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电式,电磁式的区别在哪儿?

如题所述

一、性质不同

1、磁电式性质: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将输入速度转化为线圈的感应电势输出。

2、电磁式性质:将测量的物理量转换成感应电动势的传感器。

二、特点不同

1、磁电式特点:具有输出信号大,抗干扰性能好,不需外接电源,可在烟雾、油气、水气等恶劣环境中使用。

2、电磁式特点:主要是针对测速齿轮而设计的发电型传感器,将被测量在导体中感生的磁通量变化,转换成输出信号变化。



扩展资料:

磁电式传感器直接输出感应电势,且传感器灵敏度高,不需要高增益放大器。但磁电传感器是一种速度传感器。如果想得到位移或加速度信号,需要使用积分或微分电路。

为了提高灵敏度,应选用磁能积较大、气隙长度最小的永磁体来提高气隙磁通密度B;增大La和W也能提高灵敏度,但受体积和重量、内阻、工作频率等因素的限制。

为了确保传感器输出的线性,必须确保线圈始终在均匀磁场中移动。设计人员的任务是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材料和结构尺寸,以满足传感器的基本性能要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磁电式传感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磁式传感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2-09
  电工测量仪表中的磁电式,电磁式主要有结构、原理、和适用三个方面的区别。
  一。结构不同。磁电式的具有一块永久磁铁一个可动线圈,可动线圈置于永久磁铁的气隙磁场中。电磁式的没有永久磁铁,有一个固定线圈、一片固定铁片和一片可动铁片。
  二。原理不同。磁电式的可动线圈通过被测电流,在永久磁铁的气隙磁场中受力并产生扭转力矩驱动指针,指针的偏转角与电流成正比。电磁式的 固定线圈通过被测电流,该电流同时磁化固定铁片和可动铁片,两铁片的极性呈互相排斥产生转动力矩驱动指针,指针的偏转角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
  三。适用不同。磁电式的具有较强的稳定磁场,因此灵敏度高。适用测量电流小、变化大的电流。电磁式的 磁场强弱受被测电流的影响,因此灵敏度不高。适用测量电流大、变化不大的电流。
第2个回答  2013-11-07
从表盘上就可区分开。除他们的图形符号不同外,磁电式的刻度基本上是均匀的,而电磁式仪表的刻度则由密变疏。
从性能上看,磁电式仪表反映的是通过它的电流的平均值,因此它的直接被测量只能是直流电流和电压;而电磁式仪表反映的是通过它的电流有效值。
结构和工作原理的不同是两种仪表的根本区别。虽然它们都分为固定和可动两大部分,但其具体组成内容不同。磁电式仪表的固定部分是永久磁铁,用来产生均匀、恒定的磁场,可动部分的核心是一线圈,被测电流流经线圈时,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原理(即电动机原理),实现可动部分的转动。电磁式仪表的固定部分是被测电流流经的线圈,有电流通过即可形成较强的磁场;可动部分的核心是一片可被及时磁化的软磁性材料(如铁片、坡莫合金等),利用被磁化的动铁片与通电线圈(或被磁化的静铁片)磁极之间的作用力,可实现可动部分的偏转。由于电磁式仪表构造简单、成本低廉,在电工测量中获得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开关板式交流电流、电压表,基本上都采用这种仪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