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煮好的棕子放冰箱会反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3

还有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是端午节了,除了五彩线、撞鸡蛋、看龙舟等习俗之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吃粽子。

其实随着现在食品获得越来越方便,很多节日 美食 的“地位”是在下降的,比如之前“五仁月饼”一度被众多网友所嫌弃。但是在几乎所有的节日食品当中,粘糯可口的粽子算是最受欢迎的了,那么这次我们就来解答一下这个粽子相关的问题吧。

为什么煮好的粽子放冰箱会“反生”?

粽子这种食物虽然做法并不复杂,但是制作的周期比较长,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我们基本上一年就制作一次,所以一次性会制备比较多。这样难免就会出现粽子需要保存的情况,而且由于在夏季的常温之下粽子是比较容易酸败、变质的,冰箱保存是很常见的选择。

所以在有些朋友再次食用保存粽子的时候,可能就会发现粽子好像有口感变韧、反生的现象发生。 其实会导致这个现象产生的原因还是有很多的,而且未必都是真正意义上的“反生”,还有可能是粽子制作过程中其他原因导致的口感变差,让我们吃起来以为它“反生”了。

1、原因之一:淀粉“老化”

制作任何一种粽子的主要材料都是糯米,而糯米的主要物质成分就是淀粉,题目所说的粽子“反生”的情况,就与淀粉的物理性质有关。

当水温在53度以上的时候,糯米中淀粉的物理状态就会开始有明显的变化,随着温度升高,继续加热水煮,糯米原本紧密、坚硬的质地会开始吸水、膨胀、分裂, 直观的外在表现就是糯米被煮熟了。这个过程一般被称为“糊化”,而淀粉“老化”就是“糊化”的逆转过程

淀粉食物在“糊化”煮熟之后,如果含水量在30%到60%之间,所处温度在2到10度之间,那么就是最容易发生“淀粉老化、口感反生”的环境。所以煮熟之后充分吸水的粽子, 如果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当中,那么刚好满足这些最易发生“老化、反生”的条件,所以确实是会有粽子因为淀粉“老化”而导致反生的现象出现

但是糯米当中的支链淀粉要远比直链淀粉多,支链淀粉相对易糊化而不易老化, 所以一般来讲粽子是不那么容易单纯因为淀粉老化而“反生”的,导致粽子吃起来“反生”的还有可能是以下几种原因

2、原因之二:保存不当

我们一般看到卖粽子的摊贩,都是将粽子放置在热腾腾的锅具当中,或者是用清水浸泡着保存的。首先这样 可以避免粽子陷入易于老化的温度和湿度范围内 ,其次也 可以避免水分的流失 。虽然粽子在煮熟之后已经充分吸水了,并且还有粽叶包覆,但是这些条件无法阻止水分的流失。

尤其放在冰箱冷藏存放的时候,为了保持食物的新鲜,冰箱里面会维持相对稳定的湿度和温度。有些冰箱为了防止有水珠的产生,可能还会带有除湿功能或者放置一些吸味除湿的用品,这就会导致粽子放进去之后不断的失去水分,慢慢的变干。

所以有些时候未必是粽子真的“反生”了,也有可能是保存不当,导致粽子大量的失去水分,变得干硬难嚼,让人误以为是粽子“反生”。

3、原因之三:粽子制作细节的失误

粽子虽然是流传已久的节日食物,制作方式和所用材料也并不复杂,但是在 制作过程当中还是有一些细节要注意的 ,不然的话可能就会出现容易反生,或者是粽子干脆就没有熟透、夹生的情况。

①包粽子米没泡透

包粽子最耗时间的关键点之一,就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浸泡糯米。糯米至少需要提前2到3个小时摘洗、浸泡清水,让米粒充分吸收水分,这样不仅可以缩短煮粽子的时间,还可以让粽子的口感更加软糯。不然的话粽子就容易变的难以煮熟煮透,内里夹生变硬,感觉好像是又“反生”了一样。

②粽叶包裹的太紧

粽子一般的个头都不算小,大量的糯米聚集在其内部,而糯米的吸水是由两部分完成的,第一阶段是浸泡吸水,第二阶段就水煮的时候吸水。但是如果用粽叶将糯米裹得太紧、压的太严实了,那么在水煮的时候粽子内部的糯米就失去了进一步吸水膨胀的空间,所以煮出来可能就会口感偏硬,好像夹生饭或者“反生”一样的状态。

③没有彻底煮透

这是制作粽子另外一个最消耗时间的点,一般来讲重量50克的小粽子,需要煮1小时左右,大约100克到120克的粽子,需要水煮至少2个小时以上。而有一些糯米浸泡时间比较短,或者个头特别大的粽子,则可能需要小火水煮5到6个小时以上。如果没有彻底煮透或者是水量没有没过所有粽子,那么粽子就难以被均匀的煮熟,在粽子放进冰箱之后再拿出来,哪怕重新短暂加热过,也是会觉得里面是生的。

粽子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反生、不熟?

分析过了会导致粽子吃起来感觉反生、夹生、不熟的原因,那么下面我们就分享一下具体的解决办法,以及粽子做法的注意事项。

——【粽子】的做法流程——

第一步:材料处理

①把糯米淘洗干净,然后加清水浸泡2个小时以上,如果需要添加红豆之类的豆类,那么这些豆子需要提前一夜就浸泡上。

②粽叶如果买的是新鲜的,那么就用开水简单烫煮一下,如果买的是干燥老粽叶,那么也需要提前一夜用水浸泡。

③如果想要吃肉粽、咸蛋粽子的话,猪肉可以提前一夜加生抽、糖、料酒之类的腌渍好,确保入味。

第二步:拌料包粽子

①将糯米和粽叶捞出来沥水,如果添加红豆等杂豆的话,直接沥水后和糯米混合。但如果是包咸肉粽、蛋黄粽的话,那么糯米也要加入少许的酱油、盐、糖拌匀调味,不然味道会比较寡淡。

②将粽叶叠成一个带有严密尖角的漏斗形(圆锥形),然后加入少许糯米,放入咸肉、蛋黄,最后在上面再撒一层糯米。

③用勺子或者手将米略微压实,将叠成漏斗形粽叶边上预留出来的长边折上去盖住漏出米的口子,两边压紧之后折出一个角来,最后用棉绳绑紧就可以了。

第三步:煮粽子

①包好的粽子冷水下锅,水量要加的非常多,至少没过所有粽子5厘米,可以在粽子上面 压一个稍微厚重一点的盘子或者大碗 ,避免有些粽子被沸水给“拱起来”,导致吸水不彻底。

②大火烧开之后转小火煮,一般150克以下的粽子需要煮2到2.5个小时左右。想要判断粽子是不是熟了,可以 捞出一个最大的粽子来稍微捏一下 ,有点软软的、捏得动的手感就对了,然后将其打开查看最中心的位置,只要这个熟了,基本上就都煮熟煮透了。

第四步:保存粽子和在加热粽子

保存: 煮好的粽子如果没能及时吃掉,需要保存起来以后慢慢吃,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降温之后进行冷冻。温度低于2度的时候,淀粉的老化、“反生”速度就大大减慢了,如果放入零度之下的冰箱冷冻层,那么这个速度就会开始趋向于停止,在零下20之下基本淀粉老化就会停止。所以只要冰冻之前的粽子彻底煮熟了,那么只要冷冻的时间不会特别长,粽子就不会反生。

再加热 :常温下粽子的保质期很短,所以基本都是低温保存的,所以再次食用的时候基本都需要再次加热才行。不过不同于其他食物用蒸煮的再加热方式都可以,粽子这种东西最好是一定进行水煮加热,让热水充分的重新滋润粽子,这样才能让其恢复到更好的粽叶清香和糯米的软糯口感,而蒸制可能会让一些粽子越蒸越干、硬。

》粽子的答疑解惑

1、问:为什么建议冷水下锅煮?

:煮粽子最好是冷水下锅开始煮,相对缓慢的逐步升温可以让粽子里外成熟度更加一致。如果是滚沸的开水下锅,那么最外层的糯米会在瞬间就开始被烫熟、糊化,进而会导致水分的持续进入被减缓,可能就会对粽子的内部吸水、变熟造成不好的影响,导致粽子夹生。

2、问:用老粽叶和新鲜粽叶有什么分别吗?

:两者的分别不是很大,有些朋友觉得老粽叶更香,而也有人认为新粽叶更清新。两者的主要区别就是老粽叶需要提前很久浸泡,才能让它恢复较好的柔韧度,而新鲜粽叶只要提前用沸水短暂的汆烫一下就好了。不过要注意不要选择看着特别翠绿的粽叶,有可能是硫酸铜“返青”处理过的,正常粽叶煮过之后残留的水是有点发黄的,而经过硫酸铜处理的粽叶煮过之后,水是发绿的。

》粽子制作和避免粽子“反生”的技术总结

⑴糯米要提前浸泡,至少2个小时以上,建议可以中午泡米下午包粽子,粽叶、豆子等其他包粽子需要的材料也都需要提前浸泡。

⑵包粽子的时候虽然需要进行按压让糯米和其他材料结合在一起,但是不要按压、捆绑的太过紧密,尤其是当糯米浸泡时间不够的时候,这会导致糯米失去吸水膨胀的空间,最后的结果不是涨破粽叶,就是粽子口感夹生。

⑶家常粽子一般都需要水煮2个小时以上,判断煮好与否的条件就是捞出最大最难熟的那个粽子,然后捏一下,感觉手感是软软的,就可以拆开来进一步确认了。

⑷煮好的粽子如果短时间内没办法吃完,那么最好是快速降温之后放入冰箱冷冻保存,这样可以存放至少2到3个月,不会产生“反生”,口感干硬的状态。
⑸保存起来的粽子想要再次加热食用的时候,水煮是最好的选择,充分的重新吸收水分可以让粽子的香气和口感得到最好的还原。

那么以上就是这次关于粽子的全部内容了,提前预祝端午安康,如果有所帮助的话,恳请帮忙转发和收藏哦。

这个月下旬就过端午节了,大家都知道,端午节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包各种各样的粽子,也会提前包粽子。

1.在制作粽子的时候,提前将糯米进行浸泡,而有一些人是没有浸泡糯米的,一般来说,浸泡过糯米的粽子叫软粽子,软粽子在锅里煮五个小时左右,而没有浸泡过糯米的粽子,一般叫做硬粽子,硬粽子通常需要煮8到10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这样制作出来的粽子才会比较好吃。

2.煮粽子的时间也会跟粽子的大小有一定的关系,通常来说自己包的粽子,大小不是特别的统一,如果是比较大的粽子,需要煮的时间就会稍微长一些,相反,如果是比较小一点的粽子,那么熟的一定是比较快一些的,可以煮的时间稍微短一些。

3.熟了的粽子闻上去是有一股非常浓郁的清香味的,如果有一股非常浓郁的粽子的香味飘出来了,说明粽子已经煮熟了,或者是已经快要煮熟了,熟了的粽子的味道和生的粽子的味道差异是非常明显的。煮熟的粽子放冰箱是不会返生的,可能是有些米没有浸透,或者煮的时候没有多次加水(一定要加开水),所以部分粽子是夹生米。如果夹生可以再花点时间煮一下,等粽叶和糯米香味出来即可食用了。

粽子要用煮粽子的水泡起来三天左右不要紧,如果多的一下吃不掉,可以再煮一次,烧开就可以,一直泡在水里不会坏

煮熟的粽子放冰箱不会返生,有可能是有些米没有浸透,或者煮的时候,水没浸过粽子,部分粽子夹生米。

我们去年包的粽子煮熟啦,没吃完放在冰箱里边冷冻之后,一直放在那里,没有动也没有吃,结果今天拿出来我怕坏了,说拿出来蒸一下吧,看坏了没有?结果蒸好之后打开给新鲜的一样一点都没坏。

为什么煮好的粽子放冰箱会反生?

第一,糯米没有浸泡成功,糯米要浸泡一个晚上才可以

第二,粽子没煮透,煮的时间不够久,煮的不够烂

你好我是“厨房 美食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还有十天就到端午节了,好多家庭已经准备好包粽子所需要的食材,但是总会有很多家庭碰到相似的问题,粽子熟了吃不完怎么办?扔了可惜,放在冰箱保鲜也就只能存放两三天,有的家庭直接省事放到冷冻室里不管了,这样是存放粽子的错误方法!

粽子放进冷冻室时间久了,会出现你说的情况好像返生?其实不是返生,是因为粽子放进冰箱时间久了,水分流失了,以后再拿出来也会大大影响口感,味道也没有原来的香甜了,在这里教给大家一个厨房生活小妙招,可以长久保存不会出现水分流失还能有效的保证粽子的口感!

家里都有超市购物的袋子,把吃不完的粽子装进袋子里,系上袋口,挤出多余的空气,让它尽量在一个真空的环境下,有条件的想更好保存可以用自封袋,效果会更好,就比如超市里买的粽子,都是真空包装的一个道理!

然后放进冰箱冷冻就可以啦!就不会出现水分流失吃着像返生的口感了,而且最重要的还能保存粽子原有的味道,想吃就吃!谢谢!

我是“厨房 美食 ”喜欢的关注,欢迎评论转发!

粽子煮熟后,放到冰箱是不会反生的,要么是你一开始煮粽子就没煮熟。

不过冷冻过粽子最好是拿出来化冻了,在煮,会好煮一点,能缩短煮的时间,要是没化冻就煮,要是在煮的时间短,粽子感觉就像生的。

所以煮粽子,煮第一次,略微煮的时间久点,粽子才会煮熟。还有要是煮就冷冻过的粽子,夏天最好提前三个小时拿出来,冬天就得提前八个小时拿出来,因为冬天的气温低,解冻的时间会很慢。

以前是关于粽子放冰箱会反生的一些解答。

我很喜欢吃大肉粽。每次买回五只,放在冷冻室,有一次忘记了,一年后拿出来吃,仍旧很好,不会返生呀!

粽子返生的原因是:含淀粉的粮食(粽子用的糯米)经加工成熟,是将淀粉糊化,而糊化了的淀粉在室温或低于室温的条件下(冰箱冷冻)慢慢地冷却,经过一段时间,变得不透明,甚至凝结沉淀,这种现象称为淀粉的老化,俗称"淀粉的返生"。

"老化"是"糊化"的逆过程,"老化"过程的实质是:在糊化过程中,已经溶解膨胀的淀粉分子重新排列组合,形成一种类似天然淀粉结构的物质。值得注意的是:淀粉老化的过程是不可逆的,比如生米煮成熟饭后,不可能再恢复成原来的生米。老化后的淀粉,不仅口感变差,消化吸收率也随之降低。米煮成熟饭后,不可能再恢复成原来的生米。老化后的淀粉,不仅口感变差,消化吸收率也随之降低。

淀粉的老化首先与淀粉的组成密切相关,含直链淀粉多的淀粉易老化,不易糊化;含支链淀粉多的淀粉易糊化不易老化。玉米淀粉、小麦淀粉易老化,糯米淀粉老化速度缓慢。

食物中淀粉含水量30%~60%时易老化;含水量小于10%时不易老化。面包含水30%~40%,馒头含水44%,米饭含水60%~70%,它们的含水量都在淀粉易发生老化反应的范围内,冷却后容易发生返生现象。食物的贮存温度也与淀粉老化的速度有关,一般淀粉变性老化最适宜的温度是2~10℃,贮存温度高于60℃或低于-20℃时都不会发生淀粉的老化现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