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企工作有哪些“坑”

如题所述

作为一个体制内工作几年的过来人,结合自身和周边人的经历,分享国企内常踩的几个坑,请大家绕路行走,少踩坑。

1.刚进去急于表现

有些刚毕业的新人总是一进入职场就开始各种出风头,巴不得领导同事都发现自己的一身绝技。然而这正犯了职场大忌。因为新人刚进入职场对专业领域、单位、同事的认知并不是那么熟悉和了解,很多时候只是自己自认为聪明,同事中高手特别多,自己的技能只是雕虫小技。并且刚进去好多双眼睛都盯着呢,一个小事情都会被无限放大,枪打出头鸟。一定要保持谦逊谨慎。

2.未走流程先办事

国企办事都有自己的流程与手续,一定要遵循先走流程再办事的程序。我曾经遇到过因为同事的事情很着急,要求先办理再走程序,我就心软同意了。结果后面补程序的时候领导并不乐意,因为没有事先告知,对方也把事情责任推给我,费力不讨好。下次遇到这种情况,即使领导不在也要电话或者办公软件告知,同意了再办理。

3. 过多承担领导布置的任务

有的领导一看刚进去的年轻人,学东西快又老实,总是特殊关照,不断加任务,因为他们知道这群年轻人不好意思拒绝。当然,年轻人多做点固然不是坏事,能让我们多学东西,更快适应工作,但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如果长期承担过多工作,会让我们心里不平衡,处于一种负重和压力状态,而且很多时候任务都是扎堆而来,一忙乱就容易出错,最终会影响工作完成的质量。国企其实是 “吃大锅饭”,做多做少拿的工资差不多,很多老员工又有推诿扯皮的习惯,所以要量力而行,适当拒绝。

4.跟同事还不熟就掏心窝

国企的人情往来是相对复杂的,切记不要跟同事还不熟或者自认为比较熟就掏心窝,讲点谁的闲话呀,说谁不好呀,你可能不知道谁跟谁关系好,谁有什么后台,不小心就得罪了同事,被背后捅刀子。记住,同事是一起工作的人,不是完全的朋友,不要讲领导的坏话、同事的是非、自己的隐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6-09
作为一个入职国企多年的“老员工”,我曾经在工作中入过不少“坑”,也看到别人入过的很多“坑”,如果一开始就有前人指路,完全可以避免,作为一个助人为乐的好青年,我决定将其中一些“坑”以及该如何避免分享给如我当初一般不懂套路的你。

一、一进单位就进入管理岗位

国企的特点是体量大、下属公司多,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公司固有的弊病,比如工作流程繁复、系统多、报表多等,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有很多学历不高、素质一般的老员工,对电脑不熟悉、写作能力差,难以适应工作要求,因此很多管理岗位急需年轻人补充。

这里说的管理岗位不是部门主任之类的管理者岗位,而是指不属于生产一线的二线岗位,比如部门里的各类专责、行政岗位。

如果你认为管理岗位比一线岗位要高大上,领导把你调入管理岗位是对年轻人的重视,那我只能说你还太年轻,对很多东西的本质不了解。

领导首先考虑的是公司整体的利益,想的是让公司如何更好的运转,哪些岗位放哪些人更合适,而不是如何培养哪个年轻人,当然领导是你爹或是你亲戚除外。

有人可能会问,那进入管理岗位有什么不好呢?没什么不好,只是可能会对你的成长速度和职业规划产生一些影响。

每个国企都有它的核心业务,比如中石油的核心业务是采油和石油加工,国家电网的核心业务是电网和营销,只有紧紧依靠核心业务企业才能产生效益,才能做大做强。

新进大学生没有工作经验,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不能直接应用,所以只能先去一线班组学技术、学经验、学习和基层员工打交道,要是一来就去管理岗位做报表、搞系统和一些行政工作,虽然也能让你学到一些做事做人的经验,但无法触及到公司最核心最重要的业务,这样显然是不利于成长成才的。

而如果先去一线班组锻炼,积累了一定的业务知识和经验再到管理岗位就不一样了,这时候你对一线的情况很了解,自然就知道如何做好二线管理工作。

因此刚进单位最好不要马上进入管理岗位,这时有人会问,去什么样的岗位不是我能定的,如果领导一定要安排我去呢,那就是如何和领导沟通的问题了,是另一个话题,不在这里详述。

二、领导布置的工作全部承担

在单位经常会听到一句话“年轻人多做点事没关系”,刚进单位不久的大学生和老员工比有一些特点,比如说学东西快,进入一种新环境比较谨慎,一般只会老老实实做事不会轻易和领导谈条件,刚进入社会相对比较单纯等。

在很多“吃大锅饭”的国企,做多做少拿的工资差不多,很多老员工养成了推诿扯皮的习惯,因此领导更喜欢给既会做事又比较好驾驭的年轻人安排更多工作。

有的领导一看你很能干,不断地给你加任务,特别是人手比较紧缺的时候,年轻人一开始多做点固然不是什么坏事,能让你多学到一些东西,更快适应工作,但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如果长期承担过多工作,会让你处于一种负重和压力状态,时间长了势必影响身心健康,而且很多时候任务都是扎堆而来,一忙乱就容易出错,最终会影响工作完成的质量。

而领导看重的是结果不是过程,把十件事情做得马马虎虎,不如认真把一件事情做好、做出水平更能给领导留下好印象。

所以在接受领导工作安排时一定要量力而行,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多做点不要紧,而一旦超出自己能力和精力范围,则必须和领导沟通,该拒绝的要拒绝,让领导知道你工作量确实已经饱和。而不要因为想表现好一点,领导安排多少任务都毫无怨言地承担下来,最后搞得自己精疲力尽,工作没做好不说,还不一定能得到领导理解。

三、上级单位借调

很多单位特别是体制内单位有一种很常见的人事调动形式——借调,就是在不改变原来的人事关系的前提下,把员工从原单位调入另一单位工作一段时间。

借调从时间上来说分为短期借调和长期借调,从性质上来说分为真借调和假借调,所谓假借调,就是上级单位想从下级单位调人,但由于受外在条件的限制(比如工作年限达不到要求等),就用借调这种形式先把人调上去,然后再想办法变成正式调动。

这里就着重讲一讲假借调可能会遇到的“坑”。

很多人刚进公司就被分到一些很基层的单位,比如乡镇或县里的子公司,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的大学生肯定是不满足于在这些小地方生活的,于是就千方百计想调去上一级单位,去更好的城市,而常见的借调刚好能满足这个需求。

但借调上去就一定好吗?不尽然。让我们看一个真实案例。

小张和小李是同一批被招进某大型国企的大学生,小张硕士学历,小李本科学历,他们都被分配到一个县级子公司,在重视学历的国企,小张只在县级公司工作一年多就被上级公司一个部门假借调走了。由于这个部门的业务不是公司核心业务,小张每天虽然忙忙碌碌,但做的事情很难出成绩,也很难引起领导注意。同时人事关系依然在县级公司,薪酬方面应得的利益还经常得不到保障。

而小李在基层一线踏踏实实工作,在人才相对匮乏的县级公司很受重视,工作两年就被提拔为班长,不到五年就被提拔为部门主任,作为公司后备干部培养。两人的前途产生了很大的差距。

所以遇到借调的机会一定要谨慎,反复权衡利弊,做长远考虑,而不是想当然地以为往上调一定是好事。

以上就是我的一点工作经验和感悟,希望对入职不久的你有帮助。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10-19
在国企工作的一些“坑”可能包括:
关系网复杂:在国企中,关系网往往比较复杂,员工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影响。这可能导致一些人难以适应这种氛围,也可能会对个人职业发展造成一定的限制。
薪资福利待遇可能没有想象中好:虽然国企的稳定性较高,但是薪资福利待遇可能没有想象中好,并且涨工资和晋升的空间也相对有限。
竞争力不够:由于国企的稳定性和体制的限制,员工之间的竞争往往不够激烈,这可能会让一些人感到缺乏动力和挑战性。
政治化气息较重:国企中往往存在一定的政治化气息,例如官僚主义、繁琐的审批流程等。这可能会对工作效率和员工士气造成一定的影响。
难以实现个人价值:由于国企的体制和氛围限制,员工可能难以实现个人价值,尤其是对于那些追求创新和成就感的人来说,可能会感到比较沮丧。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坑”并不是所有国企都存在的,具体情况会因企业而异。在选择工作时,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职业目标和对企业的了解来综合考虑。
第3个回答  2023-02-28
作为一个体制内工作几年的过来人,结合自身和周边人的经历,分享国企内常踩的几个坑,请大家绕路行走,少踩坑。
1.刚进去急于表现
有些刚毕业的新人总是一进入职场就开始各种出风头,巴不得领导同事都发现自己的一身绝技。然而这正犯了职场大忌。因为新人刚进入职场对专业领域、单位、同事的认知并不是那么熟悉和了解,很多时候只是自己自认为聪明,同事中高手特别多,自己的技能只是雕虫小技。并且刚进去好多双眼睛都盯着呢,一个小事情都会被无限放大,枪打出头鸟。一定要保持谦逊谨慎。
2.未走流程先办事
国企办事都有自己的流程与手续,一定要遵循先走流程再办事的程序。我曾经遇到过因为同事的事情很着急,要求先办理再走程序,我就心软同意了。结果后面补程序的时候领导并不乐意,因为没有事先告知,对方也把事情责任推给我,费力不讨好。下次遇到这种情况,即使领导不在也要电话或者办公软件告知,同意了再办理。
3. 过多承担领导布置的任务
有的领导一看刚进去的年轻人,学东西快又老实,总是特殊关照,不断加任务,因为他们知道这群年轻人不好意思拒绝。当然,年轻人多做点固然不是坏事,能让我们多学东西,更快适应工作,但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如果长期承担过多工作,会让我们心里不平衡,处于一种负重和压力状态,而且很多时候任务都是扎堆而来,一忙乱就容易出错,最终会影响工作完成的质量。国企其实是 “吃大锅饭”,做多做少拿的工资差不多,很多老员工又有推诿扯皮的习惯,所以要量力而行,适当拒绝。
4.跟同事还不熟就掏心窝
国企的人情往来是相对复杂的,切记不要跟同事还不熟或者自认为比较熟就掏心窝,讲点谁的闲话呀,说谁不好呀,你可能不知道谁跟谁关系好,谁有什么后台,不小心就得罪了同事,被背后捅刀子。记住,同事是一起工作的人,不是完全的朋友,不要讲领导的坏话、同事的是非、自己的隐私。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3-01-12
作为一个体制内工作几年的过来人,结合自身和周边人的经历,分享国企内常踩的几个坑,请大家绕路行走,少踩坑。

1.刚进去急于表现

有些刚毕业的新人总是一进入职场就开始各种出风头,巴不得领导同事都发现自己的一身绝技。然而这正犯了职场大忌。因为新人刚进入职场对专业领域、单位、同事的认知并不是那么熟悉和了解,很多时候只是自己自认为聪明,同事中高手特别多,自己的技能只是雕虫小技。并且刚进去好多双眼睛都盯着呢,一个小事情都会被无限放大,枪打出头鸟。一定要保持谦逊谨慎。

2.未走流程先办事

国企办事都有自己的流程与手续,一定要遵循先走流程再办事的程序。我曾经遇到过因为同事的事情很着急,要求先办理再走程序,我就心软同意了。结果后面补程序的时候领导并不乐意,因为没有事先告知,对方也把事情责任推给我,费力不讨好。下次遇到这种情况,即使领导不在也要电话或者办公软件告知,同意了再办理。

3. 过多承担领导布置的任务

有的领导一看刚进去的年轻人,学东西快又老实,总是特殊关照,不断加任务,因为他们知道这群年轻人不好意思拒绝。当然,年轻人多做点固然不是坏事,能让我们多学东西,更快适应工作,但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如果长期承担过多工作,会让我们心里不平衡,处于一种负重和压力状态,而且很多时候任务都是扎堆而来,一忙乱就容易出错,最终会影响工作完成的质量。国企其实是 “吃大锅饭”,做多做少拿的工资差不多,很多老员工又有推诿扯皮的习惯,所以要量力而行,适当拒绝。

4.跟同事还不熟就掏心窝

国企的人情往来是相对复杂的,切记不要跟同事还不熟或者自认为比较熟就掏心窝,讲点谁的闲话呀,说谁不好呀,你可能不知道谁跟谁关系好,谁有什么后台,不小心就得罪了同事,被背后捅刀子。记住,同事是一起工作的人,不是完全的朋友,不要讲领导的坏话、同事的是非、自己的隐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