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明明说得对,但是孩子就不听是因为啥?

如题所述

果妈印象深刻的是,有位妈妈的求助,她说:“孩子今年读二年级,每次和孩子说话,句句都要靠吼,打也打麻木了,没有效果,打过后还是老样子,都愁死了。”

从这位妈妈的言语间,仿佛能感受到母子俩谈话过程中的那种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

“为什么孩子说不听?”想必这是很多妈妈都为之苦恼的事情,有的妈妈甚至还疑惑,为什么自己好好在跟孩子说,没打也没骂,孩子依然不听,难道真的要靠吼和打?

归根到底,是我们的沟通方式出了问题。

要想孩子能好好听你说,并且能听进去,是时候改变自己的沟通方式了,希望这4个沟通小技巧,能帮助到家长们。

一、多用“我-信息”的句式沟通

托马斯·戈登在《父母效能训练手册》中,提出“我-信息”(I-message)的概念。

大意是,我们在沟通中,充分表达自己对某件事的看法以及自我感受,不要去指责别人的行为问题。

这种沟通方式,会让对方感到舒服且愿意思考并反省。

具体的表达分为3个部分:

(1)描述孩子不被父母接受的行为;

(2)父母的感受;

(3)这种行为对父母具体的影响。

比如说,孩子大吵大闹的时候,你想让孩子安静下来。

错误的说法:

如 “吵死了,你能不能安静会”“就知道哭,别哭了,再哭我不要你了”,这种属于“你-信息”的表达,孩子听到的是你的指责和不满,恐惧和不安更加剧了哭声。

正确的说法:

如“妈妈知道你现在很难过(愤怒、生气……),妈妈能理解,听到你哭得这么伤心,妈妈也感到很难过,所以,妈妈希望你能小点声,你能做到吗?”当你描述自己的感受而不指责时,孩子感受到的是理解,并且乐意配合你。

总结一句话,就是多用“因为这个事情,我觉得怎么样(自己的心情或想法)”,而不是用“你这样做让我觉得怎么样(指责不是)”。

二、观察你在做什么示范,看孩子是不是跟你学的

泰戈尔曾说: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我们要用爱和良好行为在潜移默化中渐进影响。

当你觉得孩子说什么都不听,还跟你对吼的时候,你要想一想,你让他做的,你自己是否能做到,或是孩子现在的表现,是不是模仿你而来。

比如说,跟孩子说话,两句话不到就要靠吼,而且吼得越来越费劲,就是因为孩子习惯了你的“吼叫”,变得麻木,一点也不怕了。

所以,家长先学会反思自己,哪里做得不到位,可以怎么改进,你愿意改变并且尝试改变,孩子看在眼里,慢慢的也就会转变态度。

不吼不叫,我们可以怎么做:

(1)在孩子平静的时候,多做预防工作,加强沟通和爱

(2)注意提前通知,尊重孩子的知情权,被尊重的孩子更懂得尊重别人

(3)说出你的想法,有礼节的突出要求,比起唠叨不停,孩子更能听到重点

你的一言一行,都被孩子看在眼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所以,记住自己的榜样作用,争做孩子的好榜样,沟通也如此。

三、有明确的界限,而不是永远说不

界限感,不言而喻,就是人与人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可以越过中间的那条划分界限,否则就是越界了。

中国式家庭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界限不清。尤其是亲子之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05
可能是父母说话的语气还有方式孩子不喜欢。我们尽量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朋友一样去交流,不要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让孩子有叛逆心理。
第2个回答  2021-02-05
有可能孩子是属处于叛逆期,这时候的他谁的话也听不进去。 也有可能的是父母说话方式不对 父母可能是以批评的口吻来告诉孩子这件事应该怎么做
第3个回答  2021-02-05
主要是父母对孩子太过于溺爱。我认为这种教育方式很不好,对孩子的成长会大有影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