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弹之父:贝采里乌斯》这本书【拜会歌德】一章中写道,贝采里乌斯到

氢弹之父:贝采里乌斯》这本书【拜会歌德】一章中写道,贝采里乌斯到波希米亚的卡儿斯巴德去疗养是他终生难忘的一次旅行,在这里他除了遇到歌德之外,还遇到了?

Jons Jakob Berzelius,1779年8月20日—1848年8月7日。琼斯·雅可比·贝采里乌斯(Jons Jakob Berzelius)瑞典化学家、伯爵,现代化学命名体系的建立者、硅、硒、钍和铈元素的发现者,被称为有机化学之父。

雅科比·贝采里乌斯(1779—1848),化学元素符号的首倡者量子化学大师。1779年8月20日出生在瑞典南部的一个名叫威菲松达的小乡村里。在发展化学中作出重要贡献,接受并发展了道尔顿的原子论;以氧作标准测定了四十多种元素的原子量;第一次采用现代元素符号并公布了当时已知元素的原子量表;发现和首次制取了硅、钍、硒等好几种元素;首先使用“有机化学”的概念;是“电化二元论”的提出者;发现了“同分异构”现象并首先提出了“催化”概念。他的卓著成果,使他成为十九世纪一位赫赫有名的化学权威。

《一代化学大师贝采里乌斯》

他对各种分析操作有过细致的研究和改进。他曾指出,漏斗的锥角60度时过滤速度最快,而且滤纸不能高出漏斗,否则溶剂在滤纸边缘会很快蒸发,使沉淀难以洗净。他又认为,物质分析中样品用量应尽可能少,靠少量的物质可达到较高的精确度,而被分析的物质用量越大,则所用样品的体积就越大,过滤、蒸发、洗涤所需时间将随之增加,这样往往会影响实验数据的精确度。贝采里乌斯在其名著《化学教科书》的附录中,对当时所使用的主要化学仪器,如烧杯、各种漏斗、水浴皿、蒸发皿、灼烧炉、连接玻璃仪器的橡皮管等的使用方法作了作了详细的说明。

贝采里乌斯一生孜孜不倦地专注于化学事业,除了生病外,每天工作都在12小时以上,一边做实验,一边写作化学文献,他的一生充满了创造性的劳动。长期的紧张工作以及接触化学有毒药品,早年患上的偏头痛越来越厉害,身体每况愈下。

1821年,他到波希米亚的卡儿斯巴德去疗养,结识了大文豪 歌德 。当时歌德已经72岁,却对矿物分析颇感兴趣,而这正是贝采里乌斯的拿手好戏,两人相处得很愉快。

在这次旅行的归途,他还去探望了早已回到德国安居的继父艾克马克,即那位曾经像亲生父亲般疼爱过他的人。父子团聚,相拥而泣,互诉离别之情。当贝采里乌斯刚踏上北国之途的第二天,艾克马克就离开了人间。没想到这一次见面时临终一别,永无再见之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