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可以烧香吗?

如题所述

可以的。中秋节本有烧香传统,在拜月的时候上香是最好的。民间传说的嫦娥、吴刚等神仙,佛教中的月光菩萨,传说都是在月中的。香供菩萨及神灵,功德无量。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扩展资料:

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祭月,历史久远,是古代我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二十四节气的“秋分”,是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节普及于汉代,汉代是我国南北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融合时期,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节俗融合传播。

“中秋”一词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汉代文献,成书于两汉之间的《周礼》(世传为周公旦所著,实际上成书于两汉之间)中说,先秦时期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据记载,在汉代时,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养老,赐以雄粗饼的活动。晋时亦有出现中秋赏月之举的文字记载,不过不太普遍,晋时中秋赏月习俗在北方还不很流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9
  可以的。中秋节本有烧香传统,在拜月的时候上香是最好的。民间传说的嫦娥、吴刚等神仙,佛教中的月光菩萨,传说都是在月中的。香供菩萨及神灵,功德无量。
  中秋节,又称月夕、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第2个回答  2014-09-07
可以,任何时候都可以,烧香可以蒙佛加佑,更多的意义,是表示对佛菩萨的尊敬,表示要学习佛菩萨的思想,行为和精神。
佛法要求我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我们烧了香以后,就要在生活中力行之。很多人烧香磕头而没有感应,就是因为没有积德,没有功德。没有福德。而我们止恶,行善。就有了功德,所谓天佑有德之人,就是这个道理。

另外,楼主烧香,是不是有所苦,有所求呢?是的话,除了烧香,还可以做一下以下的事情。
1 持守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五戒十善是人天之因,修上品五戒十善来世升天,中品五戒十善来生为人。

2 念佛念经。佛名推荐南无阿弥陀佛,经文推荐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我们看一下经书: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是如何说的:
或值怨贼绕,各执刀加害,念彼观音力,咸即起慈心。(解怨)
咒诅诸毒药,所欲害身者,念彼观音力,还著于本人。 (解恶咒解毒害)
或遇恶罗刹,毒龙诸鬼等,念彼观音力,时悉不敢害。(辟邪)
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寻声救苦)

你看,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与普门品,有如上效果。

四 吃素,刚开始可以初一十五吃素,然后慢慢过渡到吃长素。吃素是培养慈悲心的好办法。你想啊,我们平时打针都痛,动物被杀痛到死,是个什么滋味啊。所以,吃素不结怨。

五,放生,放生是第一希有功德,改命效果很好的。放生注意事项自行百度。放生一定要念放生仪轨,仪轨也可以搜索到。

六。忏悔,无始以来,前世今生,我们都犯过很多错,做过很多恶,恶有恶报,所以我们今生才会痛苦。所以要忏悔。忏悔文推荐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七:回向,就是说,做了以上善事,佛事后,要回向,就是说一句,愿以此功德,让我实现什么愿望。就可以了。
第3个回答  2014-09-07
1、中秋节是传承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以及古代秋收拜土地神的遗俗的相关习俗活动,也是祈求团圆的一种信仰活动。
2、烧香是礼拜神佛的一种仪式,也是为取其香气或清雅而燃香的一种生活方式。此外,烧香也是一种生活情调,如焚香弹琴、焚香读书,同时也可以辟邪祛妖、去秽除腥。
3、佛家认为香对人身心有直接的影响。好香不仅芬芳,使人心生欢喜,而且能助人达到沉静、空净、灵动的境界,于心旷神怡之中达于正定,证得自性如来。而且好香的气息对人有潜移默化的熏陶,可培扶人的身心根性向正与善的方向发展。
4、佛家认为香能沟通凡圣,为最殊胜的供品。佛陀住世时,弟子们就以香为供养。佛家认为“香为佛使”、“香为信心之使”,所以焚香上香几乎是所有佛事中必有的内容。
5、中秋节之时正气兴盛,不至于烧香引出鬼,只要不过分地烧高香而浪费,注意防火,烧香的利益及功德还是较多的,既能随顺民俗,又可心情愉悦而自利利他。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