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风景园林快题时,如何体现生态理念?

如题所述

平面图上很难体现生态,当然也有,像生态湿地,生态岛什么的。个人感觉还是从细部,局部详图和剖立面来体现。个人比较喜欢从剖面上体现生态。快题中感觉做生态无非是为了立意求新,若果基本功能都不能满足,还是别搞这么花了。做好基本的图就好。园林基础复习是一个大工程,书和资料都比较多,试题分为中外园林史、园林植物与应用、城市绿地系统三大块,涉及中国园林史、西方园林史、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树木学和花卉学等。另外因为考试范围是超出书本的,建议还要补充相关内部考研资料,比如北林内部教学资料复习笔记等,很多考题是出自内部资料。看过历年真题就知道,考的多数是很基础的内容,近几年年考试题目比较灵活,重点在于理解,很多内容没必要都死记硬背,但是复习面广,想考高分还是挺难的。复习要趁早,要全面,不要想走什么偏门歪道,押题什么的千万别信。其实考研就是选拔竞赛,要拉开分数,获取高分还是得全面系统的好好复习,多看几本书和多看相关资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27

我相信风景园林快题首先考察的是空间质量和手绘表现。其次是设计规范和功能组织,因为它们虽然不能出错,但在景观快题里也很容易做到不出什么错。成文的设计主题或者概念在园林快题里未必是非要出现的,尤其你把平面布置得漂亮,也把游客的体验组织好了,解决了最基本的问题的时候。
那么就要看你所指的生态理念是属于设计规范或说常识,还是属于设计概念了。
设计常识方面的生态思考,我觉得主要是两样东西。一是地域性,比如是否懂得选择题目适于所在的地区、或者就是本地的树种和材质(快题里如果不必标注这些东西,这件事就不存在了),所在地域是否适合做、应该做多少人工水体。二是如果题目给定了场地里的现状,比如地形、水系和植物的现状,应当去以尊重原有生态的态度提出一些回应,因为快题是题,题必有解,一个成为了题目的设计,很可能是有引导性的,需要你猜测出题的动机去聪明地回应它。
设计概念方面的生态思考,比如做一个景观是以人工做法为主还是模拟自然为主,我认为,在快题里,这个选择本身不重要,执行力或说实现程度才重要。你很难碰到一种只要做了自然形式就一定比人工形式高分的题目。哪怕你遇到了选择自然形式略优于人工形式的题目,也是要看执行力的,考生之间在设计能力方面的差距简直能让这个选择的影响忽略不计。所以说穿了是要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以更好地落实出结果的问题,无关是否生态。具体来说,多看案例,积累尽可能多的设计素材、设计可能性,如果基于快题语境讨论,就是基于1:500比例平面的景观素材的积累,偏人工的也要足够多,偏自然的也要足够多;学好平面构成与设计结构,让素材在总平面里有更得体的相互关系,并且在人的观赏与使用上有组织有安排。这样才能把设计做好。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11-27

我一般的做法是加一点雨水花园这样的小元素。且标注出来不知是否准确做水的时候。大肚子晒水,水头水尾的处理,叠水瀑布的应用,净水植物似乎都是可以做文章的地方。
正在学习阶段,如果说凉亭 植物 石头 等等是单词,搭配起来的小环境就是词组。有点难度。快题是考察你专业基本素养的,如空间,功能,规范,形式感等等。时间有限,场地认知更有限,短时间内方案设计整出所谓的生态理念噱头的意味更重。硬要做的话,我觉得可以剖面上参考《设计结合自然》即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