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三次点燃火柴时为什么看见了圣诞树

如题所述

因为每次点燃火柴后看到景象,反映着她内心深处的渴望。前两次看到的火炉和晚餐,说明女孩在饥寒交迫下渴望温暖和食物。而第三次的圣诞树则是,她对圣诞夜里家人围坐圣诞树边言笑晏晏的那种温馨、快乐氛围的渴望,对幸福的憧憬。

内容简介

它讲述的是一个在圣诞夜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因为没有卖掉一根火柴,小女孩一天没有吃东西。她又冷又饿,她擦亮了第一根火柴,看见了喷香的烤鹅;她擦亮第二根火柴,看见了美丽的圣诞树;她擦亮了第三根火柴,看见了久违的外婆,她想让外婆留在自己身边,擦亮了一整把的火柴。

然而当火柴熄灭的时候,这所有的一切都不见了,小女孩就是这样在圣诞之夜悲惨地死去,没有人知道她在生前最后一刻看到的美好情景。

《卖火柴的小女孩》发表于1846年。主要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富人合家欢乐,举杯共庆的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小女孩死了,嘴角却带着微笑,通过擦燃火柴的美好幻想与她饥寒交迫的现实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安徒生通过这个童话,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刻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不满,无情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罪恶。2019年入选了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的第8课。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1845年10月,安徒生再次访问意大利。在圣诞节即将到来的时候,格洛斯顿城的朋友们再三邀请安徒生去那里过圣诞节。安徒生兴冲冲地坐上了去格洛斯顿的马车。在格洛斯顿城,他看到马路旁挂着“欢迎安徒生先生到来”的条幅,书店里摆满了他创作的童话。

安徒生的马车在格洛斯顿的街道上缓缓前进,他要体会一下城市里的圣诞节气氛。然而,就在热闹的街道尽头,他看到一个中年妇女手臂上挂着一个篮子,背着个瘦弱的婴儿,有气无力地乞讨着。

不远处,一个只有五岁左右的小女孩,正在卖火柴,她的手都冻僵了。可是,路过的人已经不多了,金发小女孩的火柴一根也没有卖掉。安徒生回去以后就写了《卖火柴的小女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卖火柴的小女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30
背景

为了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一下作者写作的背景以及西方过年的日子,安徒生在1845年访问意大利时,在格洛斯顿的街道上看到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回去后就写了这篇《卖火柴的小女孩》。西方人的过年的日期是一月一日,在原文翻译之后会发现,小女孩在白天卖火柴看到了圣诞树,相信有人会感到奇怪,为什么一月一日会有圣诞树。这就不得不提圣诞树的摆放时节,传统上,直到平安夜(12月24日)圣诞树才会立起来装饰,然后在12夜(1月6日)之后移走,所以当时看到圣诞树完全符合常理。

原文

中午了,她一根火柴也没卖掉,谁也没有给她一个铜板。她走着走着,在一幢楼房的窗前停下了,室内的情景吸引住了她。哟,屋里的圣诞树多美呀,那两个孩子手里的糖果纸真漂亮。看着人家幸福的情景,小女孩想到了生病的妈妈和死去的奶奶,伤心地哭了。哭有什么用呢?小女孩擦干眼泪,继续向前走去。原文中小女孩在街上卖火柴时,在窗前看到了别人家孩子在圣诞树下吃着糖果烤着火炉,一家人幸幸福福的在一起,在于自己对比,内心的悲伤由此而发,也为后来点燃火柴看到圣诞树留下了伏笔。


点燃火柴

小女孩在点燃火柴时看到的幻想属于他死前美好的愿望,也是当下最为需要的事物,当时小女孩在赤脚行走,处于饥寒交迫中,所以小女孩在第一第二根火柴中分别看到了火炉和食物,代表着身体的寒冷与肚子的饥饿。在这两者满足之后,第三次之所以看到的是圣诞树,是因为小女孩在没有卖出火柴的情况下无法回家,因为卖不出去回家就意味着一顿毒打,这个没有丝毫温暖的家庭与白天在楼房看到的家庭形成巨大的对比。而白天看到的圣诞树则在小女孩的心中留下了不小的印象,此外,当时依旧处于圣诞节的浓厚氛围之中,几中情况结合下,小女孩能够在火光中能够看到圣诞树也并不奇怪。

第2个回答  2010-04-01
因为每次点燃火柴后看到景象,反映着她内心深处的渴望。前两次看到的火炉和晚餐,说明女孩在饥寒交迫下渴望温暖和食物。而第三次的圣诞树则是,她对圣诞夜里家人围坐圣诞树边言笑晏晏的那种温馨、快乐氛围的渴望,对幸福的憧憬。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1-01
小女孩前两次分别看到火炉和晚餐,说明她饥寒交迫。而第三次看到圣诞树,说明她内心也十分渴望能和家人一次过圣诞节。
第4个回答  2010-04-01
因为当时是平安夜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