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慢性出血的症状?

如题所述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肠及胆道、胰腺因局部疾病、创伤或全身性因素引起的较大量的出血。急性大量出血,可见呕血及黑便;慢性或小量出血,可仅见黑便,或无黑便,但大便隐血试验阳性。临床表现还可有头晕、眼花、疲乏、面色苍白,甚至出冷汗、四肢厥冷、脉搏加快、晕厥等。
参考资料:
养生指南:
一.积极防治原发疾病:上消化道出血是多种消化道疾病所致的并发病症。治疗原发疾病,能有效地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二.避免情志过极:强烈的精神创伤,情绪激动,忧愁思虑过度,均可诱发上消化道出血。要做到情绪稳定,精神乐观。妥善处理好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建立宽松融洽、睦邻友善的环境气氛。
三.注意劳逸结合:过度疲劳、睡眠不足可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促使胃粘膜遭受胃液的自身消化,引起胃粘膜炎症、溃疡、出血。因此,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劳累,睡眠应充足。
四.注意饮食调摄:饮食不节,饥饱失常,冷热不调或过食肥甘、辛辣、熏烤、煎炸及生冷等,日久会损害胃粘膜的防御功能,使胃粘膜产生病变。一日三餐饮食分配应合理,要新鲜洁净,清淡而易于消化。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饮酒使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还可造成维生素缺乏,凝血因子减少,血管脆性增加而导致出血。烟草中的尼古丁对胃粘膜有较强的有害刺激作用,可使胆汁返流,消化道粘膜受损,发生炎症、糜烂、溃疡、出血。须绝对戒烟忌酒。
五.加强体育锻炼:体质虚弱、消化道抗病能力低下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最根本的一条原因。有效地防止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根本的方法是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可根据年龄、体质强弱选择游泳、球类、太极拳、气功、老年迪斯科等项目进行锻炼,做到持之以恒。

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病死率约为10%。常由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以及胰管和胆管的粘膜炎症、糜烂,溃疡或憩室、血管扩张引起。某些全身性疾病,如急性感染,肿瘤,血液系统、结缔组织疾病,慢性肾炎,尿毒症,脑溢血及昏迷等也可引起。临床主要表现为呕血及黑便,和由出血引起的全身症状。其程度取决于出血病变的性质、部位、失血量与速度,同时与患者在出血时的全身情况有关。
(一)、症状
多有消化性溃疡、肝肾疾病等病史。 食道呕血为鲜红色。胃、十二指肠呕血则为咖啡色。呕出鲜红色血液或血块者表明出血量大;如出血量少而慢,则为咖啡色。典型的黑便为有光泽的柏油样糊状便,而大量出血者,则为紫红色便。
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血常规、凝血酶元时间及血氨浓度等检查,有助于与肝硬化引起的食道静脉破裂出血鉴别诊断。
吞线试验或荧光素吞线试验,可依据染血及着色部位来推断出血部位。
放射性核素显像,可检查出活动性出血。
选择性动脉造影,可发现出血病灶,特别对因血管扩张、畸形、血管瘤、动、静脉瘘造成的出血可确诊。适用于紧急内窥镜检查未明确诊断而出血未停止者。
内窥镜检查:对出血部位及病变性质的诊断有极大价值。
X线钡餐检查和气钡双重造影,可提高诊断率。其对因胃粘膜脱垂、食管裂孔疝而致的出血诊断优于胃镜。
(二)、预防及预后
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如食管炎症、胃溃疡、慢性肝炎、慢性肾炎,减少出血机会。 慢性病患者,如身体虚弱,常服维生素C,以及大补气血之中药,以提高机体适应能力。 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劳累,睡眠应充足,避免情绪紧张,保持情绪稳定。
本病如出血量大,或反复出血,预后较差。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
按内科及本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
[病情观察〕
1.观察血压、体温、脉搏、呼吸的变化。
2.在大出血时,每15—30min测脉搏、血压,有条件者使用心电血压监护仪进行监测。
3.观察神志、末梢循环、尿量、呕血及便血的色、质、量。
4.有头晕、心悸、出冷汗等休克表现,及时报告医师对症处理并做好记录。
[对症护理〕
(一)出血期护理
1.绝对卧床休息至出血停止。
2.烦躁者给予镇静剂,门脉高压出血患者烦躁时慎用镇静剂。
3.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安慰体贴患者的疾苦,消除紧张、恐惧心理。
4.污染被服应随时更换,以避免不良刺激。
5.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尽快补充血容量,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或血浆代用品,大量出
血时应及时配血、备血,准备双气囊三腔管备用。
6.注意保暖。
(二)呕血护理
1.根据病情让患者侧卧位或半坐卧位,防止误吸。
2.行胃管冲洗时,应观察有无新的出血。
[一般护理]
1.口腔护理出血期禁食,需每日2次清洁口腔。呕血时应随时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
腔清洁、无味。
2.便血护理大便次数频繁,每次便后应擦净,保持臀部清洁、干燥,以防发生湿疹和褥疮。
3.饮食护理出血期禁食;出血停止后按序给予温凉流质、半流质及易消化的软饮食;
出血后3d未解大使患者,慎用泻药。
4.使用双气囊三腔管压迫治疗时,参照双气囊三腔管护理常规。
5.使用特殊药物,如施他宁、垂体后叶素时,应严格掌握滴速不宜过快,如出现腹痛、腹
泻、心律失常等副作用时,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健康指导]
1.保持良好的心境和乐观主义精神,正确对待疾病。
2.注意饮食卫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3.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4.禁烟、浓茶、咖啡等对胃有刺激的食物。
5.在好发季节注意饮食卫生,注意劳逸结合。
6.对一些可诱发或加重溃疡病症状,甚至引起并发症的药物应忌用如水杨酸类、利血平、保泰松等。
摘自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护理常规》

上消化道出血一般指屈氏(Tre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以及胰腺、胆道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的空肠病变出血亦属此范畴。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常见而又严重的疾病,以呕血及/或黑便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严重程度取决于出血的部位、失血数量以及失血速度。同时和患者在出血时的全身情况(包括年龄,有无贫血,心肾功能状况)有关。中医药有效验方如下:

方1三七白芨汤
三七粉、白芨粉、生大黄粉各6克(冲),仙鹤草、煅瓦楞子各20克,枳实9克,陈皮、茯苓各15克,清半夏10克。每日一剂,取150ML,早晚分服。
功 效:清热除湿。止血祛瘀
处方来源} 摘自《河北中医杂志》1994,(2)。
方2 益气凉血汤
炙黄芩15克,党参、全当归、地榆炭、槐花炭12克,蒲黄炒阿胶20克,另乌贼骨粉、紫珠草各30克,生大黄末3克,参三七末6克。三味药末和匀分3次温水调服。其余药物水煎服。每日一剂。
功效:补气摄血,祛瘀收敛。
{处方来源} 摘自《四川中医杂志》1994,(1)。
方3 消化道急性出血(血络内伤,循行失道)
治 法:止血消瘀.
方 名:三白紫黄合剂。
处 方;白茅根30克、紫珠草30克、白芨粉12克、云南白药1克、大黄粉2克。
将白芨粉12克、云南白药1克、大黄粉2克。混合分成两份,以白茅根30克、紫珠草30克、煎汤早晚送服。每日一剂。
方4 大便下血
组 成: 槐花炭9克 地榆炭9克 木耳炭9克 柿饼炭30克 黄连炭6克 金银花炭15克 茅根炭30克 生地9克 杭白芍15克 溏瓜萎30克 晚蚕砂9克 皂角子9克
功 用: 凉血止血,清热润便。主 治: 大便下血。症见痔疮下血,肛裂下血,肠热下血(肠风下血)。脉沉细数,苔白。??组 成: 槐花 升麻 生地 白茅根 木通 甘草 粳米用 法: 水煎汤,分多次服。连服2剂。功 用: 清热凉血。主 治: 热毒便血。症见便血鲜红。时有溅状,腹痛、肛内灼热,口干舌燥,舌苔黄腻,脉濡数。

上消化道出血自我保健
作者: 日期:2001-12-12 12:14:25

上消化道出血(Hemorrhage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tract)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肠、胰管和胆道的急性出血,也是常见的急症。明确出血部位与病因对于及时处理与预后有重要意义。最常见的原因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肝硬化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和胃癌。也可见胆道疾病和血液病、尿毒症等全身性疾病。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呕血与黑粪,以及由大量失血引起的症状。
【自我观察要点】
(1) 呕血是指食管胃和十二指肠出血经口腔呕出,伴有恶心,血常呈酸性色暗红或咖啡渣样,可混有食物。
(2) 黑粪指黑色或柏油样的大便,是血液在肠内经硫化物作和形成硫化铁黑色;如果出血量大、肠蠕动过快,则可排出暗红色大便甚至带有血块。
(3) 可有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疾病的表现,如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饥饿痛或夜间痛、返酸等消化性溃疡症状;乏力、消瘦、纳差、腹胀、黄疸等肝硬化症状;中上腹痛、厌食、进行性消瘦和上腹部包块等胃癌表现。
【自我保健措施】
1. 药物保健①常用止血药有血咯血,每次10毫克,每日2次,肌注;止血敏,每次0.5克;或6-氨基已酸,每次2-4克;或对羧基苄铵,每次0.4克,每日2次,静脉滴注。②消化性溃疡和急性胃粘膜病变出血者,宜西米替丁,每次0.6克;或雷尼替丁,每次100毫克,每日2次,静脉滴注。也可用洛赛克,每次20毫克,每日2次,口服;或去甲肾上腺素,每次1-4毫克,每6小时1次,加入冷开水20毫升口服。③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者,用生长抑素或垂体后叶素,每次5-10单位,稀释于葡萄糖液100-500毫升中,静脉滴注,能降低门静肪压力而止血。④中药治疗:止血粉,第次半包,每日3-4次,口服。或用云南白药,每次1克,每日3次,口服。或三七粉,每次3克,每日3次,口服。或乌贝散,每次6克,每日3次,口服。此外,也可用生大黄以止血。
2. 护理保健①严重大出血患者应禁食,绝对卧床休息,注意适当保暖。②在急诊抢救中要准备有止血、抗休克及进一步作急诊内窥镜或手术的必要条件。③严密观察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和腹胀窜鸣表现,以及时了解出血的情况,并且保持输血、输液和输氧管道的畅通。④出血停止后可逐渐恢复饮食,从流质或软食开始。
3. 心理保健 患者见到呕血、黑便会紧张不安,产生恐惧,应尽快消除一切血迹,同时安慰、关心病人让期安静,消除焦虑、恐惧心理,说明休息和安静有利于止血。
4. 饮食保健①对大量呕血者应禁食,而仅为黑粪或小便呕血仍可进食流质,如冷牛奶、藕粉、豆奶、米汤。②呕血与黑粪病人戒烟和禁酒。③注意不食和或尽量避免粗糙、硬质和刺激性食物,如油炸、辛辣食品和调味品,以免肝硬化食道曲张静脉再次出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1-06
这种病情出血是这样的,有吐血。大便是黑色的。这样的症状。可能是胃或者是肝出现了问题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也可能是胃出血或者是门静脉等出血导致出现这样的问题,最好还是去医院做一个胃镜方面的检查。
第2个回答  2021-11-06
慢性消化道出血的病人会有腹痛、腹胀以及恶心,也会出现腹泻或者便秘以及消化不良的症状。因为反复出血经过在肠道内的消化液的作用,会导致出现柏油样的大便,这是消化道出血的一种典型的改变。查体在腹部也会有明显的压痛,肠鸣音活跃,叩诊呈鼓音,局部病变的部位有异常的包块或者压痛点,肠镜或者内窥镜的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第3个回答  2021-11-06

    这种病情出血是这样的,有吐血。大便是黑色的。这样的症状。可能是胃或者是肝出现了问题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也可能是胃出血或者是门静脉等出血导致出现这样的问题,最好还是去医院做一个胃镜方面的检查。找出具体的原因之后再根据其治疗,当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