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的根源到底是什么?

如题所述

文章导读:孔子告诉我们,伏羲是我们远古的先祖,接受供奉已经很久很久了,普天下的人们都爱戴他,他是我们最早的首领。孔子说伏羲创易的时候,仰望苍穹,观察天体现象,体悟宇宙运行规律;低头俯瞰大地,思考地理山川形成的原因,他还观察鸟兽身上的纹路,研究不同地域的生物特征悟出了万事万物运行的奥秘,建立了流传至今的伟大易学。文/伏羲易首席科学家田园

01

道、儒、释三家

说起传统文化,我们会很自然地想到道、儒、释三家。这三家的文化充满智慧,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璀璨明珠。三家之中,道教源于道家,道家始于老子;儒家创始人就是孔子;佛教则发源于古印度,在战国后期才传入中华,入乡随俗,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形成了与印度并不完全相同的佛教。因此,我们对他们充满敬意。

但追溯历史,我们发现,老子大约出生在公元前580年;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悉达多王子,出生于大约公元前565年,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由此看来,这三家的创始人,距今大约2500年,而我们的文明最常用的一句话是“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这就说明,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不可能是我们5000年文明的源头。

那么,在老子、孔子时代,人们继承的又是什么样的文化传统呢?佛教入乡随俗跟从的中华文化又是什么呢?到底是什么开创了中华文明呢?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历史上早就有定论,是伏羲创易肇始了中华文明,至少在六七千年前,就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是我们文明的根源,所以易才被尊为众经之首、大道之源,从萌生那一天开始,就一直伴随着我们,直到今天。像易这样生命力旺盛的文化,在整个人类文明中,绝无仅有。所以,创易的伏羲才被尊为人文始祖。

《道德经》,讲的其实都是道的问题,而道的根本在阴阳,即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而阴阳思想则始于伏羲画卦,创于一画开天,画卦定义了阴阳,伏羲才是“阴阳”思想的开山鼻祖,伏羲画卦标志着易的创立。在《史记》中,司马迁说:“余闻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讲的就是伏羲创易。

而对儒家来说,易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儒学六经:《易》《诗》《书》《礼》《乐》《春秋》,《易》排在第一位。所以,历代公认易是儒学的源泉与核心,可以说,没有了易这块智慧的基石,道、儒就成了建在沙滩上的大厦,飘在空中的楼阁。万世师表的孔子,自己说:“假我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因而韦编三绝。韦编三绝就说孔子学习易学,非常用功,把书都用烂了。表达了孔子对易的极度崇拜。

那么佛教又是怎样的呢,大家都知道,它在中国发展非常好,不仅继承了佛教的传统,而且发展出了禅宗,而佛教在印度已经是非主流宗教了。就像一粒种子,在一块土壤中生存的很困难,而在另一块土地上却生根开花枝繁叶茂,说明好种子更需要博大土地的滋养,说明中华文明对佛教的发展,乃至生存都具有独特的意义。

《易经系辞》里面,孔子专门有一段关于伏羲创易的记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孔子告诉我们,伏羲是我们远古的先祖,接受供奉已经很久很久了,普天下的人们都爱戴他,他是我们最早的首领。孔子说伏羲创易的时候,仰望苍穹,观察天体现象,体悟宇宙运行规律;低头俯瞰大地,思考地理山川形成的原因,他还观察鸟兽身上的纹路,研究不同地域的生物特征悟出了万事万物运行的奥秘,建立了流传至今的伟大易学。孔子赞美这个智慧“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就是说易这个智慧可以获得神明才有的能力,掌握它就可以通晓万物运行的变化。

02

伏羲易创立

伏羲创易是一个标志,标志着一个伟大智慧的诞生,也标志着一个文明的诞生。

我们今天看孔子是圣人、是万世师表,但是通过孔子的记载,我们知道,在孔子的眼中,最伟大的先人是伏羲,伏羲是孔子心目中的至圣。所以儒家重要典籍《左传》称伏羲为“太昊伏羲氏”。在中华文明史上,杰出的人物,被赋予圣人如孔子,亚圣如孟子,贤人如竹林七贤乃至神仙如老子被道教尊为太上老君,但唯一被尊为人文始祖、被誉为与日月同辉的,唯有伏羲。“人文始祖”和“太昊”是伏羲独享、至高无上的尊号,在漫长中华文明史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太昊”一词中,“太”就是太阳和太阴的意思,太阳就是天上的太阳,太阴是古人赞美月亮的称谓。“昊”指苍穹,也指日月光辉。“太昊”一词就是赞美伏羲象太阳一样光芒四射,象月亮一样皎洁明亮,照耀着天地万物,称颂伏羲的智慧,就像茫茫黑夜中的指路明灯。

那伏羲创的易到底是什么呢?

伏羲所创立的今天称之为易的文化,其实是相当于爱因斯坦所研究的统一场理论,易是一套模拟自然万物运行规律的模拟系统,类似一套数学模型。

我按照今天对研究对象定义的方式,给出了一个易的定义:“易”是伏羲发明的,是以阴阳为基础的,以方圆结构表示的整体符号体系,是描述自然万物运行规律的模拟系统,通过联系自然式的思维方式建立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是中华文明独有的,认识自然和社会运行规律的知识体系。这个方圆结构的基础模型就称为《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圆图》。直接地说来,易的定义就直接指向这张《方圆图》。

我们今天看到的这张图是怎么来的呢?是在北宋时期由北宋五子之一的邵雍、邵康节向知识阶层公开的。

南宋理学大家、宋明理学集大成者朱熹,说这张图“传自希夷,希夷又有所传,盖方士技术,用以修炼,《参同契》所言是也。”朱熹所说的希夷是指生活在五代十国时期到与宋初之间的著名道士陈抟,也就民间传说的陈抟老祖。那陈抟从哪里学来的呢?按照朱熹的说法,他是从修炼的道士、隐士和一些世外高人那里学来的。东汉时期有个著名的道士叫魏伯阳,他写了一本关于炼丹的书叫《周易参同契》,朱熹说这本书的理论依据就是《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圆图》。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朱熹认定《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圆图》在东汉时期就在道家的高层中秘密流传着。

宋代的另一位理学大家、进士朱震曾经更清晰地说:“陈抟以先天图传种放,放传穆修,修传李之才,之才传邵雍。”种放、穆修、李之才这些人物都是当时一流的大学者。可见,远在邵雍之前这张图就已经在暗中秘密传承了。但是邵雍是第一个把这张图公开的学者,这种胸怀是中国历朝文人中少有的。

03

易的演化

《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圆图》是由六十四个卦组成,六十四卦在典籍中有清晰的记载。儒家典籍《周礼》,相传是周公旦所著,周公旦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生活在大约3000多年前。这本书记载“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别皆六十有四”这句话可不得了!这句话勾画了伏羲创易之后,至少5000年易经发展的历史。也就是在伏羲创易之后相继出现了《连山易》、《归藏易》和《周易》,并且这三个易在西周初年,也就是3000多年前还同时为人们熟知和应用。这三个易都是基于伏羲易的基本原理,由六十四卦组成的。太卜是个官名,大约相当于今天的副总理,是西周时期的首席科学家。他必须掌握易的知识,及时把握自然、社会和统治阶级贵族的兴衰变化,按照三易提供的方法,应对自然、社会的变化,巩固王权的统治。

六十四个卦的排列并不是随意的,而是按照特定的规律排列的。这张图最早没有文字,是象形文字出现之前的符号系统。

我们经常会听说易、易经这样的词,其实,易和易经并不是一个东西,易是什么呢?“易”是伏羲发明的,以阴阳逻辑为基础,模拟自然万物运行规律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是认识自然和社会运行规律的知识体系,基础模型就是《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圆图》。

“经”,是正确阐述智慧的著作,比如《道德经》、《佛经》、《圣经》等等,《易经》就是阐述易智慧的著作,也就是对易进行解释的文字。《易经》由四部分组成,一是六十四卦的符号;二是六十四个符号的名称就是卦的名称,比如乾、坤、巽等都是卦的名称;三是“卦辞”,是上古圣人写的,解释卦含义的话;四是“爻辞”,爻就是组成卦的最基本符号,爻辞中记录的都是上古圣人经历的事件,其中最多的是夏朝中期,商部落的两位王子王亥、王恒的经历。

所以,易和易经是有差异的。

那么易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呢?易的核心思想是自然,万物之中自然最伟大,一切智慧都源于自然,所以,易提供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智慧。伏羲易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人生指南。

伏羲所创立的易包含了六位一体不可分割的知识:

1,预测,使用《方圆图》和易经原文

2,历法,包括物候历法和天文历法

3,地理,西晋后演变为风水

4,人体医药,形成了中医中药

5,宗教,宗庙体系和敬天法祖的礼法

6,法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术手段

在历史上,《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圆图》曾经有过很多名称,比如:

1,五代十国和北宋称为《宓义》

2,唐朝称为《唐卡》

3,老子创造出太极图这个方圆图的缩略图开始有了太极图。

4,《系辞》以乾卦为首的图—易,坤卦为首的图—简。

5,坤卦为首的图称为《归藏》、《坤乾》、《大荒经》

6,以艮卦为首的图称为《连山》、《山海经》

7,商末称为《中》

8,夏中期称为《图》由河部落保存

在战国百家争鸣之前,中国只有一个文化,就是易的知识,就是中的知识,就是图的知识。中华文明起源自无字天书,这个天书就是《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圆图》,就是太极图、就是中、就是图,就是易,不管名称如何变迁,他就是由伏羲发明创造出来的那个阴阳知识。也是人类唯一从文明之初开始一直延续到今天,依然生机盎然,依然有无数中国人孜孜以求那个知识。

今天我们因为伏羲,因为中国文化这个共同的信仰再次聚集在一起,继续传承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延续,传承着伏羲的精神。用伏羲所创立的易经的思想来认识伏羲精神,就是生生不息的创新精神,无论朝代更替、无论历史多么久远,在伏羲易文化的指引下,延续着我们以文化为纽带形成的民族,延续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01

有很多,先是炎黄,再是诸子百家,最后就是始皇统一了。

先说炎黄,每一个中国人都以自己为炎黄子孙而自豪,而炎黄是中华文化的诞生的原始部落,一个为黄帝的部落,另一个则为炎帝的部落,在史前时期以黄帝为首的强大部落,战胜了炎帝的部落,战败的炎帝部落融合进了了黄帝部落。而融合后黄帝部落又纷纷打败了黄河流域的几个部落后,形成了一个以炎黄为首的部落联盟,这就中华文明的根了,并给我们留下了影响至今的图腾龙。

而一提到中华文明,就自然而然想到我们民族的文化,儒、道、礼等,这都是在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各种文化思想碰撞后留给我们的遗产。可以毫不夸大的说,百家争鸣赋予了我们民族的灵魂。

而中华民族最强的一点就是他的文化同化力,在历史上,中华文明也曾经被外族占领过,可是无一不被中华文化所同化,变成了中华文明的一份子。而这份文化同化力,就是秦始皇,给予我们的,因为在始皇统一六国时,实行了书同文、车同轨等政策,这就赋予了我们民族的骨头。

第2个回答  2018-01-01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起始地,所以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华文明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很多年以前。

尤其是在战国时期,我国有很多的思想家诞生,像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孔子、孟子等各大思想派的代表都在其中,因而那个时期是思想传播的时期,并且这种思想一直延续至今被人们所推崇。

中华民族的文明传承有着几千的历史,所以中国的文化底蕴也是极其丰厚的,从古至今,中国古文明思想的建设离不开一代又一代思想家们的传承,才给我现代人的生活带来了幸福感。

几千年来以来,有很多的思想学派诞生,让中国的文化的思想进一步的得到提升,同时在思想学派的斗争中,有很多的思想家都因为这个而牺牲了,所以伟大的先烈为我们奉献出了一切,让我们此生都不会忘记。

第3个回答  2018-07-07

著名学者余秋雨在他的散文作品集《千年一叹》中提到自己考察古希腊文明时去过一个叫克里特岛的地方,那里修建于距今三千七百多年前的古代宫殿遗址让作者惊叹不已。

宫殿内科学的排水系统、单人浴缸形态、厕所的冲水设备、窗子的通风循环结构、房屋的户型结构等,即使放到现代也不算过时,如此时髦而精致的生活方式,居然发生在苏格拉底、孔子、释迦摩尼诞生前的一千年,人们总以为人类的那些早期圣哲一定踩踏在荒蛮的地平线上,然而作者眼前看到的一切让人有种到底生活在“古代”还是生活在“现代”的眩晕,这就是欧洲文明的源头。

那么,中华文明的根源在哪儿呢?

有相关记载的是距今四五千年以前,那时中华民族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同样令人赞叹。首先是被后世称为“三皇”之一的炎帝神农氏,他是中国农业的奠基人,神农氏勇尝百草,为人们找到了大量的食物,有当粮食的,有当蔬菜的,有当水果的,还有作为药材的。他还教人们开垦土地、种植植物来获取食物的农业生产方式,以及设立集市,相互交换各自需要的东西。

到了尧帝,他制定了一套历法,将一年分为三百六十五天和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使农牧业能够根据季节安排生产。

当时中华民族的首领还是实行的禅让制,尧、舜之后出了个禹,改变了这一切。在著名的“大禹治水”中,禹吸取了父亲筑堤围堵治水的失败教训,采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方法,将洪水引入大海,彻底根除了水患。因为治水有功,大禹成为了舜的接班人,当上了中华民族的首领。

禹的另一项成就是“大禹铸九鼎”,他为了展现自己的权威,让各部落将各自冶炼的铜贡献出来,大禹再将这些铜全部集中起来,铸成了九个大鼎。谁拥有了这九鼎,谁就是九州的主人。

禹后来将这九鼎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启,帮助启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可以说,正是由于那个时代先辈的努力一举奠定了中华文明发展的物质基础,所以他们受到了后人万世景仰。

第4个回答  2018-02-01
先天八卦的创立真的是人文始祖伏羲吗?
我看不一定,根据黄帝内经开篇讲解,上古时期,人多长寿,已经悟透天机。到黄帝时期,悟透天机的能力已经失传。而黄帝还能驱使熊罴虎豹,著内经外经等医书,后来人已经不能了,周朝前期,根据孔子的整理,六经,是牛的不得了的,春秋时期,人们能力进一步下降,但老子能作《道德经》,孔子能论语之言,彭祖能活八百岁。后世一茬比一茬弱。现在人好像已经要啥也不会了。大家想想自己都会啥?很可怜的,宇宙在膨胀,人类人口在增多,精华在发散,将来要复归混沌,估计等宇宙膨胀开始逆转的时候,人类会再次变聪明起来,智慧起来。
最后归结为一句话,中华文明要么是高等级文明创造的,要么是宇宙神创造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