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食者当常忆袁公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21

一日三餐,米香弥漫!

年龄越小,越不知袁公的可贵!

没有饥饿的记忆,自不知粮食的可贵,正真正饥饿过才方知您老的可贵!

儿时关于关于粮食最早的记忆还是交公粮,邻里内外,三五成团开着土拉机去公社交公粮……

那时不知为什么把粮食交上去,只知爷爷,父亲都愁眉不展,唉声叹气……

长大后才知道上交过公粮后,家里的粮食基本够温饱的,所以儿时的饭菜总是以粗粮为主,红薯,土豆基本上顿顿不差,以至于现在还心里排斥红薯,土豆……

忘不了爷爷总是一遍又一遍去翻弄麦秸杆,就为了不放过一颗粮食;

忘不了父亲一年到头伺候土地,就害怕怠慢它,来年没有好收成;

忘不了家里一日三餐以红薯,土豆为主,吃到反胃……

现在每顿饭都会把饭菜吃完,哪怕吃撑了,也不敢浪费粮食,这也是深入骨子里的贫穷记忆。

记得公粮被取消时,父亲开心的像个孩子,不喝酒的他那天破例喝了个伶仃大醉!

粮食可以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

读了书才明白这要归结到袁公的杂交水稻,他解决了中国的吃饭问题,让中国人吃饱了饭, 粮食再也不是阻挡中国发展的绊脚石,袁公补全了中国的短板!

他为中国的腾飞按上了翅膀,杂交水稻节节高升的时间,也是中国发展最快的时间,可以说中国高速发展,袁公功不可没。

有了充足的粮食,所以公粮被取消了,压在中国农民五千年的脚链被斩断了,为了保证充足粮食供应,补贴农民种粮了……

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思考也渐渐成熟,越明白袁公的伟大和不朽!!

上午看到袁公住院,心里隐隐约约有点不祥的预感,没想到我13时07分就收到袁公逝世的新闻,心情顿时低落了不少……

虽未与您蒙面,但总感觉你就在我身边,像邻居家的爷爷那样慈祥,一粥一饭当思之不易!

“他想等我们安心吃完这顿午饭”

看到这句话,眼泪刷一下流了下来,心里说不出的难受!

袁公千古,国士无双,一路走好!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

一亩农田,两条泥腿,三问天谋民生!

四季如春,五谷丰登,留得人间稻香!!

七星相伴,八仙神通,九十载千秋岁月!

万年不忘,国之大者,侠以垂亿万年青!

“杂交水稻之父”,你当之无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