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和企业应如何保障食品安全?

如题所述

一、保障我国食品安全的总体思路
要切实提高全社会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尽快完善我国有关保障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及其实施办法,完善与国际接轨的食品标准;通过提升企业的技术装备、改进工艺操作和检验手段,加强食品原料、制造加工、储运和流通过程的食品安全控制(从原料生产到餐桌的全过程控制);加强市场和海关的监管;加强有关食品安全的科技研究和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系统;加强食品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道德准则,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放心食品。

二、保障我国食品安全应达到的目标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规、条例、标准和管理办法,尤其是要建立明确和统一的农产品国家规范和标准,使对直接进入消费领域和作为食品加工原料的农产品进行监督与管理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建立有效的食品原料加工制造、储运和流通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逐步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饲料、农产品和食品添加物生产许可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包括不合格产品和不安全食品的返回制度。
  加大对食品企业技术改造的力度,加强技术创新和国外技术的引进工作,进一步提高食品的安全性和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
  通过采用先进的检验手段和仪器,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和食品安全研究水平,逐步接近国际先进国家的水平。
  逐步建立我国食品安全信息系统,包括适应我国现状的食品安全事件可追溯制度。

  三、保障我国食品安全的措施建议
  提高对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全力提高全社会对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把食品安全问题作为保障人民健康、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保证社会稳定的大事来抓。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认真做好食品安全相关工作,并要总结以往食品安全工作的经验和不足,加强各地区、各部门的协调工作。
  抓好农产品源头的监督和管理。将食品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延伸到对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产品初加工的监管上,通过明确的农产品标准,规范对上市农产品的检验和执法力度,杜绝不安全的农产品流入市场和用于食品加工,严厉打击在饲料中和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违规使用化肥、农药和违法使用、添加禁止使用的化学品的行为。大力提倡发展有机农产品和绿色农产品。
  加强对食品生产过程的控制。建立、完善并严格执行食品生产规程,将其贯彻到从原料进入、加工制造直至产成品出厂的全过程中,保证产品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强化对食品的质量控制。根据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和加强食品安全的需要,组织力量对现有食品标准进行进一步的清理、修订和补充。力求在涉及食品安全的指标上尽快与国际水平接轨。制定政策鼓励企业对产品检验增加投入,更新检验手段。
  建立食品企业的示范工程。逐步实行“从农场到餐桌”的综合管理。当前应选择食品行业中影响食品安全较突出的产品,建立一套从原料到消费者食用均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体系。在不同的地区不同根据特点建立不同的食品安全示范工程。
  提高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技水平。在全面提高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科技水平的同时,加强对涉及食品安全的共性和普遍性问题的研究;要加强与国际发达国家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合作研究,提高快速、准确鉴定食品中危害因子的技术和能力;进一步研究病原微生物的抗性、病原的控制等预防技术和食品的现代加工、贮藏技术等。
  建立食品安全信息与监测体系。建立统一的全国性食品安全信息与监测体系,使之能系统而全面地收集、整理食品安全方面的各种信息资料。这些信息资料是向社会公开的,使全社会都能及时、方便地获取各种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资料。同时作为对外交流的窗口,用网络或其他形式与世界各国从事食品安全工作的同行建立广泛而密切的联系。
  加强食品市场的监督管理。必须加强食品市场监管,严格监督执法,加大对涉及食品安全事件的企业和责任人的惩罚打击力度。健全市场管理和食品生产许可证、产成品市场准入制度管理。借鉴国外相关制度,尽快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不安全食品的强制返回制度并付诸实施。为提高对市场的监管力度,应在社区广泛提倡建立规范化的超市,降低个体摊点的数量,保证和方便群众购买放心食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