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五虎上将中,赵云立下赫赫战功,为何刘备到死都没有给他封侯?

为何刘备到死都没有给他封侯?

刘备对赵云的赫赫战功,不一定就要用封侯赏爵才算是对得起他,至死未曾封侯对赵云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历史上记载的赵云可是个骁勇善战的能人,有一次刘备的儿子刘阿斗,被困于曹操的军营之中,赵云得知后,自己一个人单枪匹马深入军营,在曹操的千军万马之中硬是把刘阿斗给救了出来,由此可见他的作战能力之强。

不过赵云虽然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但因其性格使然,他对政事这方面的治理、管理并不擅长。这点刘备也是十分清楚,毕竟俩人一起朝夕相处,早已深知彼此脾性。所以他才在自己临死前提出,自己死后,不可重用赵云。这并不是贬低看轻赵云,而是刘备想到的能够保护赵云的一种方式,因为政治上的刀剑可不比战场真刀实枪,政治杀人于无形,赵云这样的耿直性格注定会吃亏。

赵云为人是十分正直坦荡的,对于圆滑世故这类处事方法他很难学会甚至也不屑于去学,这样的性格在战场上可以让他杀敌无数,可要是在官场上,就会因很难与其他官员交流、接触好,而将自己在政治上陷入孤立,这样处事久了更是容易引发一些争端和矛盾,甚至赵云可能会因为自己这过于耿直的性格而丢掉自己的性命。

作为刘备的左右手,他曾舍身救过刘备多次性命,更孤军深入救出过刘备的儿子刘阿斗。也正因如此,刘备是从心底很信任赵云的,不愿他以后因为官场上的事情而被一些有心之人陷害、利用,赵云对刘备的有多忠心刘备心里都明白。所以我们也可得出结论,刘备在自己临死之前说赵云不可重用,其背后的含义就是为了保护他,只要他不参与政事,自身安全的保障就大一分,刘备想通过这个特别的法子让赵云可以安稳地度过余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23

事情还得从刘备在汉中击败曹操时说起,当时刘备坐拥荆州、益州还有汉中,已经拥有和曹操抗衡的实力,在众人的建议下刘备进位汉中王。刚刚上位的曹丕不久后便逼汉献帝让位,自己建立魏国,从此汉室灭亡。刘备手下将士都劝刘备称帝,尽管刘备也很想称帝,但却不能表现出来,必须要有肱骨之臣接二连三的提议,然后刘备也要不断推辞,最后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荣登大宝。这样才能让他赢得好名声,而且历史上的人物也都是这么做的。

劝刘备称帝的任务自然就落到了诸葛亮、马良、简雍、糜竺这些有名的文士了,他们也都心知肚明。于是先让马良起草文书,他们从诸葛亮开始轮番上奏刘备称帝。按照流程来走,刘备自然是拒绝的。紧接着又到了手下武将表态,当时关羽刚死,刘备手下大将以张飞、魏延为首的大将开始歌颂刘备功德并在朝中极力劝他称帝,这次刘备依然不同意,而且令人奇怪的是,本来轮到赵云表态时,赵云却一声不吭,这个异常的举动让众位将领很诧异,但也并没有多说什么。



后来就到了第三个环节,写万民书请愿。这是诸葛亮安排的计划,让荆州益州老百姓还有军队内部的将士,编制下的文臣等等无数人在一卷长长的绢帛上建议刘备称帝,营造成众望所归的现象。此时刘备知道戏已经做足,只好勉为其难的同意众人的请求,于是祭天祭祖并昭告天下,蜀汉从此诞生同时犒赏三军并大封特封。



称帝环节众人的一举一动刘备看得真真切切,作为事情的主要发起者,诸葛亮、马良、张飞等等一干大臣自然是加官进爵,诸葛亮进位蜀汉丞相成为文官统领并封乡侯;张飞晋升车骑将军成为军队统帅并封乡侯,其他大臣各有封赏。但这群人名单里面却独独少了赵云,他之前的职位是镇南将军,现在依旧没有变动。原来在刘备心中,劝他称帝这件事相当于一个表态,他也认为所有人都会劝他称帝,已经都是几十年的老交情了。但却想不到赵云居然一声不吭,这个举动让刘备觉得他不支持自己,觉得两人终究不是一路人,所以才把赵云排除出蜀汉的核心圈子,这也就是他没有任何封赏的原因。

历史上对赵云的评价是忠勇,这里的忠是终于汉室。赵云心中的汉室是曾经掌控天下的那个汉室,也是他年轻时候想和刘备一起匡扶的汉室。但可惜的是后来这个庞大的国家已经分裂成三个国家,哪怕刘备继承汉室,但对于他来说还是偏安一隅的小政权,也没达到他心里的预期。后来刘禅上位后看见赵云劳苦功高,而且和他平辈的人早已位极人臣,于心不忍之下才加封他为亭候。

第2个回答  2019-10-21

在蜀汉五虎上将中,赵云实际上是具有争议的一位,也即在一些人看来,赵云在蜀汉的地位,实际上和关羽、张飞、黄忠、马超不是一个档次的。其中,有一个理由就是刘备到死都没有给赵云封侯。在蜀汉五虎上将中,关羽、马超早在东汉末年,就被汉献帝刘协封侯了,比如关羽因为斩杀颜良,所以曹操上表汉献帝刘协将其封为汉寿亭侯。至于张飞、黄忠这两位武将,也先后得到了刘备的封侯待遇。与此相对应的是,刘备生前则没有给赵云封侯。直到建兴元年(公元223年),刘备病逝永安宫。后主刘禅继位,赵云由中护军、征南将军,迁为镇东将军,并封为永昌亭侯。那么,问题来了,赵云一生忠心耿耿,为何刘备却到死都没有给赵云封侯呢?

首先,刘备之所以到死都没有给赵云封侯,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虽然赵云是刘备的嫡系,并且一生对刘备忠心耿耿,但是,在资历上,赵云在蜀汉五虎上将中,却无法和张飞、关羽相提并论。《三国志·关羽传》中记载:“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对于张飞和关羽来说,早在公元184年前后,就开始跟随刘备了。虽然公元191年时,刘备就和公孙瓒的手下赵云结识了。但是,赵云因为兄长去世,和刘备分开了数年时间。直到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刘备在徐州被曹操打败之后,赵云才投奔到刘备麾下。由此,从刘备的角度来看,无疑和关羽、张飞的感情更加深厚。

在此基础上,刘备占领荆州后,任命张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封新亭侯。而就赵云来说,在当时只被刘备封为牙门将军,地位明显在关羽、张飞之后。另一方面,就马超来说,和关羽一样,早在东汉末年就被汉献帝刘协封侯了。至于黄忠,则是因为在定军山之战中斩杀了夏侯渊这位大将,所以在之后被刘备加封为后将军,赐关内侯。在此基础上,缺乏一场亮眼的战功,也是赵云迟迟没有封侯的重要原因。在曹魏阵营中,夏侯渊作为曹操的宗室,地位超然,所以,黄忠能够斩杀这位大将,着实积累了封侯的资本。而就赵云,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为赵云虚构了不少斩杀大将的事迹。但是,在陈寿的《三国志》中,赵云却一直没有斩杀一流武将的功绩。

除此之外,在笔者看来,赵云的两次直言不讳,也可能是他错失封侯机会的重要原因。《云别传》中记载:“益州既定,时议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诸将。云驳之曰:“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今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也即公元215年,刘备平定益州后,准备将手下的将领进行封赏。在此背景下,赵云用“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例子来劝诫刘备,促使刘备最终停止了封赏。对此,在笔者看来,虽然赵云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让蜀汉的将领失去了即将到手的封赏,并且暗示刘备不应该过早地贪图享乐,这无疑让赵云既得罪了刘备,又得罪了蜀汉的部分武将。

最后,在此之后,赵云并没有改变自己直言不讳的性格特点。根据《云别传》中的记载:“孙权袭荆州,先主大怒,欲讨权。云谏曰:“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 在刘备称帝后,准备讨伐东吴,以此为关羽报仇,并夺回荆州。但是,在诸葛亮等人都保持沉默的背景下,赵云却毫不畏惧,直接劝阻刘备不要发动夷陵之战。众所周知,此时的刘备正在气头上,也即任何人的劝诫不仅听不进去,反而会因此迁怒于人。于是,赵云自然首当其冲,不仅被刘备留守在江州,更因此到死都没有被刘备封侯。换而言之,在刘备称帝之后,自然要分封赵云等出生入死多年的功臣,也即只要赵云在征讨东吴上保持沉默,无疑有机会获得封侯的待遇。当然,对于淡泊名利的赵云,还是从蜀汉的大局出发,选择劝阻刘备征讨东吴,而将私利抛之脑后,这显然是十分难得的品质,也是其受到后人喜爱和推崇的原因之一。

第3个回答  2019-10-21
备之所以到死都没有给赵云封侯,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虽然赵云是刘备的嫡系,并且一生对刘备忠心耿耿,但是,在资历上,赵云在蜀汉五虎上将中,却无法和张飞、关羽相提并论。《三国志·关羽传》中记载:“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对于张飞和关羽来说,早在公元184年前后,就开始跟随刘备了。虽然公元191年时,刘备就和公孙瓒的手下赵云结识了。但是,赵云因为兄长去世,和刘备分开了数年时间。直到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刘备在徐州被曹操打败之后,赵云才投奔到刘备麾下。由此,从刘备的角度来看,无疑和关羽、张飞的感情更加深厚。
第4个回答  2019-10-23
首先,刘备之所以到死都没有给赵云封侯,虽然赵云是刘备的嫡系,并且一生对刘备忠心耿耿,但是,在资历上,赵云在蜀汉五虎上将中,却无法和张飞、关羽相提并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