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十几块钱一次,能查出哪些疾病?

如题所述

“排队缴费后去旁边采个血,化验下血常规”这句话每个住过医院的人都很熟悉。甚至算是除了办理住院手续后第二个另广大住院部患者耳熟的操作了。这也引起很多人疑惑,为什么不管什么原因入院的人都要查血常规。这张报告单究竟反应身体哪些病症呢?


.

血常规是最基础的血液检验

血液里主要有三种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常规是通过观察这三种细胞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判断疾病,是医生诊断病情常用辅助检查手段之一。


.

血常规都查啥?需要空腹吗?结果咋看?能查出什么病?一个非常简单普遍的血常规检查,隐藏着大家的诸多疑惑,今天小编就来普及关于血常规这张小小化验单的事情。

血常规检查需要空腹吗?

无需空腹。血常规是检查血细胞的计数和分类,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质、碳水化合物及微量元素进入到血液里是小分子,对血细胞影响较小,但是食物中的乳糜颗粒会影响检查,因此患有乳糜血症的病人必须要空腹,除了血常规检查以外,血糖、血脂、肝功、肾功等生化检查和免疫检查必须要空腹。其实像抽血这样的检查算是相对简单却高效的。人体很多状况都可以通过血液表现出来。

贫血

在血常规检查中会有测量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数据,如果这两栏数据都大大低于正常水平,我们就可以判断这个人是患有贫血症。而这些人就应该在日常的饮食生活中多吃一些补铁的东西,这样可以帮助血红细胞造血,可以缓解贫血的症状。

免疫系统疾病

感冒的人血液中白细胞、淋巴细胞等数量都会和正常值有一定差异,由炎症引发的感冒,通常患者体内白细胞的数量会大幅度的增加,如果是病毒性的感冒人体内中性粒细胞的数目则不会有过大的变化,不过淋巴细胞的数目就会有较大的升高。像这一类人就应该多喝水,利用自身的免疫循环系统把病毒细菌排出体外,不过实在太严重的话还是需要进行药物治疗的。




.

凝血功能障碍

血小板数量过少,人就会出现凝血功能的障碍,具体表现就是人在受伤之后伤口很难愈合,轻微的障碍倒还不会对人体造成过大的影响,但是也有一些严重的,只要划破了一道小口子就会一直流血不止,必须要到医院打凝血针才可以停止流血,这类人往往都特别难养活,因为他们通常会伴有免疫力低下的症状,平常特别容易生病。

血常规能查出白血病吗?

血常规不能明确白血病的诊断,但是血常规是可以发现外周血的明显异常,提示患者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检查,进而发现白血病的,比如白细胞的异常升高或是血小板和白细胞的异常减低,都是提示白血病的可能。只是从血常规的数目来确诊白血病是很困难的。但是医生可以从中发现血常规的异常,并进一步通过检查诊断,所以血常规对白血病确诊也是有帮助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12

以感冒发热为例,很多时候,在中国的医疗环境下,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发热不验——你这啥大夫啊!连血都不化验就说有病?

发热验了无特异——你这啥大夫啊!就知道验血!

发热验了有问题——我说让验血吧,你看看!

血常规属于一种基本的血液检查,有形细胞和体液共同构成了血液,通过血常规检查,能够对人体血液的细胞成分进行查看,是临床中最常见的检验项目之一,可以反映出人体许多的变化!

感冒发热虽然是一个再常见不过的疾病,然而,感冒发热可能只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俗称,可能就包括了急性鼻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也可能会是流感,或是只是麻疹、流脑、百日咳、猩红热等急性传染病的早期表现而已。

感冒是一个排除性的诊断,只有排除了其他疾病才可以诊断为“感冒”;也是一个马后炮的诊断,只有等疾病已经康复了才能确诊为“感冒”。

因此,简单的一个“感冒发热”,根据医生对病情的不同判断,很多时候都会开出血常规的检查,通过血常规中红细胞、白细胞、淋巴细胞等形态和数量的变化分析,对疾病进行检查,是医生诊断某种病情经常用到的辅助手段。

血常规检查的指标包括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等,通过各项指标的变化,评估身体的健康程度及有无异常现象。白细胞的变化,可以提示有无炎症及细菌病毒感染,血红蛋白的情况看是否有贫血的情况,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贫血,通过血小板的检查是检测是否有其他血液疾病。所以去医院检查,抽血常规的意义非常大的。同时我们平时应该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注意多休息不要熬夜,饮食均衡有营养,适当的锻炼身体,这样才能保持健康的体魄。

第2个回答  2021-01-04

血常规这个项目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无论住院还是门诊,医生往往都需要开具这个检查项目,很多患者都会问为什么一定要检查血常规?做这个检查有什么用?可以检查出什么病?其实血常规是临床上最基础的化验检查之一,它与尿常规、大便常规并称为住院三大常规。血常规结果里的项目很多,平时比较常用到的主要有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和百分比、淋巴细胞计数和百分比、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红细胞比容和血小板等项目。

血常规检查的意义在于可以发现许多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迹象,具体可以检查出以下3大类常见疾病:


1.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

身体贫血可反映在血常规里的血红蛋白数值上,成年男性血红蛋白正常值约为120-160g/L,成年女性约为110-150g/L,新生儿约为180-190g/L,儿童约为120-140g/L。血红蛋白低于上述数值的低限时即为贫血。根据血红蛋白数值降低的幅度可分为轻、中、重度贫血,重度贫血患者需要及时输血,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血常规还能初步提示很多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如白血病随着疾病的进展,白细胞可进行性升高甚至超过正常值上限的数倍,同时可合并血小板和血红蛋白降低。再生障碍性贫血时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都会明显下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则是一种以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出血性疾病。

2.感染性疾病

当身体遭受感染时,也可在血常规上反映,并可区分病毒还是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或轻度下降,中性粒细胞计数和比例可小于正常值,淋巴细胞计数和比例可升高。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和比例则多会升高。需要注意的是,血常规这些数值变化并非具有很高的特异性,例如严重流感病毒感染时淋巴细胞计数可下降为0,病毒合并细菌感染时以上数值都可能会升高。

3.过敏性疾病

当身体出现过敏时,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数值可升高,所以通过嗜酸性粒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数值可判断是否有过敏性疾病。

总之,血液之中的任何有形成分发生病理性的变化,均会影响到全身的组织器官。相反,器官或者组织的病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引起血液成分发生一定的变化,所以,血常规的意义在于可以发现许多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迹象。需要提醒的是,血常规结果容易受到如药物、年龄、日间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波动,所以在疾病判断上不能单纯根据血常规结果就下定论,还需要结合症状体征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分析。

第3个回答  2021-01-07
血液检查能查出的疾病有:
一、白血病,包括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通过血常规检查,能够发现白细胞的数量异常的增高,往往会伴有中性粒细胞或淋巴细胞比例异常增高,同时还会有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的情况。
二、小细胞低色素性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通过血常规检查能够发现红细胞数量,红细胞压积减少,血红蛋白浓度降低,同时平均红细胞体积和平均血红蛋白量也减少。
三。血小板减少症,通过血常规检查,能够发现血小板数量明显减少,但是其它化验结果正常。
第4个回答  2021-01-06
血常规的检查非常重要,是抽取静脉血,可以查出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数量,可以区别出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初步判断有没有炎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