名改称黑山县。县城东北隅有小黑山,古上帝庙建于其巅。该山虽不甚高,但登临其上,远望群山,近瞻县街,如在足下。黑山之名系依此山而得。

盘锦市 此地盛产芦苇,芦苇又为造纸原料。1950年,为强化对盘山县和锦县交界处的苇场管理,择两县首字设“盘锦苇场”。“盘锦”一名就是从那时产生的,一直沿用到现在。1984年设盘锦市。

大洼区 取自大洼镇,因地势低洼而得名。大洼镇原是一普通小村落,后由于盐、苇、渔业兴起,始成一集镇。至今大洼镇周围还有小洼、西洼、北洼等屯名沿用。

盘山县 盘山源于盘山驿。盘山驿是明初修筑辽河套边墙时所建的一个驿站,当时属广宁卫,以广宁境内有十八盘山得名。是明代的边防重地。清代废除驿站,当地居民在故站旧址聚集成村,习惯称城子街,以后原街逐渐西移,因广宁境内有蛇山,又称 “盘蛇驿”。

铁岭市(县) 辽代时以富州冶炼白银为最,改富州为银州。明洪武二十六年 (1393年)置铁岭卫于银州,铁岭卫是明朝军事组织之名。有人推测此地或有铁矿,因铁而得名。也有传说,城内钟鼓楼附近的那的街道坚硬如铁,春天从不翻浆,所以叫做铁岭等。

开原市 元太宗七年(1235年)曾在黑龙江境内设置开元万户府,后来治所移到黄龙府(今吉林省农安县)。元成宗元贞二年(1286年)改开元万户府为开元路。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开元路治所又移到咸平府(今辽宁开原老城),并改元为原,“开原”名称由此而来。

调兵山市 原名铁法,因地处铁岭、法库二县之间,故各取二县首字为名。2002年更名调兵山市,相传北宋时期金国兀术曾在此调兵遣将,调兵山因而得名。

西丰县 明属于叶赫部,清初征服叶赫后为封禁围场,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以大围场“西流水垦地”之淘鹿地方置西丰县。清《西丰乡土志》载:“盛京将军依克唐阿奏请弛禁招垦,本境隶分水岭之西,因称为围场西流水,二十八年秋设县治,名其县曰西丰。”

昌图县 昌图系蒙古语“长突额尔克”前两个音节的谐音。其意众说纷纭:其一曰:永不干涸或不结冰的湖。其二曰:高低不平的旱湖。其三,“绿色的草原”或“水草丰盛”的地方。民国《昌图县志》称:“昌图者,俗名榆树城,蒙古之长突额尔克也。”“长突额尔克”,又作“昌图额尔克”,昌图县乃取首二字为名。

营口市  三国时称辽口,两晋时称历抹口,明朝时称梁房口,清代称没沟营。《营口市志》载:“巴尔虎人以窝棚为居室,窝棚相连状似军营,因名营子。又因潮水沟在潮退时沟涸(无水),涨潮时沟没于水,故称没沟营。” 清同治五年(1866年)改称营口。是没沟营口岸的简称。1867年1月,“增设营口海防同知厅”,清政府首次直接以营口命名地方衙门。

盖州市 清康熙三年(1664年)改明盖州卫设盖平县。因汉时曾设平郭县,金、元、明代设盖州。取“盖州、平郭”两个历史地名的首字得名。1965年更名盖县,1992年改设盖州市。

大石桥市 原名营口县,因市内有唐朝建石桥而得名。1992年,以驻地名改设大石桥市。

阜新市(县) 阜新市名源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在此地设置的阜新县。其含意有二说。一说是“山阜日新”。二说是“物阜民新”。当为此地物产丰富、人民逐年兴吐之意。1940年置市时,以此得名。

彰武县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设县,以地处柳条边栅彰武台门之北,故取名彰武县。“彰武”含有表彰武功之意。

丹东市 原名安东。“安东”一名源于唐总章元年(公元668年)设置的安东都护府。意有安抚东部或东部安宁之意。清光绪二年(1876)首置安东县(治所今沙河镇)。民国23年(1934年),在安东县的基础上置安东市。1965年,安东市改为丹东市,意为红色的城市。

东港市 因境内有大东港口得名。原名安东县,1965年以驻地大东沟改为东沟县。民国《安东县志》卷1载:大东沟为“鸭绿江之一港。旧时东边百货咸集于此,盖安东西南水路要冲也”。东沟县因大东沟为名。1993年改设东港市。

凤城市 名源于明代凤凰城堡。据《明史·地理志》记载,“定辽中卫……,东有凤凰城,在凤凰城山东南(应为北),成化十七年筑”。清置凤凰厅,民国二年 (1913年)改厅置凤凰县,后因与湖南省凤凰县重名,于1914年去“凰”添“城”,故名凤城县,1985年改为凤城满族自治县。1994年改为凤城市。

宽甸满族自治县 名源于宽甸子。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宜于耕种、狩猎而取其名。明时曾写作“宽佃”,后改为“宽奠”(堡)。取稳固内地与边疆联系,据膏腴,扼要害,边防永定之意。清光绪二年设宽甸县。“甸、佃、奠”都是一字音转,是根据自然地理特征而命名。

朝阳市(县) 古城龙城,朝阳一名始于清代,以境内凤凰山上的朝阳洞得名。另据民国二年《朝阳县志》记载,取《诗经》大雅篇“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之意,引“凤鸣朝阳”之句乃取“朝阳”二字命名。

北票市 因煤矿得名。《辽宁省县名志》载:“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有人发现了小扎兰营子、兴隆沟、木多土鄂赖(北票工农村)和大梁岗子(现和尚沟煤矿工井)等处地下含煤,由当时的土默特旗长向热河都统报奏此事,都统遂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后)发下龙票四张(即窑照)许可开采,因四地皆在朝阳北,故称北四票,简称北票。”

建平县 因旧属建昌(今凌源)和平泉(今河北平泉县)两县辖境,设县时取两县首字设建平县。1954年,县治由原建平迁到叶柏寿镇,县名未变。据《盛京通志》记载,叶柏寿,原名“夜不收”。明末,军营多次派侦探在此村落侦探敌情,他们昼伏夜出。时间久了,大家便把这个村子叫成了“夜不收”。民国年间编修的《建平县志》已不见“夜不收”之名。叶百寿取的是斜音。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喀喇沁左翼之名始于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喀喇沁”,原为部落名称,蒙古语是“保为、看守”之意。据《蒙古游牧记》载:“苏布地从叔父色楞,初为所部塔布囊,天聪九年(1635年)诏编佐领以色楞掌管左翼,授扎萨克,顺治五年(1648年)叙功封镇国公,世袭罔替。”

葫芦岛市 原名锦西,因位于锦州之西得名。葫芦岛最初为海岛名称.明《全辽志》卷一山川,列有葫芦岛、觉华岛、桃花岛。对葫芦岛则注明:“在海岸四十里,半山入海”。因形状像葫芦而得名,又称“葫芦套”或称“断冈”、“折冈”。

兴城市 辽圣宗时设兴城县。明属辽东都指挥使司宁远卫。清代撤卫建宁远州。民国二年(1913年),宁远州改为宁远县。1914年1月,因与山西、湖南、甘肃、新疆等省的宁远县重名,遂沿用辽时之名改称兴城县。

建昌县 清乾隆三年(1738年)设塔子沟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取建德、昌黎两古郡字头,合并得名建昌县。故治即今凌源县。今建昌县清时为建昌县辖地,1914年后为凌源县地,1931年由凌源、朝阳二县析置凌南县,治蟒牛营子。1949年,仍用旧名改为建昌县。

凌源市 清乾隆三年(1738年)置塔子沟厅。后改厅为建昌县。1914年因与江西省建昌府同名,改称凌源县,以依大凌河发源地得名。民国《凌源县志》:“以大凌河源出要路沟土金塔,谨援沁源、洮源之例,呈请转咨准改凌源县,此定名之理由也。”

绥中县 光绪二十八年(1902)六月,清廷批准分县设置。县取名绥中,出于求安靖平。绥,即安抚绥靖;中,即县治在中后所。“绥中”乃永远安宁的中后所之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28
辽宁省县级城市沈阳市:新民市、辽中县、康平县、法库县大连市: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庄河市、长海县鞍山市:海城市、台安县、岫岩满族自治县抚顺市:抚顺县、新宾满族自治县、清原满族自治县本溪市:本溪满族自治县、桓仁满族自治县丹东市:凤城市、东港市、宽甸满族自治县锦州市:凌海市、北镇市、义县、黑山县营口市:盖州市、大石桥市阜新市:彰武县、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辽阳市:灯塔市、辽阳县铁岭市:调兵山市、开原市、铁岭县、西丰县、昌图县朝阳市:北票市、凌源市、建平县、朝阳县、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盘锦市:大洼县、盘山县葫芦岛市:兴城市、绥中县、建昌县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7-17
辽宁省共辖14个地级市,其中两个为副省级市,分别是沈阳市、大连市、鞍山市、抚顺市、本溪市、丹东市、锦州市、营口市、阜新市、辽阳市、盘锦市、铁岭市、葫芦岛市,朝阳市。
辽宁省,简称辽,取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之意而得其名,东北地区唯一的既沿海又沿边的省份,也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沿海省份之一,被誉为共和国长子,东方鲁尔。
夏,禹分九州时,辽宁属于幽州,民国初期在辽宁地区设有奉天省,1954年8月撤销辽东、辽西两省建制,合并改为辽宁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