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设计中的中国风

如题所述

文化与设计相互影响与映射。作为高档耐用消费品,汽车在设计中融入独特的文化元素是恰如其分的;而作为高效的出行工具,在汽车中融入特定的元素却并不容易,很多时候容易弄巧成拙。因此,在汽车设计中是否需要融入文化元素,如何融入,一直是业界的热门话题之一。

本期Icona看设计,两位来自法国和中国的设计师将基于自己的工作经验,就汽车设计中的中国风发表他们的见解。

01 全球车 VS 本土研发

绝大多数畅销全球的知名车型,如大众高尔夫、丰田卡罗拉等,都面向广大市场研发,旨在用同一款“Global Design”取悦最多的人。另一方面,宝马3系、奥迪Q5等知名车型也纷纷为中国市场进行了轴距加长处理。在这背后,是在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前提下,“全球车”与“本土研发”两种开发思路的碰撞。

以欧洲消费者和中国消费者的差别为例,欧洲消费者喜爱运动车型,偏好激烈驾驶,因而短轴车型更受欢迎;而中国消费者则更偏重乘用空间,注重驾乘体验,轴距的加长顺理成章。

对于高尔夫、卡罗拉这样的家用车型,一款较为均衡的车型能最好地平衡成本和受众,实现最大的效益。而在豪华车上,为了提升品牌形象,营造更好的价值感,它们则会在设计上增加更多带有文化符号的细节,以凸显品牌的性格。

02?文化元素在汽车设计中的使用

我们先看几个将文化元素融入汽车设计的例子。

超豪华品牌法拉利与劳斯莱斯分别推出过两款中国限量版的车型。一款借鉴了宋代哥窑开片,对整个车壳进行重新处理,并加上小篆体的标识;另一款则是在幻影的翼子板和座椅处放上龙纹,寓意中国年。前者虽不乏艺术气息,但和法拉利本身的运动性能的DNA并不符合;后者更是直接在内外饰上用平面的图形讨好中国消费者,显得格格不入。

这样的设计令人想起了不少时尚品牌为中国农历新年推出的产品。显而易见,这类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的是西方视角对中国文化较为初级的理解,并没有很好地体现中国文化的精髓,反而弄巧成拙,有“文化挪用”的嫌疑。

相比之下,本土品牌对文化元素的运用就要显得恰当许多。

比亚迪全新“Dragon Face”家族设计语言已经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在前脸处,由LED日行灯构成“龙眼”,细密的横线电镀条格栅构成“龙须”和面积较为夸张的“龙嘴”,圆满讲述了一个蕴含中国文化特色的品牌故事。

内饰方面,吉利在多款车型的扶手箱上采用了在中国民间象征富贵的回纹,用一种较为巧妙的形式将中国文化元素体现在设计中。

同样的例子还有路虎星脉。这一来自英国的豪华品牌在座椅的织物上采用了英国米字国旗的纹理,通过这一文化元素对品牌标识作了进一步强化。

最后,是一款大家耳熟能详的车型别克GL8。通用泛亚技术中心以北美市场上雪佛兰一款家用七座车型的工程布置为基础,对中国市场进行了调研,造就了这款最受欢迎的商用MPV。这其中的秘诀在于深入理解中国消费者对商用MPV细分车型的期望,内饰增添实木和皮革,在外观上以线条增强引擎盖的力量感,并对前脸的格栅和头灯作重新设计,显得更有进攻性。虽然在设计中没有明显体现中国文化的元素,但这款车在每一处重要的细节上都体现了对中国市场及消费文化的深思熟虑,这也是一种“中国风”的体现。

在看了这么多案例之后,文化元素究竟如何在汽车设计中体现比较合适呢?

在外饰上,由于作出改变的成本较高,很容易就破坏车身整体比例与姿态的美感,前脸成为最理想的表达位置。比亚迪的“Dragon Face”,荣威的“如意”头灯,甚至起亚的“虎啸式”前脸等,都是这样。

内饰方面,由于用户和座舱的相处时间最长,于Color&Trim(色彩与装饰)方面下手是比较合适的,同有用的功能进行合理结合,能够有效地提升用户的审美体验,为品牌增添独特的身份标识。

另外,在下设计定义之前,就全方位的考量到目标消费者所属的文化语境进而对车型开展设计,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甚至更为精妙。

03?中国汽车的标签会是“大气”吗?

在全球化与本土化营销的双重影响下,我们很容易能就一些国家的汽车联想关键词,如法国车—浪漫,日本车—精细,美国车—厚重,意大利—奔放,德国车—扎实等等。但对于工业高速发展的中国汽车来说,人们却没有明确的词汇可以用来形容。如果一定要选出一个,在我们设计工作中常被提到的“大气”或许是最接近的关键词之一。

在汉语词典的解释中,“大气”意味着“有气派”、“度量大”,体现的是中华传统文化凝聚而成的中庸哲学。反映到汽车设计中,“大气”体现在中国汽车设计的每一处细节中,比如车身的大小、特征线的方向、整体的比例以及科技的运用等,力求在每一处细节处都要做到相对优秀,但同时也保持微妙的平衡。它是中庸,却不平庸;它新颖,却不哗众取宠。就像中华名菜佛跳墙一样,用无数种好的食材进行烹饪,却能在成品的味道中保持和谐。

如果说这样形容比较抽象,那么大可用一种比较大胆的方式去表达——大气=浪漫+精细+厚重+奔放+扎实……。

用这样一个形而上的关键词去表述中国汽车足够精妙,但难免比不上奥迪的“科技启迪未来”或是比亚迪的“Dragon Face”来的扎实。

“大气”可以代表中国汽车吗?也许,要让中国汽车在世界上拥有更清晰和显著的注解,还需要自主品牌和设计师们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地去探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