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没什么存款,却喜欢到处旅游?

如题所述

其实很多朋友把旅游的定义搞错了,误以为是消费主义陷阱。事实上是,人天生就有探索新地界的欲望。街角新开了家超市,就想什么时候去看一眼;哪边路新修好了,也要抽个空去瞧瞧到底通到哪。这是我们天生的爱好,正是这种爱好让我们喜欢去新地方转转,也就是俗称的旅游。在这之上,消费主义为旅游布下了陷阱。即花更多钱的意义不大的项目,以及以消费多少来定义旅游品质的洗脑话术。而后者又建立在旅游资源被资本把控的现状之上。旅游资源天生就在那里,资本过去圈了地,以“开发”的名义把旅游资源重新包装,再卖给游客。游客买来的并不是旅游本身,而是“旅游类的商品”,是一种人工再加工的产品。比如婺源的晒秋村便是。游客只要留心去找就能发现,在那个所谓的民俗文化村子里,你甚至看不到一个村民,满村都是外来从业者。这就是把旅游资源重包装,甚至改头换面以“旅游商品”的形式出售的典型例子。当然也并不是所有旅游商品都被人工重新包装过。比如黄山、壶口瀑布等旅游资源,大致还是原来的样子。只是对于这种自然资源,资本仍有过度包装的倾向——因为市场竞争的原因,导致开发商必须努力去做点什么。比如嵩山就被重新包装(去少林寺烧香),失了原味。在这个趋势下,黄山也有被过度包装成道山的倾向,只是我们暂时还没发觉而已。可以说,因为资本天生的逐利性,你要多吃就得让别人少吃,形成了市场竞争,迫于压力,又对旅游资源进行过度包装。在逐利本质下,追求让游客多掏钱,将花钱(挣钱)的多少作为旅游品质的衡量体系,最终形成消费陷阱。诚然,开发商也确实做了道路整修、设施建设等工作。但这是在资本制度下,资本集中在资本家手里的结果。八十年代的长辈一样可以到处旅游,一样玩得很开心,而且看到的还不是商品化的“旅游产品”。不信的可以回家去问,当时可没有什么“开发商”,都是各地政府组织开发的旅游资源。只不过他们可能并不把自己的行为称为“旅游”,在他们看来,那只是到处走走而已。各位有条件的可以翻翻长辈相册,应该能找到很多“XX地留念”的照片,用现在的眼光看,那就是旅游。另,说说“没什么钱却喜欢到处旅游”这种事。首先,喜欢探索是人类天性。即使是宅男,他也一样喜欢探索,只不过探索的对象变成了游戏与影视动画,本质上仍然是“在游戏世界里旅游”。每个人都在努力工作,也都创造出了大量价值。没什么钱,应该归罪于分配制度,而不应该去指责“你没钱还去旅游,你被消费主义洗脑了”。综上总结:1、是先有的旅游需求,后有的消费主义陷阱。消费主义陷阱植根于旅游需求之上,并不是旅游需求就是消费主义。2、旅游的消费主义根源在于资本集中。在资本制度下,唯有资本才能出钱办事。因此,旅游本身也被资本把控,包装成了追求利润的商品。资本为了拓宽利润来源,必然要进行更多地区的“开发”,同时还要将旅游资源包装起来,吸引你购买那些高利润的“旅游商品”。因此,任何旅游资源都有可能最终成为“消费主义陷阱”,时间早晚而已。3、旅游需求原始存在。没钱还想旅游,归罪于分配制度,而不归罪于他们被消费主义洗脑。

网页链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19
“旅”是旅行,外出,即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在空间上从甲地到乙地的行进过程;“游”是外出游览、观光、娱乐,即为达到这些目的所作的旅行。二者合起来即旅游。所以,旅行偏重于行,旅游不但有“行”,且有观光、娱乐含义。
旅游难道就是大手大脚,把景点里所有的网红打卡点都走了遍,拍了照,发到了朋友圈,这才是旅游吗?

当然不是,实际上,旅游还是偏重于行。

年轻人钱不多是普遍的现状,但是这和你能不能去旅游没太大关系。

如果真的想去一个地方,尤其在国内,一个大学生,靠自己努力,哪怕发发传单,几个月下来想必也能够去大部分地方了。

如果你告诉我,我没什么钱啊,如果去旅游,这个月的生活费就少了一半。那我无话可说,这的确只是你没那么想去而已。

近几年,去过一些热门景点的人都能感受到,旅游业发展迅速,旅客一直在增加,当地旅游收入越来越多。

如今的旅游趋势越来越注重“游”,尤其是娱乐,这方面的消费方式真是五花八门。抱着这样目的的旅游,消费会普遍高一些。

但果想去旅游却因为要花钱而止步,这是大可不必的。

一定要记住,年轻时你所经历的都会成为最深刻的,这时如果没有去经历,以后也不会有年少时的感受了,这是非常可惜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