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普世价值观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一、理论基础之区别

西方“普世”价值的理论基础是抽象人性论,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则是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批判地超越了抽象人性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普世”价值在理论基础上显著区别开来。

西方学说多数都把某种人性论作为最初的理论出发点,然后以此为前提来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西方“普世”价值综合了这些学说的基本主张,自然也依赖于抽象人性论的理论基础。

抽象人性论认为,在各个个体、各个共同体、各个民族的特性的掩盖之下,世界上古往今来的所有人类成员都有一种共同本性,即所谓人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在唯物史观看来,抽象人性论的出现有其合理之处:它看到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人作为商品货币关系的承载者所表现出来的自利性:因其强调人性共同而且平等,还具有反对封建等级制度的进步意义。

但它的缺陷是将带有资本主义印记的人性抽象为一切时代和一切地域都共有的人性,进而将具有历史合理性的资本主义制度做了非历史的绝对化解读,将之一般化为自然合理的制度。

二、逻辑结构之区别

西方价值建构的理论基础是抽象人性论,使用的工具是社会契约论和形式逻辑演绎,最高的目的是对“自由”或私有财产的保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普世”价值的理论基础不同,建构工具和体系结构自然也迥异。

唯物史观决定了对价值观的考察不能进行非历史的契约想象和逻辑演绎,而只能从中国的社会性质和发展历史出发,归纳其价值传统,将得到价值共识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中国当代的价值共识,实际上是四重历史传统叠加化合的结果。

这四种历史传统,分别是百年来的民族复兴传统,60多年来的社会主义传统,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传统,以及作为所有这些传统底色的五千年中国文化传统。

百年的求索凝聚起来的共识沉淀为这样的价值观: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在公民层面,倡导爱国。百年积累的价值共识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由以叠加化合的第一重传统。

扩展资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特点是其民族性。这种价值观源于对五千年中国文化传统、百余年民族复兴传统、60年社会主义传统和30年改革开放传统所形成的价值共识的历史考察,而这些历史都是中国的而非抽象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二个特点是其时代性。这种价值观凝聚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的价值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三个特点是其自主性。

一方面,它不会屈服于其他价值观的压力,脱离自己的民族和时代条件;另一方面,它也不会构成对其他国家价值观的威胁,将自己历史所形成的价值观强加于人。

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在于凝聚价值共识,增强文化软实力,促进改革事业的发展,助力“中国梦”的实现,其性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5-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
西方普世价值观是诞生于西方,由其历史、文化、地理、经济、政治,发展程度等众多因素影响下的价值观体系。并且在具体西方的实践中,也并未真正得到贯彻,存在着双重标准,国家特色、民族特色和阶级特色鲜明。
第2个回答  2018-10-19
本质不同
前者是社会主义思想
后者是资本主义 封建主义思想
相同点
都具有普遍的应用价值
第3个回答  2016-05-06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区别。
第4个回答  2020-12-01

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怎么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