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西街的古街评价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1

给这里打满分,永远都不想离开
发言人:关俦,84岁,在南华西街生活近70年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广州曾流行过“宁要河北一张床,不要河南一块地”的说法。不过,住在南华西龙庆北的关叔,对于自己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地方,早已打了满分,他说“永远都不想离开这里。”
关叔住的这间大屋建于清代,他们一家人与南华西的缘分,源于当年父亲被屋主委托看房子。这一看,家族几代人都住这里了。关叔至今仍清楚记得,在日寇侵华期间,日军要拆掉大屋,已经拿着砍刀在锯大屋趟栊门,关叔的父亲勇敢地在屋里喊“有人住”,才吓走日军。现今,这扇趟栊门的木梁上还留着几道刀痕。
除了对这间大屋感情深厚外,关叔还很满意街区卫生环境的改变。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一到晚上家人就要用网兜兜蚊子,还最怕暴雨天,因为家里总免不了进水半米高。现在,关叔晚上睡觉连蚊帐都不用挂,雨水浸屋更是成为“忆当年”的话题。关叔说,如今南华西街每走几步就是一个垃圾桶,还随时能见到清洁工人给绿化带喷洒农药,“卫生环境的变化,让街坊们觉得生活质量有提高。”
而对于退休后每日的生活轨迹,关叔是如此描述:每天早上6点半去酒楼喝早茶,逛滨江西。回到家里后,便拿着放大镜坐在门梁边看报纸,“等买菜的八野婆回来”。这条简单的生活轨迹,对于这户老巷里的寻常人家,洋溢着满满的幸福。
一间裁缝店记录世事变迁
发言人:钟富华,71岁,南华西骑楼内的第一批个体户
在南华西路骑楼内,住着不少“前铺面后住家”的街坊。老裁缝钟富华的“家店”,就在南华西路110号内。
1962年钟伯将自家门面打开,装饰成一间裁缝店。当时,钟伯用块木板架在写字桌上做成工作台,上面放一台缝纫机、一把剪刀、几块彩色画粉。工具虽然简单,但钟伯凭着一手好活计在街坊中赢得好口碑。加上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笔直的南华西路在广州少有,“当年这条路两边的骑楼内,街坊们都开成档口。”钟伯的档口在当时“日日系旺季”。
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南华西路不再繁华,钟伯的生意逐渐冷清。在几年前,钟伯的小店已不再像以前一样做日常经营,小店撤下招牌,铺头的拉闸门也经常关着,再来光顾的都是认识钟伯几十年的熟客了。钟伯说,熟客们并不是不喜欢上街买衣服,而是喜欢在老骑楼内裁缝最传统、最地道的手工活。
高楼大厦不是南华西的发展模式
发言人:杨宏烈,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广州十三行研究中心研究员
广州名片:南华西街会不会因为老,而在这个城市的规划中失去它应有的地位?
杨宏烈: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紫禁城”(值得保护的历史街区)。古老的城区蕴涵着城市发展的原动力。历史街区是城市的根脉所在。像南华西街具有传统建筑风貌的南华大屋;具有显著文物价值的十三行行商的建筑遗存;许多在城市景观上享誉世界的古桥梁遗址、近代中西合璧的骑楼街巷,这些都是广州名城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而南华西街自然环境要素也具有文化遗产价值。海岸、江岸、洲头咀(前后航道的分水嘴)、漱珠涌等,记载了城市发展演变的历史,在规划中都应该加以保护。
广州名片:对于南华西街这条历史老街,现今最重要的是什么?
杨宏烈:保护!经济效益在这不是主要的,房地产业应该远离南华西街,大拆大建应该坚决禁止,高楼大厦不是这里的发展模式。应该保护历史街区的传统街巷格局,历史文化景观应该成为这里的主要风貌。鼓励发展旅游业,安排有限度的商业活动,创造宜居和宜游的环境,才是南华西街的正确规划方针。
广州名片:具体规划方向如何?
杨宏烈:广州大学十三行研究中心经过实地考察、调研,做出了南华西历史街区的规划方案。街区的旅游线路“两环一轴”,由漱珠涌步行道和滨江绿化步行道,将整个街区的旅游景点构成网络系统。同福路和南华西路组成骑楼观光步行圈。从宝岗大道、通过同福西路、洲咀路到望江路,构成另一条旅游线路。
南华西街的规划目标是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近期应该做好十三行潘家大院、潘家祠堂的保护工作,创建行商历史博物馆,维护好骑楼街的完整性,增加历史街区的活力。保护传统民居建筑文化和历史街区的空间特征,及其街巷居民生活模式。保护和再现具有岭南地方风情的衣、食、住、行等民俗文化,以此促进海珠区乃至广州市的GDP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