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的孙子建文帝朱允炆继位,但是这位皇帝在位仅仅四年就被他叔叔燕王朱棣篡夺皇位,他自己也不知所终(有的说是自焚而死,有的说逃到云贵地区当和尚去了,说法不一)。燕王朱棣虽然当时拥兵十万,但他毕竟只是个地方的王不论从兵力还是地理优势都和皇帝相差甚远。那为什么一个皇帝能被一个地方藩王给打败呢,这其中有诸多复杂因素。
1.朱元璋留下的坑
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自然希望自己一手建立的国家能够长治久安,希望自己的子孙可以安稳的坐着皇帝位。按照朱元璋的意思,天下这么大,应该把土地分封给各位藩王,于是他就让他的儿子们在全国的边塞或者战略要地当王,而且这些王的权利还不低,都有单独的军事指挥权。这其中最出色的要数燕王朱棣了,他是藩王中最强的,而且也颇受朱元璋欣赏,可见燕王的军事才能是挺强的。不过结果也说明了朱元璋打错了算盘,正是因为这些藩王拥兵自重,已成尾大不掉之势,才导致叛乱的产生。
2.朱允炆削藩
建文帝朱允炆的削藩是整个“靖难之役”的导火索,正是这次削藩让二十多个藩王人人自危,建文帝在发兵和燕王对抗之前,就已经废了几个藩王示威,这里头都是些实力不强的藩王,这些人不是被废为庶人,就是被流放,还有个王气的直接自焚。朝廷这些举措很大程度上刺激了燕王,宁王这些实力强大的藩王,藩王也正式和朝廷决裂。这样就等于把藩王给逼上了绝路,造反也要被废,不造反也要被废,还不如反了呢,说不定就能成了呢?当年陈胜,吴广就是这么造反的。狗狗急了还跳墙呢,更别说燕王了。
3.建文帝的失误
这位新继位的新皇帝,仁慈善良。这在盛世肯定是一个爱民如子,德满天下的好皇帝。可他现在是要和自己的亲叔叔抢皇位,是在打仗期间。那么他的不足就提现出来了,一是军事才能不行,毕竟没上过战场,和燕王整天血染沙场相比,没见过大场面,第二,不会用人(当然,这个朱元璋把能干的大臣都杀了有着脱不开的关系)。建文帝过于重用黄子澄,齐泰,方孝孺这些书生了,这些书生虽然忠心没的说,可是在处理军政大事事真的不行,削藩就是他们提出来的。
综上所述,建文帝失败有三大原因,一是朱元璋遗留下的制度弊端,二是建文帝本身不够心狠,三是他的手下太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