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只是一介书生,他发明了一个什么战术,轻松剿灭太平军?

如题所述

“其深识远略,公而忘私。”这是人们对于曾国藩的评价。曾国藩出生于1811年11月26日,是晚清政府最为倚重的的权臣之一。有人说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也有人说他愚笨不已,完全是时事和机遇造就了他。那么为什么人们对于一个手握重权的高位人物会有如此极端的两面评价呢?

其实曾国藩小的时候算不上是天资聪慧的孩子。虽然他在1826年的时候参加了童子试,并且获得了第七名的好成绩。1832年,曾国藩也顺利考上了秀才。但是他少时读书的趣闻却是传遍了整个乡间。他小的时候曾经整个晚上都记诵同一篇文章,正是因为他太过于专心致志,所以连家里进了贼也不知道。

但是让人啼笑皆非的是,盗贼听到家里有人,所以不敢轻举妄动,于是就一直等着想曾国藩入睡之后再行动。不过旧年这个盗贼都已经记住了,文章内容的时候曾国藩还在那里背书。最后就连这个盗贼也打呼他为“蠢材”。

所以从这件小事上就能够看出,曾国藩并不是一个十分善于读书治学的人。不过让人们感到惊讶的是,1851年,洪秀全在金田村起事。曾国藩也趁着这个机会组建了自己的军队淮湘军。1854年的时候,曾国藩又在朝廷的指挥下承担起了剿灭太平军的任务。其实客观的来说,当时曾国藩并没有很丰富的作战经验。

不过他自己却十分清楚这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机会,虽然太平军们没有那么那么容易收服,不过曾国藩却早就已经想出了一个最“笨”的方法。那就是“围”法。曾国藩虽然不懂怎样用兵,但是他知道只要自己可以切断敌军的所有退路,那么他们已经会陷入死局。

不得不说,虽然这个办法听上去很“笨”,但是也的确是这样的道理。所以曾国藩也打了不少胜仗。不仅如此,这一招也曾经是苏联对付德国的杀手锏。当时是1941年,德国正在野心勃勃地实施巴巴罗萨计划。大量的德军涌入苏联。按道理来说,苏联人民会感觉特别慌张。可是他们却表现得毫无所谓。

除了苏联本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保证军队的武器和供给,可是苏联还是在没有做好充足准备的情况下不得不采取“围堵”的策略。诺曼底第二战场开辟了之后这种情况变得更加糟糕。

因为新的战场需要更多的士兵所以希特勒不得不考虑从苏联把士兵调出去。可是这个时候已经为时已晚,因为斯大林下令,士兵早就已经从左右两侧包围了德军。德国元帅帅领导26万大军也都全军覆没,可谓是损失惨重。

所以竟然在回忆这两段历史的时候都会十分惊讶。难道苏联向曾国藩偷师了么?要不然这二人的作战风格又怎会如此相似呢?不过这种包围的策略作为一种战争手段早就是自古有之,所以可能这也只是一个巧合罢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3
曾国藩在军事素养方面实际很差,他发明的战术就是围困,不论打哪座城池都是先围起来。
第2个回答  2021-03-13
他的战术就是“结硬寨,打呆仗”,当时的对手是太平军,太平军特别擅长运动战,所以他就采取“以静制动”的行之有效的作战方法,轻松剿灭了太平军
第3个回答  2021-03-12
他发明的战术是游击混合战,在各种偏僻的地方与太平军纠缠,消耗太平军的体力和物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