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诚信是做人根本,你知道有哪些不讲诚信而害人害己的事例?

如题所述

故事一

狼来了的故事

《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个放羊的小孩每天都赶着他的羊群到村外去放牧,但是他有一个坏毛病,就是爱撒谎。

有一天,他觉得很无聊,他就向着山下种田的人们大声喊:“狼来了!狼来了!”人们听到喊声急忙往山上跑,可农夫们气喘吁吁地赶到山上一看,连狼的影子也没有!放羊的小孩哈哈大笑:“真有意思,我是逗你们玩的!”农夫们生气地走了。

第二天,放羊小孩故伎重演,农夫们又冲上来帮他打狼,可还是没有见到狼的影子。放羊小孩笑得直不起腰:“哈哈!你们又上当了!”

第三天,放羊小孩又欺骗了人们。人们对放羊小孩一而再再而三地说谎十分生气,从此再也不相信他的话了。

后来,有一天,狼真的来了,放羊小孩对着山下拼命呼喊:“狼来了,狼真的来了!”但是,人们认为他又在说谎,都没有理睬他。结果,他的羊全被狼吃掉了。

感悟:放羊的小孩因为多次撒谎而失去了人们对他的信任,从而造成了严重的后果,狼来了的故事告诉我们,说谎是一种错误行为,它既不尊重别人,也会让别人失去对自己的信任。撒谎百害而无一利,诚实守信才是正道。一个不具备诚实素质的人,最终只会落得个害人害己的下场。

故事二

孟信不卖病牛

古代有个叫孟信的人,被罢免了官职,家里穷得吃不上饭。一天,家里人趁孟信外出,把家里仅有的一头病牛卖了,来换粮食。

孟信回家后发现病牛被卖了,就把家里人打了一顿,还去把病牛要了回来。他对买主说,这是病牛,没什么用处了,这样的病牛不能卖给你。

孟信不卖病牛的事很快传开了,连皇帝都听说了。皇帝认为孟信是个诚实守信的人,立刻派人召他进京,封他做了官。孟信直到年老才荣归故里。

感悟:孟信不因家境贫寒而卖病牛,以诚实守信赢得了皇帝的赏识,重新入朝为官,走出困境。由此可见,一个人只有诚实守信,才能建立自己的信誉,才能在困境时获得别人的帮助。

故事三

魏文侯的诚信故事

战国时候魏国的第一个国君叫魏文侯,有一次,他和管理山林的人约好,次日下午去山林打猎练兵。

可是,第二天下起了瓢泼大雨。魏文侯看看天色说:“打猎练兵是不成了,可是也得告诉那位管理山林的人,不能让他白等。”

有个大臣自告奋勇说:“那好,我马上去。”可是,魏文侯把手一摆,说:“慢,要告诉也得我自己去。昨天是我亲自跟人家约定的,如今失约,我要亲自向人家道歉才行。”

感悟:对于魏文侯而言,这是一件特别小的事。可连这种小事,他都做到了信守诺言,所以他赢得了臣民的拥护与爱戴,国家得到了繁荣发展。一位古代君主都能如此诚实守信,作为现代普通人的我们,也应当做到诚信待人,诚信做事。

故事四

季布“一诺千金”

秦末,流传着一句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说的是,一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话,只要他答应的事,都会尽力办到。因此,许多人都同他交好。

楚汉相争时,季布是项羽的部下,曾几次献策,使刘邦的军队吃了败仗。刘邦当了皇帝后,想起这事,就气恨不已,下令通缉季布。当时敬仰季布为人的人们,都在暗中帮助他。

不久,季布经过化装后到山东一家姓朱的人家当佣工。朱家明知他是季布,仍收留了他。后来,朱家人又远赴河南洛阳,找到刘邦的老朋友、汝阴候夏候婴,请他替季布说情。在夏候婴的劝说下,刘邦不仅撤消了对季布的通缉,还给季布封了官。

感悟:因诚实有信,季布在遇到困难时得到了众人的帮助;也因诚实有信,赢得了刘邦的尊重。相反,如果因贪图一时的便宜而失信于别人,在短时间内看,是得到了你想要的,但这不是长久之计,最终,所有的诡计都会被拆穿,损人害己,得不偿失。

故事五

查道吃枣留钱

宋朝人查道,一天早上和仆人看望远方的亲戚。到了中午,两个人都饿了,可路上没有饭铺,怎么办呢?仆人建议从送人的礼物中拿一些来吃。查道说:“那怎么能呢?这些礼物既然要送人,便是人家的东西了。我们要讲信用,怎么能偷吃呢?”结果两人只好饿着肚子继续赶路。

走着走着,路旁出现一个枣园。枣树上挂满了熟透的枣子。查道和仆人饿得发慌,就采枣子来吃。吃完枣,查道拿出一串钱,挂在采过枣子的树上。

仆人不理解,可查道说:“讲诚实是人应有的道德,虽然枣的主人不在,也没有别人看见,但我们既然吃了人家的枣子,就应该给钱。”

感悟:诚信,其实在生活中处处都有存在。诚实守信也并不只是在一些大事件上才能体现出来,就像查道这样,只是吃了别人几颗枣也要把钱留下的小事,同样体现出查道的诚信之道。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做到时时处处讲诚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09

(一)翻船

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

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淦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淦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

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淦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

(二)洗碗

日本餐饮为有条行规,盘子要用水洗七遍,洗盘子计件付酬。有个打工的沉重为提高效率,少洗了两遍。在抽查中,老板用试纸测出盘子的清洁度不达标准,责问这个学生。她却振振有辞:“洗五遍不也挺干净吗?”老板淡淡地说:“你不诚实,请你离开。”

这个学生不得不到另一家餐馆应聘,老板打量她半天,说:“你就是那个只洗五遍盘子的学生吧,对不起,我们不需要。”第二家、第三家……她屡屡碰壁。无奈,她只得搬离这个城市。

(三)烽火戏诸侯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

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四)狼来了

小牧童给东家放羊,寂寞无聊,便恶作剧的高喊:“狼来了!狼来了!”周围在田间劳作的乡亲闻声拿了锨镢扁担、锄头木棒等纷纷赶来救援。小牧童见状觉得很好玩儿,哈哈大笑说:“你们上当啦!”乡亲们无奈,都会回去了。

之后,小牧童又如此恶作剧了好几次,渐渐的,人们都知道他是骗人的,所以没人在理他了。这一天,真来了一群狼,向羊群扑来,小牧童赶紧喊::“狼来了!狼来了!”,可是再也没见乡亲们来救援。眼看着被狼叼走了好几只羊!结果小牧童被东家打了一顿感了出来!失业了。

(五)应聘

有一中国学生在国外潜心钻研,埋头苦学,终于获得博士学位。他想:“凭着自己的专业水平,在大企业找份工作应该不成问题。”于是,他去了一所有名的大企业应聘,一切都非常顺利,然后他就安心回家专等录取通知书。

不久,收到一封信,告诉他:“你非常优秀,你聪明又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但很遗憾我们不能录取你……”。既然大企业不行,就找一家中等企业吧,他找了一家后去应聘,结果等来的仍然是“你很优秀,但很遗憾不能录用你……”。

最后这个学生想,那我就从小企业做起,这总该可以了吧,但结果仍然一样。这个学生怎么也想不通,如此优秀的他竟没有一家企业录用他呢?而这一切都源于他曾经的几次乘公交车逃票……

第2个回答  2019-10-09

1、周幽王烽戏诸侯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

2、曾子杀猪

曾子的夫人去集市上去赶集,答应回来给儿子杀猪肉吃,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回来,就看见曾子要捉小猪去杀。她就劝止。这就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

3、放羊小孩

一个孩子经常用狼来了去糊弄人,让大家都放下手中的工作去救他,但是到后来大家都不信任他了,当有一天,狼真的来了的时候,没人相信他,最后,他的许多羊都被狼咬死了。

扩展资料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亡十几年。


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

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

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

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

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

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

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

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_曾子杀猪

百度百科_烽火戏诸侯

百度百科_狼来了

第3个回答  2019-10-09

伊索寓言--《狼来了》

从前,有个放羊娃,每天都去山上放羊.

一天,他觉得十分无聊,就想了个捉弄大家寻开心的主意.他向着山下正在种田的农夫们大声喊:“狼来了!狼来了!救命啊!”农夫们听到喊声急忙拿着锄头和镰刀往山上跑,他们边跑边喊:“不要怕,孩子,我们来帮你打恶狼!”

农夫们气喘吁吁地赶到山上一看,连狼的影子也没有!放羊娃哈哈大笑:“真有意思,你们上当了!”农夫们生气地走了.

第二天,放羊娃故伎重演,善良的农夫们又冲上来帮他打狼,可还是没有见到狼的影子.

放羊娃笑得直不起腰:“哈哈!你们又上当了!哈哈!”

大伙儿对放羊娃一而再再而三地说谎十分生气,从此再也不相信他的话了.

过了几天,狼真的来了,一下子闯进了羊群.放羊娃害怕极了,拼命地向农夫们喊:“狼来了!狼来了!快救命呀!狼真的来了!”

农夫们听到他的喊声,以为他又在说谎,大家都不理睬他,没有人去帮他,结果放羊娃的许多羊都被狼咬死了.

第4个回答  2019-12-10
狼来了的故事
《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个放羊的小孩每天都赶着他的羊群到村外去放牧,但是他有一个坏毛病,就是爱撒谎。放羊的小孩因为多次撒谎而失去了人们对他的信任,从而造成了严重的后果,狼来了的故事告诉我们,说谎是一种错误行为,它既不尊重别人,也会让别人失去对自己的信任。撒谎百害而无一利,诚实守信才是正道。一个不具备诚实素质的人,最终只会落得个害人害己的下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