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是初一学生比较陌生的一门学科,如果想让初一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历史的习惯,就必须首先让他们了解历史,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然后教师要给学生树立良好榜样,将各种习惯自己先做到位;最后将学习历史的好习惯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一、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孔子曾经讲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初一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光靠教师的“管”是不行的。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内部诱因,也就是说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的内部力量。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态度就会发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质的转变。一旦有了“我要学”的渴望,学生就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也就有了学习自觉性。学生就会全身心的、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同时也会体察到一些不良习惯的消极作用,这就是培养好习惯的最佳时机。所以,我在课堂上讲述历史的过程中引用故事、趣闻,主动与学生讨论,让学生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感悟历史,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激情。二、教师要给学生树立良好榜样学生在学习中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老师了,学生特别喜欢模仿,他们从模仿中学习。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着一定的威信,教师的行为习惯经常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家长经常会从学生的口里听到一句话:“我们的老师是这样说的。”老师在要求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自己也要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例如:如果要求学生要守时、珍惜时间,而老师却因为种种原因迟到、早退;如果要求学生做作业时要认真、规范,而教师在讲课时却信手在黑板上书写等等……试问: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什么时候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表现出良好的习惯——板书要简洁、规范;批改作业要认真、及时;按时上课、不能拖堂等等。教师以身作则,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得以养成。三、培养好习惯贵在持之以恒习惯是经过反复而形成的自动化了的动作行为,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必须有一个过程。有句话说得好“行为日久成习惯,习惯日久成性格,性格日久成命运。”任何良好习惯的形成都要经过反复多次的锻炼,一次、两次、三次、四次的去做是不能形成习惯的,要持之以恒。要学会持之以恒,就要目标始终如一,不能见异思迁。面对每天的预习、复习、测试,单调而又枯燥无味,即便坚持一段时间,测试成绩也不见得立竿见影。如果此时学生气馁、放弃,必然前功尽弃,良好的习惯就很难形成。教师如何在学生最脆弱的时候适时给予帮助呢?我认为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及时指出学生的错误、并帮助其纠正错误固然重要,但同时让学生不断感受到自己学习上的成就更重要。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适时表扬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激励学生坚持下去,不可半途而废。当某一天,学生能自觉的去做了,也就达到目的了。总之,初一学生对历史学科是比较陌生的,开始讲述历史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在学习历史好习惯的细节上逐渐培养,持之以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