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食症的原因及其应对措施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3
1前言

暴食症是现代社会常见的一种症状,与精神心理状态紧密相关,暴食症多发生在年轻的成年人群、女性群体、大学生群体以及受过大学教育的人群中。虽然男性和女性的暴食发作频率相似,但男性较少为之苦恼(Lewinsohn,Seeley, Moerk, & Striegel-Moore, 2002)。美国精神学会把暴食症定义为反复发作的暴食症状并伴随强烈的沮丧感,个体在进食时通常感觉失去控制,进食大量食物,但与神经性贪食症不同,暴食者不会采取不恰当补偿措施以防止体重增加,如呕吐、使用导泻剂、过度运动等(APA,2013;张衍,席居哲,2011)。暴食症对人体的危害很大,暴食后会出现头晕脑胀,精神恍惚,肠胃不适,胸闷气急,腹泻或便秘,严重时会引起急性胃肠炎甚至胃出血。除身体健康的影响,多数暴食症患者还会在暴食之后会厌恶自己,表现出抑郁、内疚和明显的悲痛,对心理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因此了解暴食症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以及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对暴食症患者的身心健康有重要的作用。

2 暴食的原因

暴食的原因有很多,将与暴食相关性较大的原因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个人因素,环境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

2.1 个人因素

暴食症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在进食过程中失去控制感。在暴食的发作和维持中,冲动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一般认为,冲动性是一种人格特质,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奖赏敏感性,力求欲望或奖赏刺激;另一部分是自发冲动行为,行动不计后果,抑制控制能力差。一项针对暴食行为的元分析研究发现,暴食者具有较高的食物相关的冲动性。暴食与心情烦躁不安时在饮食方面行为控制障碍密切相关,暴食的发生通常并非与糟糕的经历相关,而更可能会与一个人的冲动程度有关;与没有暴食症之类的病理性饮食紊乱症的人群相比,暴食者在处于消极情绪时往往更可能发生冲动行为。

社会导向的完美主义(即个体知觉到他人要求自己完美)也带来了暴食的风险。在完美主义人格中,暴食的因素主要包括4个方面:人际差异,低人际自尊,抑郁情感和限制性进食。具有高社会导向完美主义的个体认为他人要求自己做到绝对完美,致使他们倾向于认为自己达不到别人的期望。同时,高社会导向完美主义的个体的人际自尊也较低,因为他们的社会价值感来自于满足他人提出的不能实现的期望。研究认为人际差异和低人际自尊会引起暴食(Heatherton & Baumeister, 1991)。个体在暴食前常常出现抑郁情感,而限制性进食也是影响暴食的因素。同时完美主义模型也指出了暴食帮助社会导向的完美主义者摆脱厌恶状态,减少或平复抑郁情绪,补偿限制性进食引起的能量不足(图1)。

Sherry等人检测了该模型的适用性,他们发现,抑郁情绪可以预测暴食,而焦虑则不可以预测,每个暴食因素都可以单独的促成暴食。除了限制性进食外,其他的因素都可以调节社会导向的完美主义与暴食之间的关系,支持了暴食的完美主义模型。

2.2 环境因素

研究者很早就发现,负性情绪影响暴食行为。在生活中有较大压力,容易产生负性情绪时,更有可能用进食的方式来应对负性情绪。一部分研究发现,暴食前个体有较高水平的负性情绪,总体的负性情绪和内疚感较高,但是暴食行为发生后,这些负性情绪就会下降。对肥胖的暴食个体来说,在负性情绪水平高或增加的时候,会有更多的暴食行为。暴食症个体在正常的进食后,负性情绪和总体的情绪紊乱也会下降。而一项元分析研究发现,有非特定暴食行为的个体在暴食后对负性情绪的评价比暴食前的评价更高(Haedt-Matt & Keel, 2011)。负性情绪与暴食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两者可能会相互影响。个体在体验的负性情绪后,可能会采用大量进食的暴食行为来缓解消极情绪,但暴食行为并不能真正解决负性情绪背后的问题事件,而暴食行为本身也可能引起负性情绪,因此,在发生暴食行为后,一些个体可能会陷人更强的负性情绪中。、

在短期内,压力会降低食欲,此时在大脑的下丘脑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下,抑制食欲;大脑也发送信息给肾脏上方的肾上腺,从而分泌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触发机体的生理反应,从而抑制食欲。但如果压力持续,或者被看作长期的压力,肾上腺素释放另一种叫做皮质醇的激素,皮质醇激素刺激食欲增加。一旦压力降低,则皮质醇水平也随着下降;但如果压力并没下降,或者说是持续在某一水平,则皮质醇也许会升高。同时,身体或情绪上的困扰能够增加高脂、高糖饮食,或者两者兼而有之。高皮质醇水平,结合高胰岛素水平,可能是其原因所在,其他研究显示:脑肠肽,一个“饥饿”激素,可能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3 家庭因素

在家庭环境中,父母的喂养方式会影响子女的进食问题。当子女表现出正确的行为时,父母会用食物给予子女奖励,相反则用剥夺食物作为错误行为的惩罚,这就是所谓的工具性喂养。有研究已经发现,在儿童期被父母采用过工具性喂养方式的成年人有更多的暴食行为(puhl & Schwartz, 2003)。最近的一项研究调查了父母的工具性喂养方式、负性情绪以及暴食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高强度的工具性喂养方式增强了负性情绪与暴食之间的关系,同时,当负性情绪较低时,个体报告较少的暴食行为,且与父母的工具性喂养方式无关。这表明当父母采用工具性喂养方式时,子女更有可能采用暴食的方式来应对负性情绪。父母长期采用工具性喂养方式,会使子女形成“进食可以作为一种处理问题的方式”的观念。当遇到实际问题产生负面情绪时,子女就很可能采用同样的方式来应对问题。

除了父母的喂养方式外,父母的进食行为也会对子女产生影响。一项在青少年群体中的研究显示,女孩的暴食行为与父亲的暴食行为显著相关。也有以大学生为样本的研究发现,和与父母共同居住的大学生相比,离家独自生活的大学生报告的暴食症状是前者的3倍。暴食往往是单独进行的,父母的陪伴和监督会减少子女的暴食行为。父母对子女进食行为的影响是双重的。当父母采用不恰当的喂养方式或自身具有进食问题时,子女往往也会表现出较多的进食问题。同时父母也可以监督子女的进食,为其提供正确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帮助处理应对消极情绪。

2.4社会文化因素

现在社会,媒体宣传的女性理想身材渐渐“以瘦为美”,在面对传媒中女性理想瘦身体形象刺激时,女大学生的外显身体意象在不同维度变化不同;外表评价降低,外表取向升高;各部位满意度则没有显著变化。电视机作为普遍使用的大众传播媒介,会影响个体的进食习惯,增加高热量食物的摄入。研究显示,每周观看电视的总时间与暴食症状显著正相关,即观看电视时间越长,暴食症状越严重。在社会大众媒体“以瘦为美”的压力下,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会产生身体不满意,即对自己的身体外貌产生负面的评价。已有研究发现,身体不满意与暴食行为有很强的相关。身体不满意水平较高的个体会报告更多的暴食行为,身体不满意可以引起限制性进食,进而引起暴食。同时,在这种“瘦"文化的影响下,女性也会进行节食或限制性进食,即限制热量摄人,以保持体身材和体重。有研究数据显示,限制性进食是暴食的一个显著性预测因子,限制性饮食指长期关注体重,以减肥为目的的慢节食行为。限制性饮食往往会因过度限制饮食从而引发暴食行为。

3.暴食的应对措施

暴食症还未引起我过学界的广泛关注,甚至很多人不能将暴食症与神经性贪食症予以区分。通常暴食症患者只能在网络上找到同样的患者,彼此鼓励相互支持来与暴食症抗争,自我治疗的策略也只是强迫自己控制饮食,此种方法并不能改善产生暴食症根源的人格、社会与认知因素。

暴食症的应对措施通常有三种:行为疗法,认知疗法和伴随症状改善法。除这三种疗法,还可以用药物治疗,补充蛋白质等。但药物治疗、补充蛋白质效果不确定,且有很高的复发率,故本文只讨论行为疗法、认知疗法和伴随症状改善法。

 3.1行为疗法

行为疗法的观点是暴食症关键在于暴食行为,只要改善了暴食行为就可以有效治疗暴食症。行为疗法中最常用的疗法之一是行为减肥法:用小步渐进法帮助患者逐步学会如何在行为上控制体重。控制体重的方法包括改变饮食习惯(如有选择性地进食)和生活方式(如不单独进食)等。

除直接控制暴食行为外,有些治疗者认为暴食行为本质上是一种不良适应行为,当患者感受到负面情绪与压力时,就会通过暴食来缓解这些情绪与压力。因此,要有效治疗暴食症,需教会患者正确的适应行为,并用这些正确行为去替代暴食行为。辩证行为疗法即为体现该理念的一种治疗方法。辩证行为疗法包括心境技巧、情绪调节技巧和压力应对技巧三部分:心境技巧旨在帮助患者学会观察并描述自己此时此刻的情绪、想法和欲望;情绪调节技巧致力于帮助患者学会理解自己的情绪、降低负面情绪的易感性、增加正面情绪以及转换情绪的状态;压力应对技巧则是帮助患者学会适应并有效应对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压力与痛苦,并帮助他们面对现实。

3.2 认知疗法

暴食症的一个特点是患者对自己体型与体重的不正确评价,一些研究者认为,对自己体型与体重的不正确评价才是引起暴食症的核心原因。因此治疗的关键在于改变患者的错误认识。认知疗法是目前使用最广的疗法,并且多数比较研究发现其疗效最好。单纯改变错误认知的疗法有艺术疗法和体验式认知疗法。两者的理念依据皆为患者潜意识里对自我的真实看法,到了意识层面会因心里防御机制的作用而产生否认和抵抗,艺术疗法让患者分析自己的艺术作品同时进行言语报告来帮助患者发现这种否认与抵抗。体验式认知疗法则利用虚拟的扭曲的现实环境与苏格拉底追问法帮助患者产生更现实的认知。

3.3 伴随症状改善法

暴食症者还有会伴随一些其他的心理与适应障碍,如社会适应不良和抑郁倾向等。人际心理疗法是一种伴随症状改善法,它帮助患者学会把情绪与人际交往联系,通过调整与改善人际关系以减轻抑郁(赵静波,季建林,2000)。这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社会适应不良,也能缓解他们的抑郁倾向。

4 总结

暴食症产生的原因多为心理因素和行为习惯因素,与身体机能因素相关性很小,多为暴食者的认知失调、压力和负面情绪应对方式错误以及环境影响。暴食症可以理解为一种心理症状和行为症状,并非生理疾病,但暴食症对身体和心理造成的影响不容小觑,暴食症不仅因进食过多或进食大量不健康食物对身体系统产生不良影响,也会产生自尊下降、人际关系水平降低等心理问题。改善暴食症要从心理和行为的根本原因入手,药物治疗和饮食限制效果不明显且容易复发,应当小步渐进,改善暴食者的心理问题和行为方式,如应对压力和调节负面情绪的能力等。民以食为天,减少暴食行为的发生,正常规律的饮食,对促进身心健康又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陈宜平,压力与暴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1-12-19:42-43.

贾建军.暴饮暴食危害多[J].健康生活. 2009-06:34.

吕振勇,郑盼.暴食症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D]. 重庆: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2016:02.

张衍,席居哲.暴食症的诊断、治疗及其疗效[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2011:03.

季建林,赵静波.自杀预防与危机干预.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M]. 2007. 

Gordon, HolmDenoma, Troop-Gordon, & Sand, 2012.

Schag, Schönleber, Teufel, Zipfel, & Giel, 2013.

Skinner, Haines, Austin, & Field, 2012.

Holmes, Fuller-Tyszkiewicz, Skouteris, & Broadbent, 2014.

Jacobi, Hayward, de Zwaan, Kraemer, & Agras, 2004.

Racine, Burt, lacono, McGue, & Klump, 2011.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