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如何看待汪涵投资四百多万来保护方言?

如题所述

首先要知道汪涵做了什么——汪涵发起方言调查“响应”计划,一人出资465万元,计划用5-10年的时间,组织10支调查研究团队,对湖南53个调查地的方言进行搜集研究,用声像方式保存方言资料,进行数据库整理后捐给湖南省博物馆。“响应”计划类似国家“语保”项目,派专家队到各个方言点调查音系、词汇、语法等,以视频和调查报告的形式保存下来,供其他学者研究。先讲方言研究与保护。这个“保存”方言的做法本身对方言保护(即让方言继续存活、避免灭亡)没有直接的帮助,不像某些不明真相的人所说是“推广方言,阻碍普通话推广”。但是,对方言的学术研究终将对今后方言传承、语言规划等起到积极的的作用。有些悲观人士可能会认为方言记录是“做棺材”,研究方言是为了更好地“推普灭方”,在几十年前可能确实如此,但是现在发达地区的方言保护意识普遍比过去有所增强,新一代方言学者也基本都怀有保护方言的意识,有些还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呼吁方言保护与传承。——再说,死了有口棺材总比死而“莫之知也”要强一点吧。一些语言学家认为语言学家的工作只是记录和研究语言,而不能去阻碍语言消亡的进程。但是中国的方言更像是行政干预下的人为灭绝(像上海话这种八十年代还很强势的方言到九十年代突然萎掉)。不去主动保护的话真是语言多样性的巨大损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02

说到汪涵和方言,记得他有一次在节目上听一位嘉宾来自自贡以后就开始说起四川话,并且念的是“zhi贡”,下来以后就看到网友说自贡人不会平翘舌不分念成zhi,果然下次又有自贡人来,汪涵还是说zhi贡,还说“我们zhi贡人说话就是这样嘞”,但我明明听这个嘉宾也说的是“zi贡”。喜欢汪涵多年,不知道这个发音上到底是谁念错了。但这件事之后我逐渐认识到方言作为一个地区人的符号之一,传播给外人的过程中出现误会甚至是错误都或多或少影响那个地方的人和他们的形象。爱看天天向上的人都知道汪涵对各地方言都有些研究,常常在节目上大秀方言,让各地嘉宾颇感亲切。但毕竟不是本地人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也容易导致传播刻板印象,这次出资保护方言的计划说实在话不了解具体细节,但规范的调查、保存、传播方言都是很有意义的。做的好的话,对传播各地文化都有积极作用,也许也能让汪涵更新自己的方言知识。我和汪涵一样热爱各地方言,在我看来这么做应该算是既做了自己热爱的事又做了有益社会有益人民的事,说实话我既欣赏又羡慕他。

第2个回答  2018-01-02

作为一个在湖南学语言学的同学我表示强烈支持!之前语音学课上老师提到过汪涵有意向做这个项目,没想到这么快就正式公布了。据说召集了湖南各大高校和研究所的教授和专家,分布到各个方言点做调查。如果这个项目做出来,那真的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善事。现在很多小朋友都只会说普通话了,有些父母也会有意不让孩子说方言,但其实一个地域的文化首先就体现在语言上,这是一种乡情的寄托。如果没有方言,以后漂泊的人们可能就真的没有情感慰藉了。现在很多在外地求学工作的人听到乡音就感到格外亲切,很多隔阂都被消除了。方言在这里实际上是起到一个身份识别和认同的作用,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纯物质性的语言了。另外,这个工作量其实是很大的,更别说湖南内部的方言很多。这学期我调查了湖南老家的方言,做了一个1500字的同音字表,已经觉得费时费力了。希望到时候不要有人质疑项目的经费去向和时间长短。感谢汪涵能有这样的思想和行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