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的考试范围后面的跨专业科目是什么意思啊?

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的考试范围后面的跨专业科目是什么意思啊? 我跨专业考,学的与报考的专业无关,现在填报的时候,有考试范围后面的跨专业科目,什么意思啊? 1.对于跨专业报考A校专业研究生的,必须选考试范围后面的跨专业科目指定的专业课考试,是必须的? 2.针对跨专业报考A校专业研究生的,可以选考试范围后面的跨专业科目指定的专业课考试,是可选的? 3. 到底是什么意思?

跨专业科目就是指跨专业报考研究生的学员,需要参加考试的专业课程的要求。通常本专业的考试,都会直接有本专业的考试的科目,而跨专业因为其若是直接参加不同专业课的考试的话,难度较高,研究生招收学校就利用了难度较低的跨专业考试科目来代替。

跨专业,教育学术语,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超越原专业界限,从事其他专业的学习,如跨专业考研,跨专业就业;二是指横跨两个以上学科门类的专业,如教育技术学(可授教育学或理学学士学位)。相比于跨学科,广义上的跨专业是指跨越《国家教育部学科专业目录》中的专业设置,因此既包括狭义上的跨专业,也包括跨学科。

扩展资料:

招生新政策

2012年研究生招生工作正在全国各地进行,教育部日前对研究生招生政策作出调整,允许达到国家标准分数线,报考学术型硕士的考生改读专业硕士学位。有关专家表示,这种大规模的调剂政策在国家高校招生工作中尚属首次。

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中有学术硕士学位和专业硕士学位两种学位类型。以往,应届毕业生只能报考学术硕士学位,但从2009年开始,教育部调整政策,应届毕业生也可报考专业硕士学位。

2012年,全国专业硕士学位共有19类,其中可以接收调剂生的有:社会工作硕士、教育硕士、体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翻译硕士、艺术硕士、风景园林硕士、建筑学硕士、工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口腔医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会计硕士、军事硕士这16类专业。

不接收调剂生的有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法律硕士3个专业学位。凡报考这3个专业的考生,也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同时,政策还规定,报考专业学位的考生,只要符合条件也可以调入专业相同或相近的专业学位。

据介绍,过去的调剂只是相同学位间的微调,从来没有出现这种大规模的跨学位调剂。这可以把原来不愿意上专业学位的一些考生留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的质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22

跨专业科目就是指跨专业报考研究生的学员,需要参加考试的专业课程的要求。通常本专业的考试,都会直接有本专业的考试的科目,而跨专业因为其若是直接参加不同专业课的考试的话,难度较高,研究生招收学校就利用了难度较低的跨专业考试科目来代替。

相比于跨学科,广义上的跨专业是指跨越《国家教育部学科专业目录》中的专业设置,因此既包括狭义上的跨专业,也包括跨学科。

1、研招网硕士专业目录有个跨专业一栏,是用来说明招生单位对于跨专业报考的具体要求。

2、研招网的专业目录基本上都没有说明跨专业的要求,所以还是要查看招生单位官网公布的专业目录的备注说明和招生简章的报考条件。

3、一般来说学校官网公布的专业目录的【备注】会对跨专业报考的要求给予具体说明,如果报考专业没有说明则表示可以跨考。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9-19

跨专业科目就是指跨专业报考研究生的学员,需要参加考试的专业课程的要求。通常本专业的考试,都会直接有本专业的考试的科目,而跨专业因为其若是直接参加不同专业课的考试的话,难度较高,研究生招收学校就利用了难度较低的跨专业考试科目来代替。

2012年研究生招生工作正在全国各地进行,教育部日前对研究生招生政策作出调整,允许达到国家标准分数线,报考学术型硕士的考生改读专业硕士学位。有关专家表示,这种大规模的调剂政策在国家高校招生工作中尚属首次。

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中有学术硕士学位和专业硕士学位两种学位类型。以往,应届毕业生只能报考学术硕士学位,但从2009年开始,教育部调整政策,应届毕业生也可报考专业硕士学位。

2012年,全国专业硕士学位共有19类,其中可以接收调剂生的有:社会工作硕士、教育硕士、体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翻译硕士、艺术硕士、风景园林硕士、建筑学硕士、工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口腔医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会计硕士、军事硕士这16类专业。

不接收调剂生的有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法律硕士3个专业学位。凡报考这3个专业的考生,也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同时,政策还规定,报考专业学位的考生,只要符合条件也可以调入专业相同或相近的专业学位。

据介绍,过去的调剂只是相同学位间的微调,从来没有出现这种大规模的跨学位调剂。这可以把原来不愿意上专业学位的一些考生留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的质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2-05

跨专业科目就是指跨专业报考研究生的学员,需要参加考试的专业课程的要求。通常本专业的考试,都会直接有本专业的考试的科目,而跨专业因为其若是直接参加不同专业课的考试的话,难度较高,研究生招收学校就利用了难度较低的跨专业考试科目来代替。

研究生(Postgraduate)是高等教育的一种学历,一般由拥有硕士点、博士点的普通高等学校和研究生培养资格的科研机构开展,以研究生为最高学历,研究生毕业后,也可称研究生,含义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

在中国,研究生主要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全日制研究生是通过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举办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来进行招生,学制最少为2年或3年;非全日制研究生在2017年以前主要是指在职研究生,主要通过十月联考、同等学力申硕  、一月统招在职研究生等方式进行招生。

从2017年(包括2017年)起,双证在职研究生统一命名为非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一同参加12月底的全国统考,划定相同分数线,毕业时同样获得双证。招收与培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单位既有拥有硕士点和博士点的高等院校,也有相关科研机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9-27

跨专业考研所考科目。

文科与理工科、医科专业之间的转换,是所有专业间跨度最大的,风险也是很大的。文科属于社会科学,理工医科属于自然科学,两者的学习和研究虽然也有某些相通之处,有某些共同点,但总起来说是差异很大的:首先,文科的思维方式比较灵活自由,偏感性;

而理工医科的思维方式更有条理性和规范性、更偏理性,因此文科生选择理、工、医科非常不占优势;

其次,文科专业靠长时间的积累,理工医科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达到文科专业学生的知识水平,这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去理解和把握文科专业内在的理论框架,也更加需要一种悟性。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的。



理工科和医科专业之间的转换跨度风险相对小一些。虽然都属于理性思维方式的学科,但由于它们各自理论性强、应用性强、操作性强,而且还需要严密的科学规范,所以这些专业的学生最好还是继续攻读本专业,如果换一个领域,精力会不易集中。

文科专业内部间的互换,理工科专业内部间的互换

文科专业、理工科专业内部之间的转换,是专业选择里难度系数最低、跨度风险最小的。大学科门类一致的情况下,学科内的知识是相通的,也有诸多共同点,所以在学习方法模式和形式上都是比较相似的,因而挑战性也小了很多。

跨专业五原则:

1、就近原则

想要保证成功率高,最好寻找相近专业或相关学科。

2、兴趣原则

既然已经决定考研,当然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继续深造,而不是选择所谓的热门专业、高薪专业、好找工作的专业。

3、难易程度

如果想考的专业刚好是热门专业,那学校可以稍微降一点。当然如果有名校情节,非985、211不读的话,那么可以在自己的兴趣范围内尽可能选个稍微冷门的专业。再考虑下学校的招生人数,尽可能选择招收人数多的学校。

4、发展前景

如果选择跨专业,专业的发展前景也是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不论是热门专业还是冷门专业,都要对专业的未来发展前景有清晰的认识。

5、考研目的

考研的主要目的,对选择专业和报考单位的影响很大。如果是以考一个好专业好学校为主要目的,那么在选择专业和报考单位时,以自己的喜好和未来的发展需要为主就可以了。如果是只要能考上就行,那就更要注意权衡选择,尽量增加考研成功的概率。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