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国学融入英语的教学

如题所述

  一、国学文化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
  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与文化存在着密不可分、水乳交融的关系①。众所周知,学习一门外语不可能脱离目的语所赖以生存的文化和社会土壤。但源语文化,也就是中国传统国学文化对外语教学的重要作用却一直未引起教学双方的足够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处于“失语”的弱势地位。这一现象背离了外语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中国融入世界和提升中国“软实力”的大背景下,外语教学不仅要让学习者掌握一门了解外部世界的工具,而且还负有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使命。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提升教学双方的国学文化修养,不仅是跨文化交际的需要,而且是向世界传播和发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需要②。同时,这种辩证的语言文化学习意识,使学生在了解和学习西方语言和文化的同时,能够更加深刻地领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瑰丽多姿。
  而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现实是,目的语文化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绝对的强势地位,外语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成了单一的西方文化的输入。在跨文化交际中,学生用英语表达或阐释中国文化所特有的事物、现象或观念的能力极其欠缺,从而直接导致跨文化交际障碍。因此,笔者认为,中国的大学外语教学不应当仅仅止步于对西方语言文化的单向输入,而是应当将其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环境和土壤,在承担起学习和引进西方优秀文化的同时,担负起向世界传播和输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使命,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且能够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立性,抵御西方文化的冲击。
  二、国学文化的教学现状
  高校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要引导学生熟悉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培养大学生使用外语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能力。越来越多的外语教师也充分意识到了文化教学对语言教学的促进作用。然而目前的现实是,母语文化即中国传统国学文化在外语教学中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症”的严重问题。教学过程中片面单纯地以西方文化的单向输入为主。高校外语教材中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微乎其微,不仅学生使用外语表达中国文化所特有的事物、现象或观念的能力极其欠缺,就连很多教师对中国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也未给予充分重视。很多专业没有开设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课程,甚至在很多高校连最基本的大学语文课程也给取消了。中国文化处于“失声”的弱势地位③。
  而中国学生学习外语的重要现实是,学习者是植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和氛围中,必须首先要熟悉和认同中国的传统文化,并努力培养用外语表达自己母语文化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目的语文化,强化自己的跨文化学习意识,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刘润清曾经说过:“学习外语时,完全脱离母语是不可能的。语言之间有些普遍现象,不参考母语,不与母语对比,会造成莫大损失。④”
  三、国学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大学英语教学的施教者和组织者应当清醒地认识到,高校外语教学承担着向世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影响力的日益扩大,应当伴随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和中国文化的对外输出。在跨文化交流中,中国人所使用的英语应当体现中国的文化,而不是英美国家的文化。大学外语教学绝不能成为只偏重目的语语言和文化的教学,而应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对外输出的一个重要平台。王宗炎曾经指出:“跨文化交际是双方的交流,而不是单方面向一方面学习。⑤”而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外语教学中,可以使学生通过对两种文化的比较,更深刻地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笔者认为,将国学文化融入大学外语教学,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渠道:
  1)拓展和丰富教学内容,将文化对比和文化多样性体现在外语教学中。
  大学外语教学应当改变目的语文化单项输入的现状,在教学内容中融入和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学习具体层面融入中国文化元素,增强学生用外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
  2)在教材设计中体现对外文化交流的主题,积极主动地向世界介绍中国传统优秀文化。
  大学外语教材应当适当强化中国文化元素,改变目的语文化一家独大的强势地位。例如,可以在介绍西方文化的同时,将其与中国文化作一对比,或者将经典的英译中国文化篇章编入教材,或者在课后作业中布置有关英译中国文化的作业,推荐学生阅读经典的英译中国文化读本,以强化中国文化的对外输出和交流。
  3)在大学课程设置中增加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强化学生的民族传统文化意识。
  可以通过开设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经典导读、中西方文化对比等课程,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提升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4)加强高校外语教师的中国国学文化素养。
  高校外语教师不仅是外语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而且是提升学生国学文化素养的重要引导者。因此,提升教师本身的国学文化素养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可以通过组织教师观摩和交流等方式,多渠道拓宽高校外语教师的国学文化学习途径。
  5)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外语表达能力纳入测试环节。
  在测试环节强化对中国文化元素的考核,是督促学生主动学习国学文化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阅读、翻译、写作等形式,将对中国文化元素外语表达和认知能力的考查融入其中。
  6)通过第二课堂和选修课等方式,为学生拓宽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渠道。
  外语教师可以和汉语言文化等专业的教师开展多渠道合作,引导学生阅读中国文化的英译读本,或推荐相关题材的电影等方式,多渠道拓宽学生跨文化学习途径。
  总之,大学外语教学应当找准自己的定位,在教学中强化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增强学生植根于中国文化土壤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在教材编写、课程设置、学业考核等多方面强化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