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纸贵这个成语故事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洛阳纸贵”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著作风行一时,流传很广。

西晋时期,有一作家叫左思。他年少时,脑子比较迟钝,父亲教他写字,他总写得歪歪扭扭,不像样子;教他弹琴,他怎么学也弹不出一支像样的曲子来。左思的父亲很生气,指着左思对朋友说:「我这儿子真没出息,学甚么也学不成。」左思听了很难过。从此下定决心,刻苦读书,终于取得了成就。
西晋统一后,成都、建业、洛阳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故左思下决心以赋的文体写一篇描写此三个都城的文章。
为创造优美的文句,左思在室内、庭院、厕所等处的墙上,都挂了纸笔。不管走到哪里,只要想出了好词句,就随手写在挂着的纸上。当时西晋有名的大文学家陆机听说左思准备写《三都赋》,就嘲笑他不自量力。但左思不怕嘲笑,仍决心努力,经过十年的时间,终于写成了《三都赋》。左思自觉人微言轻,于是就带着《三都赋》的文稿,去拜访当时名气很大的皇甫谧,并希望皇甫谧可给他予举荐。
皇甫谧看了《三都赋》的文稿,连声称赞,并答应亲自给《三都赋》写篇序文,又请了当时有名的诗人张载给《魏都》作注,刘逵给《吴都》、《蜀都》作注。而当年曾嘲笑左思的陆机,读了《三都赋》后也大吃一惊,他原来想写洛阳赋,现在也不敢动笔了。
《三赋》传出以后,人们争相传阅,京城里的文人和富豪贵族,都争着买纸来抄写阅读。一时把洛阳城里的纸都买光了,洛阳城里的纸价因此突然大涨。这就是「洛阳纸贵」的故事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2-31
晋代文学家左思,小时候是个非常顽皮、不爱读书的孩子。父亲经常为这事发脾气,可是小左思仍然淘气得很,不肯好好学习。 有一天,左思的父亲与朋友们聊天,朋友们羡慕他有个聪明可爱的儿子。左思的父亲叹口气说:“快别提他了,小儿左思的学习,还不如我小时候,看来没有多大的出息了。”说着,脸上流露出失望的神色。这一切都被小左思看到听到了,他非常难过,觉得自己不好好念书确实很没出息。于是,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刻苦学习。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左思渐渐长大了,由于他坚持不懈地发奋读书,终于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人,文章也写得非常好。他用一年的时间写成了《齐都赋》,显示出他在文学方面的才华,为他成为杰出的文学家奠定了基础。这以后他又计划以三国时魏、蜀、吴首都的风土、人情、物产为内容,撰写《三都赋》。为了在内容、结构、语言诸方面都达到一定水平,他潜心研究,精心撰写,废寝忘食,用了整整十年,文学巨著《三都赋》终于写成了。 《三都赋》受到谅也评,人们把它和汉代文学杰作《两都赋》相比。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印刷术,喜爱《三都赋》的人只能争相抄阅,因为抄写的人太多,京城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一时间全城纸价大幅度上升。 故事出自《晋书·文苑·左思传》。成语“洛阳纸贵”,称颂杰出的作品风行一进。 典出《晋书·卷九十二·文苑传·左思传》:“自是之后,盛重于时,文多不载。司空张华见而叹 曰:‘班张之流也。使读之者尽而有余,久而更新。’於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回》:“即如写字的莫友芝,画画的汤熏伯,非不‘洛阳纸贵’,名震一时,总嫌带著江湖气。” 晋代左思作《齐都赋》一年始成。复以十年之久,作《三都赋》。在其舍中院内,以及茅厕皆置纸笔,偶得佳句,当即录之。自认所学不多,便求为宫禁藏书郎。其赋成后,仍未获士人青睐。左思自认其作不逊于汉时班固与张衡,恐一人之褒贬而遭埋没。便请文学家张华过目,张华阅后,咸认为佳作,可媲美班张之文。复请教当时名士皇甫谧,谧观后欣然为之作序,自此名声大噪。由於都城洛阳权贵之家,皆争相传抄《三都赋》,遂使纸价上扬,为此而贵。 “洛阳纸贵”。原指洛阳之纸,一时求多于供,货缺而贵。后喻作品为世所重,风行一时,流传甚广,常用此语。
第2个回答  2016-12-31
比喻作品有价值,广为流传。洛阳纸贵,我国古代成语,原指洛阳之纸,一时求多于供,货缺而贵。比喻文章写得好,风行一时。
第3个回答  2016-12-31
“洛阳纸贵”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著作风行一时,流传很广.西晋时期,有一作家叫左思.他年少时,脑子比较迟钝,父亲教他写字,他总写得歪歪扭扭,不像样子;教他弹琴,他怎么学也弹不出一支像样的曲子来.左思的父亲很生气,...
第4个回答  2016-12-31
洛阳纸贵
[拼音]
luò yáng zhǐ guì
[释义]
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
[出处]
《晋书·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例句]
这系列的武侠小说印行后,一时洛阳纸贵,许多人争相阅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