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级向上级汇报工作时的一般礼仪要求。
(1)遵守时间,不可失约。应树立极强的恪守时间的观念,不要过早抵达,使上级准备未毕而难堪,也不要迟到,让上级等候过久。
(2)轻轻敲门,经允许后才能进门。不可大大咧咧,破门穿堂,即使门开着,也要用适当的方式告诉上级有人来了,以便上级及时调整体态、心理。汇报时,要注意仪表、姿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文雅大方,彬彬有礼。注意上级办公室是否允许吸烟,如果可以敬烟时应打开烟盒弹出几支,递向上级由他自取。
(3)汇报内容要实事求是,汇报口音要清晰,语调、声音大小恰当。有喜报喜,有忧报忧,语言精炼,条理清楚,不可“察颜观色”,投其所好,歪曲或隐瞒事实真相。
(4)汇报时如果上级不注意礼仪,不可冲动,仍然要坚持以礼相待,也可以以身示范来暗示上级纠正错误,如果直言相陈,须得注意言辞的艺术性。
(5)汇报结束后,上级如果谈兴犹在,不可有不耐烦的体态语出现,应等到由上级表示结束时才可以告辞。告辞时,要整理好自己的材料、衣着与茶具、座椅,当领导送别时要主动说“谢谢”或“请留步”。
企业的经理与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主要是通过汇报工作的方式来实现的。所以,汇报工作的形式和技巧对于企业管理者是十分重要的,要想让上级主管了解自己,并取得其支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此。
对于如何汇报工作,也许并没有一定的模式可循,这多半由具体领导的特点而定。上级领导通常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读者型”,一种是“听众型”。“读者型”的领导喜欢看书面报告,而“听众型”的领导则喜欢听口头汇报,所以在汇报工作时,首先要了解上级领导的特点,以便投其所“便”,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讨好上级,而是从工作的效果出发,以最有效的方式向上级主管汇报工作。
其次,要紧扣中心,有条不紊地阐明问题实质。
一般来说,性格外向、善于交际的领导往往属“听众型”的,他们反应迅速,思路敏捷,喜欢用对话的形式来获取信息。他们不但可通过语言,而且能够从对方的表情中觉察其意图。对于下级来说,这种领导往往比较难应付。口头交谈的一个最大优点就是听者可以发问,因此下级在汇报前对对方有可能提出的问题最好做好准备,这颇有点像研究生的论文答辩。无论什么样的领导,都不会喜欢漫无边际、杂乱无章的汇报,所以汇报者应尽量紧紧扣住所要阐明的中心问题以简单明了、有条有理的语言让上级了解到问题的实质。在此之后,领导对什么地方不清楚,或者感兴趣,自然会发问,其他细节如有必要则可在回答问题时说明。领导者一般都是大忙人,这样做可以大大节约时间。
再次,汇报时,切忌罗列太多数字和使用含糊词语。如果需要用数据资料说明问题时,则要注意选择最重要最能说明问题的数字,因为再好的脑袋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化大量数据。通常情况下一个数据的单独存在是毫无意义的,许多数据的组合和排列才更能说明问题。数字的对比说明事物之间的关系,数字的排列说明事物发展的趋势,当人们把握了这些关系和趋势之后,数字的存在就没有意义了。领导者需要了解的只是这类“关系”和“趋势”,而不是数据本身。所以,汇报者应把分析数据的工作留在家里去做,而在汇报中只要拿出分析的结果或结论就行了。如果领导者发问,再根据情况将具体数据及分析过程提出来。不过,在列举数据的时候,一定要明确,表现得信心十足,而不能犹犹豫豫、含含糊糊,尽量避免使用“大概”、“估计”、“可能”之类的词,这将给上级留下不良的印象。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汇报问题要有顺序,轻重缓急应有所侧重,一般原则是先讲最重要的事情,然后再讲次要的,先谈结论,然后补充论据。上级了解情况的普遍心理,都是希望首先知道下属企业取得的最大成绩和存在的首要问题,而几乎没有希望从次要问题入手的。
最后,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汇报方法。从汇报者的角度出发,口头汇报的优点是让上级主管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同时也让其了解企业主管本身。另外,交谈中存在着信息反馈,可以及时调整双方的信息误差,这有利于上下级的相互沟通。口头汇报的缺点是汇报者处于被动地位,压力较大,如果准备不周,很容易出现意外的失误。而书面报告则相反,书面报告中汇报者处于主动地位。由于缺乏反馈,信息是从汇报者一方向上级领导者一方单方面输出。一方面,报告的起草者可以有充分的准备,另一方面,他可以对上级领导的判断造成较大的影响。同时,书面报告之短又恰是口头报告之长,上级领导虽可通过书面材料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但他却很难通过几页纸判断企业家本身的水平和素质,正由于缺乏信息反馈,使上下级之间了解不像口头汇报工作那样方便、直接。
在很多情况下,上级领导的风格和特点并不明显,无论是“读”还是“听”,均可接受。这时企业干部就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汇报方式了。一般来说,能力比较强的企业于部宜于口头汇报工作,因为这有利于发挥自己的长处;而能力较弱的企业干部宜于书面汇报工作,因为书面的东西,有较多的时间去修饰、雕琢,甚至可以请人代笔或润色,这比较有利于掩盖自己的短处。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